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做客诗经故里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795期

周易•颐 27 (原创首发)
瀛洲居士
序卦传曰: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意思是说,经历了大畜阶段,便有了一定的积蓄,食物和财物等均可使人得到颐养,所以接下来就是《颐卦》。
人生奋斗,小而言之无怪乎为了生存。生产力低下之时,先是解决温饱和穿衣问题;生产力发达了,就要追求生活质量,甚至追求奢侈,这也是人为什么会变的原因。
圣人推出《颐卦》,就是要告诫人们,不能无休止的追求物欲。生活拮据时,要善于自养,即自食其力;宽裕时,要善于资助他人、助养他人、养贤人;发达时,要尽力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甚至为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做出一定贡献。
中国古代善于自养的不为少数,善于养人的也不为少数。圣人、贤人、君子等大都注重自养,且在自养的基础上,努力地去养人。当然,养人者非国君莫属。
养者,并非单纯的食养,它包含修身、养性、明德、迁善、养育、培养、教育、正风、兴国等,用现在的话说,让人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能够全面发展,让社风民风保持纯正,让民族大业长盛不衰,让国运隆盛经久。
(卦辞)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注释】
(1)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震,震为雷,雷出山中,正似春暖之际,天地养育万物之时。
在《易卦》看来,正喻圣人依时养贤育民,贤人修德养身。所以卦名曰颐。颐,《尔雅?释诂》:“颐,养也”。
此卦在《大畜》之卦后推出,说明国力家财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应该适当考虑颐养啊!卦辞寓意,占卜得颐卦,吉祥啊!养生之道,贵在自食其力,这是正道啊!坚守正道,必获吉祥。天地养育万物,圣人普济万民,颐养之道正兴此时。
“颐”一般解释为:a本义为面颊或下颌;b引申义“养”;现多取“养”义。本卦中也取“养”义。颐养—就是保养、养育、养生、修养等。人吃东西时,面颊鼓起,也正因为吃才有营养,所以颐就是养,即“颐养”。 从人吃东西的形象看,下巴动即下颚动,上腭不动;从卦象看,上卦为艮,是不动的,下卦为震为雷为动,正合吃相,因此卦名取“颐”再合适不过了。
本卦从自养、求养、养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深刻阐述了:求人养不如自养,自养不如养人的的道理;但养人又必须建立在自养的基础之上,因为养人既要养其身又要养其德;养徳重于养身。
(2)贞吉:贞兆吉祥、卜问得吉祥、坚持正道得吉祥、坚贞守正会得吉祥。
(3)观颐:观察颐卦、研究颐卦所蕴含的道理。
(4)自求口实:口实――口粮,“实”通“食”;自求口实,犹言自谋口粮,自食其力。
【译文】
《 颐卦》:占卜得吉兆。研究颐养之道,在于自食其力。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注释】
(1)养正则吉也:养正――养育浩然正气,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树正气、走正道、发挥正能量,对人对己均能做到无虞、问心无愧。此句意味,只有养正才能获得吉祥。
(2)观颐,观其所养也:观其所养――观察他(她)所养育的人、事等;此意味,研究《颐卦》的养生之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他如何养育他人以及所有对象的。
(3)自求口实,观自养也:观其自养,就是说要看他的如何养活自己、如何培养自己的德行。
(4)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此意味,天地养育万物,富有好生之德嘛;作为圣人就应该养贤蓄能普济天下百姓。
(5)颐之时大矣哉:此意味,运用颐养之道意义太重大了。学习颐养之道的时代意义太重大了。
【译文】
《彖传》说:颐卦所说的“贞吉”,意思是依循正道颐养他人和自我,才能获得吉利。“观颐”,就是观察所颐养的对象。“自求口实”,就是观察他是怎样养活自己修养自身的。天地胸怀广大,能养育万物,圣人效法天地,颐养贤能之士及万民。行颐养之道,不失其时,意义非常重大。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注释】
(1)山下有雷,古人认为天暖之时,雷生于地,震动万物,萌发生长。从卦象上看,艮上震下,艮为山,震为雷,似乎是山下有雷。 (2)君子以慎言语,节食欲:君子应该谨慎说话(严防祸从口出),节制饮食(以保持身体健康)。
慎言节食,是颐养的重要内涵,自古圣人予以高度重视,今后以致将来,恐怕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食欲物欲性欲等,人之本能和必须,生存生命生活的延续,非此不能达;知育智育志育等,人之生存发展质量之必须,非此不能摆脱鸿蒙之状态。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保持什么样的度量。是临渊羡鱼,还是退而结网?是自求口实,还是求养于人?是遵循天地之道养育万民,还是物欲横流,尽归己有?是信口雌黄,还是谨言慎行?是大快朵颐,还是注重节欲?等等都需要有所研究。
【译文】
《象传》说:颐卦上艮下震,似乎雷出山中,春雨将至,万物萌发,这种象征称为颐卦。君子观此卦象大受启迪,从而谨慎言语,培养良好的品德,以避免灾祸。节制饮食,以修身养性。
(爻辞部分从略)

爻义显示:自己储藏着大量财宝,还想得到别人的,必招凶险;违背常理,侵略他国、抢劫他人都是凶险的;违背颐养正道,一味追求口腹之欲,会走十年霉运;仅想养活自己,也无不可(能力有限),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怡然自得,无灾无祸;开荒种地,养家糊口,居家守正,悠然自得,但不可有过分的企图;奉行养生之道,遇难不止,而后吉祥,此所谓先有冰霜苦而后梅花香。
我们应从本卦中汲取点什么营养呢?那就是“自养 ”,因为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不给国家、不给他人添麻烦就是了。首先要养德行,其次要养学识,第三要养财富。特别是在财富问题上,要有一个合理的心态,自食其力,自满自足,杜绝浪费,勤俭节约,切不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没了再掂对 ”。有钱时,每每大快朵颐;无钱时画饼充饥。成由节俭败由奢、旧物易主贵如宝、一粥一饭当珍惜。 最应引起注意的是:人人都要善于“自养”,“养人”也是可以追求的,“求养”是绝不可以提倡的。自食其力,修德蓄能,这是人的本能和本分;善养他人,兼善天下,才是君子者所追求的目标。君子有所取,有所不取。君子固穷者、达人者均有一定的阶段性,但无论什么时候都体现出君子的修为。 绝大多数人能够自食其力,安贫乐道就是社会大幸;少数风云人物、财富达人能够回馈社会,更是社会之大幸。人人四大皆空,那么社会将停滞不前;然酒色财气也会害人害己。 人的生活,有着千差万别,谁不想过富裕日子,财富可求,但不可强求。有理想,但不可异想天开;怕就怕小钱看不上,大钱挣不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做法,难取实效。如果再盲目攀比,恣意挥霍,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自古以来,“借贷”是助人成就的,但弄不好也会使人破产。超前享受、消费是建立在固定收入基础之上的,否则就会成为坑人的陷阱。 还是从小钱挣起,慢图大钱为宜;还是从自养开始,后图养人为宜;还是从兴家起步,后图兴国为宜。但最关键的是,要养生,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否则一切都会归零。
依此卦预测
运势:自己努力丰衣食,求养于人有羞吝;闲非缄默善自处,踏踏实实多做事。
事业:弱水三千饮一瓢,觊觎浮财定糟糕;谨慎防骗有己见,安享小成亦逍遥。
买卖:图大图小凭能力,臆想尝试不可取;相对保守更稳妥,谨小慎微生意人。
婚姻:自由恋爱正当时,盲目攀比乱性子;口欲之快应慎戒,你情我愿相扶持。

*推背图第三十九象结合《颐卦》寓示了日本的侵华战争
谶曰:鸟无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
诗曰:十二月中气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罗。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
金圣叹批注:此象疑一外夷扰乱中原,必至酉年始得平也。
“鸟无足,山有月”是个“岛”字,寓示侵略中国的国家是个岛国。“鸟”(鳥)除去四点的脚,再放进“山”字,合成个岛字。(图中显示鸟在山上,也巧合一个“岛”字)。
“旭初升,人都哭”寓示日本经济发展迅速,野心膨胀,侵华战争顺利,侵占了我国大片国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日本以“日”(太阳)为象征,与图中契合。人都哭,是说我四万万同胞遭受残害,苦不堪言。
“十二月中气不和”是说十二个月的中间为农历六七月,恰与 7月7日卢沟桥事变契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南山有雀,北山罗”是说南面有日本扶植的汪精卫政权,北面有日本扶植的伪满州国政权。雀,精卫鸟也,暗指汪精卫。罗,爱新觉罗,暗指伪满州国。
“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寓示一但到了鸡年(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就日沉大海了!正与日本投降年份契合。
《颐卦》上艮下震,揭示饮食之道的卦象,正合日本欲吃掉中国的现象。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阳刚在下,足以自养,却贪口食之欲,贞兆凶险。象征日本原本可以依靠自身力量来发展,却企图吞并中国及亚洲,最后结局可想而知。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另见: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离开同类阴爻,颠倒向下求养于初九;又跳过众阴爻,以求上九供养(丘颐)。象征日本贪得无厌,掠夺成性,称霸亚洲,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往。《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阴居阳位,不中不正,凶险之兆。象征日本的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有违正道,结局必凶。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六四与初九相应,“颠颐”无咎;又位于六五(君王)之侧,求养求贤养人等均是得心应手、顺理成章的。寓示中国共产党组织民众,抗击侵略是时代潮流,必将取得辉煌胜利。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六五虽居君位,但柔弱不才,力不能养天下、安天下,必须借助于上九,否则就难以获得吉祥。象征抗战时期,必须与共产党合作,一致对外,才能获胜,从而得到吉祥。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上九率众阴以发扬颐养正道,必将获得广泛支持,任何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必有重大可喜可贺之事。象征中国共产党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最后战胜日本。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