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1章 角色的变换

七四年十月的一天,我和乡亲们正在地里擗苞米,接到公社通知,让我十月二十日上午到双辽县供销联合社人事科报到。接到通知后,我非常高兴,这意味着我的农村生活即将结束了,农民身份将要发生变化,等待我的将会是新的工作岗位。在等待报到前的几天里,我想了很多,五年来我在这里经历的一切,我看到的一切,在脑海中不停的涌现,它留给我的不光是家乡的美好记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几天里我把好伙伴的家走遍了,与佟三爷、赵忠喜队长告别,在师傅家吃了顿晚饭。十月二十日早上六点,佟凤林老叔赶车送我到双山客运站,我和佟凤林老叔告别后,登上了开往县城的汽车,踏上了我人生的新征途。
客车在公路上行驶,我看见一辆又一辆拉庄稼的马车擦肩而过,这个时候农民是又忙又累的,而我呢正坐在汽车上悠哉悠哉的赶去报到,跳出了这个又苦又累的生活圈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和我同龄的伙伴们将同他们的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生与耕耘打交道。正在遐想的我被眼前宽阔的河面打断了,这是我十分熟悉的西辽河,夏天,我曾无数次在这清澈的河水中畅游;冬季,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晶莹的冰面上划着冰车追逐嬉戏。久别的西辽河,我回来了。

汽车驶过西辽河大桥,县城到了。我挎上黄色的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的背包,大步流星地向县供销合作社走去。到了县社(以下用简称),经过打听我上了二楼来到人事科。接待我的同志把我领到y科长办公室,y科长笑呵呵的跟我说:小张,你被分配到郑家屯供销社,这三天集中培训,吃住在县社待所,你到隔壁办公室找W干事开工资关系和人事调配信,然后到招待所,教育科的同志在哪负责报到。我点头应了几声是之后,到隔壁开完工资关系和调配信,下楼去后院招待所报到。
第二天上午集中培训正式开学,参加培训的共计三十九人,我们七点半之前就陆续来到县社四楼会议室,不一会儿,领导同志鱼贯而入,在主席台就座。教育科M科长主持培训,他首先在讲话中介绍了县社W副主任、业务科G科长,就培训内容做了说明,然后请W副主任做指示。W副主任就本次集中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讲了三点意见。W副主任做完指示,县社业务科G科长就供销合作社的成立,供销合作社的性质,供销合作社的任务,分专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辅导。认真听取了W副主任的讲话,特别是听了G科长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的辅导,对供销合作社的历史由来有了粗浅的了解,对供销合作社的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供销合作社的任务有了初步掌握,清楚了供销合作社是干什么的和怎么干了。一上午的培训学习结束了,我是既好奇又贪婪地吸收着,虽然似懂非懂,但是强烈的学习愿望驱使我要珍惜这次培训机会。
(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