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修大课堂(一个服务于教师服务于社会的课堂)
杏坛漫话(二十一)
文/殷朝芹
0131
近日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户人家新买了一套带电梯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一年多时间了,大人们都很想搬到新房子里去住,却被正在上幼儿园的小孙子给挡住了。小孙子说:“如果能把我现在所在的幼儿园和幼儿园的老师都搬去,我们就可以搬家。”孙子的要求当然难以实现,这家人也就迟迟搬不了新家。我想,这家的孙子所在的幼儿园是多么有魅力呀!这个孩子竟对这所幼儿园产生了深深的依恋之情,至少说明了这家幼儿园就是孩子心目中最好的幼儿园,这个孩子迷恋它,一定是因为这个幼儿园让这个小男孩觉得非常快乐,一定是因为幼儿园的老师非常非常爱他,让他觉得难舍难分。据我观察,一所让孩子迷恋的幼儿园或者中小学校园,它有四个方面的明显的特点:一是具备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二是拥有友好和谐的同学关系,三是学习生活让孩子感到轻松愉快,四是教师们是让孩子们十分尊崇和爱戴的。这四个方面,是值得园长和校长们探讨的办学问题。

0132
《最好的校园让你发呆》,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时先就有些发“呆”了。这是浙江省宁波市立人中学校长厉佳旭的一篇介绍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章,读后让人很受启发。厉校长没有把眼光紧盯在课堂教学和提高孩子们的考试成绩上,他充分注重了校园文化环境对师生道德情感的滋养作用和人生的指引作用,他根据立人中学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的校名和布局环境中的一些条件,围绕立德树人这样一个主题,把校园巧妙地规划成立志、立身、立学、立行、立新、立趣六个园区,打造了“处处有景致,处处有故事”的校园文化环境。师生生活学习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既能感到景观景点带给他们的赏心悦目,又能在故事的引发下产生沉思和畅想,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幽静、深刻、内涵丰富的让人着迷的景区,成为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奇丽画卷,从而成了师生心目中“最美的校园”,也成为历届校友们心中所记忆的“最有内涵的校园”。一个人在这样的校园呆过,从这样的校园走出,我想他所带走的东西,一定是比在课本里所获得的更为鲜明的一些东西。一所学校,孩子们至少要在这里生活三年的时间,在课堂之外要给孩子们留下什么?校园文化环境应该成为他们心中抹也抹不掉的记忆,应该成为继续陪伴他们成长的一种力量。因此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也是校长们应该着力做好的一件事。
0133
司马迁曾说:“述往事,思来者。”人们也常常认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的道理。教师职业是一种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源远流长的传统职业,教师是应该读一读教育史的。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教育传递着文化又创造着文化,教育的问题往往就代表着社会的问题,教师在社会文明建设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为了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从事教师工作的古圣先贤们在努力为人师表的同时,也用心探讨着教育教学的规律,创造和实验着教育教学的方法,编制着教育教学的内容,丰富着办学的形式,思考着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教育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形成了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和为师之道。一个当代的教师,通过读一读教育史,通过回望无数前辈所走过的教师之路,才能明白一个教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才能看清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大河的流向,也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大树上采摘到自己所需要的果子和站在这棵大树上眺望远方。我们有很多缺乏教育文化传统概念的教师,终日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忙忙碌碌或无所依靠的样子,做教育却不能深刻懂得教育,做教师也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做教师。建议每一位教师读一读教育史,中国的要读,外国的也要读,站对了位置才能做对事,站高了位置才能看得远。

0134
我们的“万世师表”孔子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有学而不厌的习惯。据《史记》上记载,孔子50岁时拜师襄子学习古琴。开初一支曲子学了十来天,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可以学新的曲子了”。孔子说:“还不行,我只是刚会弹,但弹奏的技巧、节拍还没有掌握好。”过了一些日子,师襄子听了孔子的弹奏后说:“技巧、节拍你已熟练掌握了,可以学新的曲子了。”孔子却说:“不行,我还没有领会乐曲中的志趣神韵啊!”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已领会志趣神韵了吧,可以学新的曲子了。”孔子仍说:“不行,我还体会不到作者的感悟和深意,我还琢磨不透作曲的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孔子仍然埋头练习弹琴并思索着,又过了一些日子,孔子才恍然大悟地对老师说:“我现在想通了,此曲的作者是一个思想深沉的人,他性情乐观,目光远大,此人大概是周文王吧?”师襄子听后大惊,十分佩服地说:“我们学的正是周文王的《文王操》啊!”。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们就深深懂得孔子学问之大是怎么一回事儿了,我们也许该牢牢记得这个故事,改掉在读书学习上浅尝辄止的毛病。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只有用心和执着,只有不懈追求,才能达到成功的目的。如果我们人人都像孔子这样,我们每个人的学问都会大得不得了。
0135
每当我走近小树林的时候,我都禁不住一阵激动。你看小树林里的小树枝柯交叠,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多么亲密!谁也不欺负谁,谁也不小看谁。它们既讲竞争,又讲团结,共同接受阳光,共同吮吸雨露,共同抗拒风沙,共同对抗天旱,互相提携,不歪不斜,天天向上。它们呈现给你的是一片旺盛的气势,是一片生机勃发。树叶哗哗犹如欢快的掌声,鸟儿吟唱恰似争鸣的情景。由此我联想到我们学校里的班集体,其实应该就是这样一片小树林,我们的学生就是一棵棵活泼生动、天天向上成长的小树。当园丁的我们就是要不辞劳苦地为他们理枝、追肥、除草、灭虫,扶持并引导着他们热爱集体,相互友爱,愉快地共同成长,成为顶天立地、仁爱他人、乐于奉献的栋梁之材。
〖殷朝芹老师书法小品欣赏〗







『作者简介』殷朝芹,1963年生,教育学者,诗人,宣讲员,书法爱好者,现任教于临沂市兰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出版有《咱们的儿歌》、《师者千言》、《赤子》、《识字新歌谣》等。

【特别告知】殷朝芹老师面向教师培训大课堂推出的重点课题有《为师之道——从传统中走来》、《像孔子那样做教师》、《孟子的教育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办学精神》、《教师的幸福》、《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教师人生》、《努力做好班级航船的舵手》、《校长之道》、《我们应该建设怎样的校风》、《如何做新时代优秀的幼儿教师》、《伟大的幼教先驱——蒙特梭利》、《走近陈鹤琴》等,面向家长培训大课堂推出的重点课题有《领着孩子来上学》、《教育从家庭出发》、《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初中篇、小学篇、幼儿篇)、《爸爸课程——父爱如山》、《妈妈课程——伟大的母爱》、《建设好家风,培养好儿女》、《孩子,咱们一起读书吧》等,面向青年学生推出的重点课题有《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巨人》、《才华多自勤学来》、《坚定理想信念,铸就无悔青春》、《和青年人谈爱国》等,面向社会大课堂推出的重点课题有《谈爱国》、《朋友们,请你读书吧》、《带着感恩去工作》、《弘扬孝道,敬老爱亲》、
《追求高质量的老年生活》、《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学圣人,做君子》、《为政之道与个人修养》等。
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传递正能量,一直在行动。
(临沂市兰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