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有信仰,
民族有希望,
国家有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通知:
明早(周六)6:10在广场由胡中华老师带领家人们读巜文化自信与民族复》这本书。
欢迎会员家人们积极参与,并带动身边志同道合的正能量同仁参与进来!共建同频共振的正能量场,将这份正能量逐步传播到大美霍州每个角落!
地址:中镇广场大屏幕东侧。
期待家人们的到来!💞💞💞

由于下雨,地点改在一中梁衡研究会(三楼)进行,朗诵协会7月12日成立.
7月25日这是第一次活动!
胡中华老师与我们共同朗读了巜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

真诚地邀请大家每天读一遍《父母规》《我坚信》《相信相信的力量》,坚持100天!100/100天养成习惯,形成家风💪🏻。
任何事业上的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上的失败!💪🏻
🌻《父母规》🌻
1)🙏从此刻起:
😌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
💪🏻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2)🙏从此刻起
😌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
💪🏻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3)🙏从此刻起:
😌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判孩子。
💪🏻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4)🙏从此刻起:
😌我要无条件地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
💪🏻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5)🙏从此刻起:
😌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指使孩子。
💪🏻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6)🙏从此刻起:
😌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地敷衍孩子。
💪🏻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7)🙏从此刻起:
😌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的处理好每一个当下。
💪🏻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8)🙏从此刻起:
😌我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
💪🏻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9)🙏从此刻起:
😌我要多学习家庭教育,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高度,
💪🏻因为我知道,任何一个时间段,孩子都需要一个好导师;
10)🙏从此刻起:
😌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
💪🏻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11)🙏从此刻起:
😌我要多为孩子种善因,行善事。
💪🏻因为我知道种善因,方能结善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12)🙏从此刻起:
😌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
💪🏻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13)🙏从此刻起:
🌻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妈妈)!
🍃🍃🍃🍃🍃🍃🍃🍃🍃🍃🍃🍃🍃🍃
🌻《我坚信》🌻
🌹1. 我坚信: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
🌹2. 我坚信:孩子是我命中的缘。他们的出生和成长是为了磨炼我、激励我、提升我。
🌹3. 我坚信:我是引发一切问题的根源,孩子是我的一面镜子。孩子表现得不够好,说明我的教育方法不够好,孩子有问题,说明我有问题。要想让孩子变,我也一定要变。
🌹4. 我坚信:自己变得越好,孩子就会变得更好。
🌹5. 我坚信:父母越尊重和理解孩子,孩子也就越理解和尊重父母。
🌹6. 我坚信:自己越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孩子也越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
🌹7. 我坚信: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寻找孩子的优点上,那一定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多的优点。
🌹8. 我坚信:唯有我现在的孩子才适合我,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够激励我成长和提高。
《相信💗相信的力量💪》
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你才相信孩子
而是你相信了孩子
你才能有希望
不是孩子有了责任
你才放手
而是你放手了
孩子才有责任
不是孩子听话了
你才尊重孩子
而是你尊重了孩子
孩子才听话
不是孩子长大了
你才信任孩子
而是你信任了孩子
孩子才能长大
不是孩子优秀了
你才接纳孩子
而是你接纳了孩子
孩子才优秀
不是孩子幸福了
你才幸福
而是你幸福了
孩子才能获得幸福
不是孩子可爱了
你才爱孩子
而是你爱孩子了
孩子才显得可爱
爱是一切如是
爱是让我身边的人
按照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成为爱本身
爱自己
爱家人
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

何谓心——诵读有感
文/胡中华
昨天,诵读协会与致良知四合院一起搞了个集体诵读活动,诵读完后,颇有一番感触。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第一、“立功”次之、再次“立言”,为“三不朽”。后人以此为准,认定有不朽之德,不朽之言,不朽之功的完人只有两个半,其中就有王阳明,显然漏掉了毛泽东。但完人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
而心——道——德——事四个层面论,则改变了这个修行的格局。完人论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尤其是在德之上,加了道和心,两个境界。立言立功合为成事。
梁衡也说,哲人者,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在价值观上,心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追求。那么这个心到底是什么?
对比我们的素质教育论:全面发展的人——从德、智(才)、体(貌)三育到德+心,智+劳,体+美六育并举。这个心就是特指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指人的情感和意志,区别于认知和行为。培养勇敢,快乐和平静的心,此心似乎并非彼心。
丰子恺在写到他的师父弘一大师的时候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这个灵魂更加类似致良知的心的概念。有宗教信仰的人,才算是高级的人。毕竟心中有了至高无上的存在,才有敬畏,才有虔诚,才有谦卑,才有真诚的感恩和忏悔。
扪心自问,你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存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