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孙老师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风险提示
1.平行志愿的“踩空”风险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和每个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依此进行检索,依次投档。这样一来,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平行志愿考生一般可以填报6所院校,如果考生选择的院校层次相近,录取分数相近,相当于是一个志愿,容易出现一脚“整体踩空”的悲剧。
因此,考生可以根据高考分数、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等因素,按照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 的原则,合理拉开院校志愿梯度。
2.不服从专业调剂的退档风险。
考生进档后,因分数低,不能满足其专业志愿,且考生又不服从调剂,就会被退档。由于平行志愿是分数优先、一次投档,如果考生被院校退档,不会再有机会被投档到已填报的后续院校志愿了。考生只能参加该批次的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时一般建议尽可能服从专业调剂,降低退档风险。
3.身体受限带来的退档或调剂风险。
每年都会有考生因为体检某些方面不合格受限,造成专业调剂或退档。对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各高校主要参考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补充规定,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对考生在色觉、视力、听力、身高等方面的要求。除此之外,各高校也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其他身体条件要求,在填报志愿时要格外小心!


(二)
如何让你的高考成绩和志愿填报“完美对接”?
江苏高考成绩已经公布了。
达线的你在填报志愿时首先会考虑选择读热门专业、新兴专业,还是特殊类专业?读完本科你打算直接就业还是想继续深造?
志愿填报,会影响你将来在哪个城市扎根?未来从事何种职业?过什么样的生活?
1.首要原则——三知
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最为关心的是总分数。事实上,和总分数一样重要的,还有 “一分一段表”。
填报志愿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知分、知线、知位”。
“知分”,即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数;
“知线”考生要明白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知位”,指的是考生高考总分在全省同科类考生排位中的对应位置,即“一分一段表”上位次。“考生可查一分一段表,对比自己位次和各高校往年录取位次。
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几所高校,以便缩小范围,重点了解。
” 你的分数和在省内排名基本上决定了你能读什么样的学校、专业,这基本与多年来该位次考生的整体录取情况相一致。
不要站着做梦——在平行志愿现状下,想获超出分数位次的录取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2.其次关注——投档方式、批次设置。
每个批次可以填报几个学校?每个院校填报几个专业?是否设置服从调剂栏等?其中特别是院校录取原则和各专业对考生的要求,比如投档比例、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是否符合报考条件等。
以上信息,一定要通过省级考试院、目标高校官网获取,不能道听途说。
“小菜单” 将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南京大学孙俊华教授认为,“志愿填报要基于对一定时期的人生规划作出选择,首先需要明确个人兴趣爱好,提早规划职业生涯。”学校、专业与地域之间的选择,因个人成绩和家庭情况而异。核心要找到匹配自己兴趣、分数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学校。选择的学校离家远近纯属个人自由,但是一味地朝江浙沪扎堆不一定是最适合的选择!
根据自己分数所在位置,明确自己可以选择的十几所院校,形成“大菜单”。再梳理专业爱好、城市喜好、就业趋向等,选择与自己分数匹配的学校,制定可供选择的“小菜单”。再根据《招生章程》和录取计划数,了解其在科类、有无专业级差、调剂政策、有无单科要求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匹配。在“小菜单”基础上,拟定出自己的“个性菜单”即“志愿草案”。
社会在变化,市场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多注重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眼光放长远些,这样的志愿填报往往更理性。
作者简介:孙勇,中学英语特级教师,现供职于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