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纪实小说
《较 量》
四川/丁五木



这天逢赶场。他们十多位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下乡知青,又聚在一起。
天南地北,天文地理,人间趣事,好说好吃好玩的,都在他们的胡吹海侃之列。
这些下乡知青中,老的,下乡已五、六年了;新的,也有两年时间左右。他们来自附近三个公社,一个二个都长得生龙活虎。但是,在他们内心,却十分悲观。看到有的下乡知青,已调回城里参加工作或参军走了。他们除了羡慕和祝贺调回城和参军的知青外,心情十分沉重,十分沮丧,也不抱调回城的希望。因为,这群十多位知青的父母,不是被打倒了的走资派,就是被集中管控的反动学术权威。所以,他们对回城,不抱希望!只有每隔一周时间,逢赶场日,他们才会在场上最大的茶馆一聚。喝喝茶,吹吹牛,摆摆龙门阵,交流一下,放松一下。中午,他们在场上最大的餐馆,围坐一大桌,十多个菜摆满桌面,胡吃海喝一番。当然,饭钱是AA制,平均分摊。
现归正传。他们这天,又在茶馆里围在一起胡吹乱说侃大山的时候,突听外面有大声喧哗,大声争吵,大声哭喊的声音传了进来。
闻声,这十多位知青,立即站起身,快步走出茶馆去看热闹。
一看,原来是一位看有五十多岁的农妇,正抓住一位膀大腰圆,高有一米八几们壮实年轻人,说他抢了她卖鸡蛋的钱。大声喊叫要他拿出来。
这位一米八几的壮实年轻人,边挣扎想掰开正哭叫着农妇的手,边说他没有抢这农妇的线。
一时,围观者达到了百多人。人群中,老少男女胖瘦高矮都有。有的在劝解着,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沉默无言。
这被称作抢钱的年轻人,也挣扎着大声说他没抢钱,边使劲想推开农妇。并对农妇说,不信你就搜嘛。
这时,围在一起观看的一位中年大汉,忍不住了。他大声说:"是他抢的!我看到了的!但他的同伙,把钱转起走了!"
一行原本是看热闹的十多位知青中,有人说话了:"是你抢的,就把钱拿出来还人家嘛。你看这大娘多可怜!“
被称作抢钱的年轻人,看形势越来越对他不妙。立即将推搡农妇的手放下。但,他却从腰间摸出了两把菜刀。
被抢农妇一看,吓得立即松开了抓住这年轻人的手。
这年轻一看,有机可乘,想一走了之。围观的人群,也让开了一条路。
在这关头,十多位知青有人厉声发话了:"把菜刀放下,把抢的钱拿出来还人家。那你可以走,否则,你今天休想跑!"
抢钱的年轻人一看不好,立即挥舞着菜刀,向十几位知青聚在一起的地方冲过去。
在这紧急关头,十多位知青同时向一旁闪开。只见有三位也壮实的知青,每人手持一根长长的扁担,同时毫不手软地向手拿两把菜刀挥舞的抢钱者劈去,一根扁担招呼他拿菜刀的手,一根扁担扫往他双腿,一根扁担砍向他腰间。
结果可想而知。那身高一米八几、膀大腰圆、非常魁梧的年轻人,被打得跪地叩头求饶,并叫人去把钱拿回来还给了农妇。
农妇对这十多位知青,千恩万谢后,才离开了。
那抢钱的年轻人,可不轻松,不仅被痛打一顿。知青们还叫他自己解开裤子皮带,让裤子绊着他双脚,开始游街示众。不仅如此,知青们还叫他自己大声喊:"我是抢劫犯,大家快把我认到!"
这时,只见十多位壮汉,手提枪支,在一肥得像猪的中年人带领下,向知青们围了过来。这是这场镇上所谓维护治安的民兵。带队的人,是镇上革委会主任。
围观的人一看情况不对,立即离开得远远的。但仍是观看。
把十多位知青围住后,十多杆枪枪口,都指向知青们。
像猪一样的革委会主任,凶神恶煞地向知青们大吼:"哪个喊你们来扰乱治安的?嗯?把他们全都押到镇上去关起来!"他狞笑着,肥肉在两腮上颤动。
中正式步枪!知青里,有人认出了指向他们的枪枝型号。
知青们一看,立即非常自觉地站成一排。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对抢人的,难道不该管,不该打吗?
远远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大声附合着,对头!
有人又大声宣传,抢钱的是镇革委会主任的舅子,镇革委会主任是抢钱人的姑爷!
猪样的革委会主任,脸上挂不住了。大吼知青们,走,押到镇革委会去!
十多位知青,虽被枪口指着。但都纹丝不动地仍站在一排。
“有种,你喊开枪呀!胖子!"知青们调侃着猪头革委会主任。
这时,更多赶场的知青,站在了这原十多位知青的身后,还有不少女知青和乡民。他们都高喊着:"对的,有种你喊开抢啊!"
猪头革委会主任,脸都气歪了。他对持枪的十多位民兵下了命令:"举枪,瞄准!一、二、”他观察着知青们的反应。"三,枪放下。收队,回去。”
在众人的哄笑中,猪头镇革委会主任一行,灰溜溜的走了。那抢钱人,也混在其中,溜之大吉。
后来,所谓的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臭老九,狗崽子们,斗赢了林彪、"四人帮"两个反党、反革命集团。这些知青们,也都陆续回了城。但岁数大的,都三十出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