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倾斜的芦苇
作者:于是

作者于德清,笔名于是。公务员退休。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理亊,全委会委员。已在国家级,省市级报刊,电台发表中短篇小说,系列长篇散文,诗歌,通讯报导等文体七十余万字。曾获中国工商报红盾奖,松花江地区第一届文学创作一等奖。通河县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散文集《斜树》一书,有关部门曾为此书召开研讨会。

到林子里看望父母时,那棵最高大的橡树依旧挺立在那里,老树皮述说着苍桑,繁茂的枝叶日夜护佑着父亲和母亲。他是那么的恬静安祥。初升的太阳清朗而眩目。当怀念的火光低燃,盘旋,高飞的时刻,我的心瞬间融化了,泪水与湿地交汇在一起,还有我的魂,我的根和我的梦……
为了缓冲一下我悲伤的心情,几个表妹领着我在林子里漫步。土道和沙石道间或的林中小路两边开着各色各样的野花,她们虽然不太鲜艳却也在微风的吹拂下搔首弄姿,我们谁也叫不上这些花的名字。表妹们让我去百度上查。也许是心情使然我有些不以为然。另外我对这些野花一点研究也没有,因此更无兴趣,便顾自往前走去。

林子里的小道沙石多的地方就好走一些,土多的地方就不太好走。小道上最显眼的就是车辙印了。我对车辙的印象总停留在马车上。那响着铃铛的辕马拉着光板车在泥泞的土道上小跑,马铃铛摇晃出动听的音响,与清脆的鸟鸣和踏、踏、踏的马蹄声组合成悦耳的乐章,连林子间的空气都跟着跃动起来。
实际上林子里走过的只有几台四轮子,留下深深记忆的马车早已不见了踪影,似乎我那过世的父亲母亲,成为心中永远都抚平不了的痛!
再往前走,林子闪开了一条缝隙。一小块刚刚过膝高的稻子地铺展在那里。这时二表妹赶上来告诉我,前边拐角处有一股神秘的热风,人经过这里时有明显的感觉。这股热风拐过那个弯儿就没了。伸向远方的小路恰似前苏联歌曲中唱到的那样::“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

前边的小路渐渐窄了好多,林木边忽然出现一排稀疏的芦苇。她们只有半人高,窄窄的苇叶,细细的苇茎在不时掠过的风中倾斜着,仿佛是一小群内向的少女向心爱的情人敞开了心扉。仅有的一朵芦苇花像没长开的蒲棒,充当着这一小片芦苇的魂灵。
哦,这些没长开的半达子芦苇真的很像一群半达子姑娘,她们在蕴含诗意的林子边向我们表达着心意,心儿倾向着我,也倾向着父亲母亲的墓园……

★诗词百花★
夏 天
作者:红韵

作者:许艳玲,笔名红韵。文学爱好者。有诗歌作品散见于《大通河文苑》及网络平台。

夏天
思念趁虚而入
心痛漫展了思维
倚在相思里眺望远方
感受你隔着时空但依然热切的眼神儿
慢点呵,车轮
那错误里的美丽
让无数的风景倒退
只有你
一棵永不退缩的橡树
那一刹成为永恒
爱恋的黄花
在车窗外闪烁……


《铧子山文学》编辑团队
策划:若 海
顾问:郭景隆 侯春安
李 楠 王忠有
刘 涛
主编:李宝清(浪淘沙)
编辑:宋玉荣(依 燃)
陈桂云(风中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