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欧阳如一(中国)
本期主播:王 曼 (中国)
本期主编:丰车 (海外)
图片选自作者

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高墙盼》
——欧阳如一
第二十一章:周大队长的接风宴
冷春喧一直想和廊坊市刑警大队的周大队长见一面,好向人家表示一下感谢,却始终没有机会,没想到周大队长听说他去了山东打来电话:“冷老师,您回来走廊坊,我给您接风。”谁说福不双至?他又遇到了一位义气深重的人。
他们是在廊坊高铁站出闸口见的面,出站的人很多,冷春喧就想:“哪个是周队呢?”他发现了一个穿着青灰色夹克装的中年男士,正东张西望地向他这边看,就笑着迎了上去,对方也对他笑脸相迎,他们同时说:“您是……”他说:“是周队吧?”对方说:“冷老师。”他说:“我一看就知道您是个大侦探。”对方说:“我一看就知道您是个大艺术家。”他们俩就握手笑。周大队长让他的司机替冷春喧提了行李,说:“走,我给您介绍几个廊坊警界的朋友,看谁以后还敢欺负您。”
按照冷春喧原来的打算是想单独请周大队长找家有档次的咖啡馆吃个饭——这种西式简餐有个特点:干净、安静、小吃不贱、大吃不贵,两个人用餐顶多二三百块,这对他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别看他的工资是北京白领中最高的,消费却比蓝领都低,他谈业务从来都不请人家吃饭,给他们创造价值就行了。可一见周大队长他又有点犹豫,现在虽然警风警纪好了许多,警官们下馆子的标准却不低,不知道他们哪来的钱消费。
周大队长对司机说:“咱们去潮州海鲜城。”
冷春喧下意识地摸了一下随身的小挎包——潮州菜是中国的贵族菜。
“咱们去雪花牛肉馆,我要让你见识一下高青的黄牛。”在山东高青,赵总上了张哥的车,和冷春喧坐在了后排,让他闻到了一股特殊的奶酸味儿——这是这个女人在奶牛厂长期浸泡的结果,乍一闻可能会让男人们不习惯,时间一长就会产生依赖,假如和她长期在一起的话。可冷春喧不敢想这些,虽然他对女人的敏感已经回到了年轻时,他好久没碰女人了。
“你们知道咱们高青为什么出不了蒙牛或伊利吗?”赵总问。
“就是你不肯挑头呗。”开着车的张哥说。
“你们想过怎么才能打造中国奶牛第一县吗?”
“就是在你当上县长以后。”
“你们对‘全奶牛产业链’有什么想法?”
“冷博士,问你呢。”
赵总讨厌道:“多大岁数了还这么贫嘴?我早晚联合大伙把你的牛官给罢了。”
张哥就一阵坏笑:“嘻嘻,我巴不得,要不我让贤给你得了?”
在周大队长的车里,冷春喧对他说:“我险些混进公安队伍。”
他说:“哦?那是哪一年的事儿?”
“那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恢复了‘公检法’,需要大量招人,就在公安子弟中招了一大批。我虽然不是公安子弟,也被人推荐参加了考试。三百多人我居然考了个第三名,就被安排进了‘情况组’,就是专门给局领导写文件的秘书班子——当时的人都认为成绩不是干出来的,是写出来的。”
“那后来呢?”
“嗨,别提了。被局领导重视反而成了坏事,他们对我的政治背景做了重点调查,结果我没被录用。我当时正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以为就此脱离了苦海,一落选死的心都有了。过了若干年我碰到公安局的领导提起这此事他说:‘我们当时发现你母亲的档案里有一条,冒名顶替参军’——真实的情况是我妈报名参军名额已满,见有人听说要上前线就跑了,我妈就顶她的名参了军,一上火车就报告了首长,还得到了表扬,却被记在了档案里,后来被当作冒名顶替参军,您说我冤不冤?”
周大队长说:“您说得情况我多少知道,当时各行各业都在招自己的子弟回城就业,他们是公安干警中素质最差的一批,到现在差不多都退了。”说话他们就到了潮州海鲜城,周大队长对他的司机说:“我们上楼,你点菜。”
张哥和他的两位乘客来到了“高青雪花黄牛馆”,一进门就有穿着和服的迎宾小姐屈步躬身相迎,用日语说:“高米齐哇,张会长好,赵总好,领导好。”张哥学着迎宾小姐口气对赵总说:“你点菜齐哇,我们上楼齐哇。”就带着冷春喧进了二楼的888包厢,说:“这是我们高青的另一只牛——雪花黄牛。”
赵总点完菜上来跟他们说话:“冷博士,你看座房子怎么样?”
“不错呵,中式建筑、日式庭院、现代装修。”
“那高青雪花黄牛呢?”
“看了宣传,中国还有这么好的肉牛?”
“我们高青原来没有雪花黄牛,是一个留日的女博士用日本的克隆技术研发出来的,获得了国内的最高荣誉,她也成了我们山东的首席养牛专家,受到了省市和中央领导的接见。她是国内最早提出‘公司+农户’模式的,计划打造我们高青的‘千亿肉食黄牛产业’。因为有政府的支持和银行的贷款并且销售到了国宴,当时我们高青的农民都跟着她养黄牛去了,你猜当时最好的雪花黄牛肉多少钱一斤?”
“一百?”
“使劲猜?”
“五百?”
张哥说:“一千六。”
冷春喧立刻被惊得合不拢嘴,说:“这是天下最贵的牛肉吧?”
张哥说:“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赵总说:“当时我们的牛奶才卖到两块钱一公斤,淘汰的奶牛肉也只卖到二十块钱一斤,要是你愿意干哪个?”
冷春喧猜着对方的意图,说:“奶牛。因为牛奶是生活必须品,而这种高档的黄牛肉是奢侈品,多少人吃得起?”
赵总定睛看了看冷春喧,对张哥说:“他这个搞建筑的还真懂得经济?上次在天镇我还以为他瞎懵呢。”
张哥说:“他家国花……”他想说:“他家国花是经济学的专家。”立刻改口道:“他家养了一盆国花牡丹,那东西耐干旱、耐贫瘠。”
赵总说:“我和张哥倒是没想那么多,就是感觉我们古齐国人不应该那么做,就坚持养奶牛。”
冷春喧问:“结果呢?”
张哥说:“结果还用问?”
穿着和服的服务员把一盘盘带着花瓣一样纹理、摆成了牡丹花的造型的牛肉摆上了桌,冷春喧看着直着急——这些牛肉切得比纸都薄,因为冻了才成了这种造型,如果化了就会变成一滩泥并且盖不满盘子底。这时,一位包着日本厨师的头巾、围着雪花黄牛图案的围裙、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皮带、皮带上别了一排刀具的日本厨师走了进来,用日语说:“高米齐哇。”张哥说:“菜上齐了齐哇,你就做吧齐哇?”那日本厨师笑了,说:“张会长的日语有长进呵。”——原来他是个冒牌货!这厨师在一个平底的大烙锅上做起了花式烤肉表演,刀剪飞舞好像是从河北吴桥来的玩杂耍的,他们三个没吃几块表演就结束了,一算账竟然要了一万块。赵总问冷春喧:“怎么样博士?咱们下次还来吗?”冷春喧吓得一缩脖:“我这辈子都不想再来了。”张哥说:“这就是高青黄牛衰落的原因。”
赵总说:“我们高青有句俗话:做生意就是做良心——那个女博士是青岛人,不是我们高青人。她明明是偷人家日本的品种,却说是自己克隆的;雪花黄牛的肉质比我们淘汰的奶牛也没好太多,却被她吹上了天,各级政府为了政绩也跟着她吹。现在她的牛皮吹破了——什么改良的日本河牛的独特品种、什么有抗疯掉病基因、什么饲料独特的配方、什么高蛋白、低脂肪、口感如何如何好……她虚报存栏数骗取国家补贴、恶意拖欠供应商和签约农户的钱引起了一连串的官司,最可怜的是那些农民,借高利贷养黄牛,养壮了那女博士却不收,让他们赔了个惨。”
张哥说:“这就是生意的辩证法——暴利的必破产,微利的赚大钱。”
赵总说:“我们总说中国人是日本人的老师,却很少提中国人向日本人学了什么,最大的一个就是‘维新变法’——我们发现这学生怎么打老师呢?原来他们向西方学了更强的招数,却没丢掉宝贵的传统。我早就预言这家厂会倒闭,现在高青的黄牛业走下了神坛,中国高青黄牛节也不开了,它才和我们奶牛同拉高青养殖业这辆车。”
听到这里冷春喧对这位农民女企业家肃然起敬——她没有什么经济学理论,她的生产实践也有限,却单单凭着做人的直觉就看出了当代中国经济的一大问题:没有法律和道德底线的繁荣是不能持久的。
赵总是个不会唠家常的女人,她又和张会长谈得起了“全奶牛产业链”,她想做一个集科技、文化、艺术、奶产品、奶牛延伸品及服务为一体的“高青奶牛文化园”,思路之开阔,见地之独到让最善策划的冷春喧都称奇,他暗想:“我家国花的经济学算白学了。”说话间赵总从提包里拿出一个精美的手机盒,说:“博士,这是我给你的见面礼,最新款的苹果iPhone8。张哥,你代表我们高青人民给博士送点啥?”张哥说:“一头带犊的大奶牛。”
周大队长带着冷春喧登上了一条用白金龙大理石铺就的欧式旋转楼梯,所见都是高仿的古希腊雕塑和油画,他说:“这是我们廊坊最高档的餐馆,全靠政府的关系,可现在禁止公务人员出入高档场所,生意大不如前。”他说话的口气好像忘了自己就是公务员。他推开888包厢的大门,对屋里坐满的人介绍:“国内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诗人、艺术家、老帅哥冷春喧。张队、李队、赵队、王队。”冷春喧一看,他们都穿着标准的“官服”——青灰色夹克,就和他们寒喧:“久仰,久仰。”“幸会,幸会。”
周大队长请冷春喧坐在主位,对大家说:“我老哥是大文化人,酒自便,咱们哥几个好久没在一起喝了,先平均主义,再能者多劳,谁都甭客气。”
冷春喧发现这桌酒虽然说是为他接风,却是周大队长和他的战友很早的安排——原来他们都是转业军人。他们在交杯换盏之间说得都是当年在部队时的趣事,掀起了一个个小高潮,不一会儿那瓶一斤装的五粮液就喝干了,又起了一瓶。互相倒酒、敬酒。因为是龙虾宴,冷春喧估计了一下,这一桌酒也不会少于一万块。从他们的谈话中他发现目前国内的警察主要有三大来源:一、部队转业。这部分警察政治觉悟高、听指挥、能战斗、但文化水平不高、法制观念不强、主要是太讲义气,经常会发生办人情案和野蛮执法的事件;二、警校毕业。这是恢复高考后才有的情况,中国的警察队伍越来越倾向于“四化”——年轻化、技术化、正规化、现代化,警察的素质来越来越高,警风警纪越来越严,可他们在警察队伍里干久了也会出现一些负面事件,也许是被第一类警察给带的;三、从各个非警察专业中招募的高端人才,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警界,这部分人的比例虽然不多,却是一股新风。冷春喧看着这一大桌从部队转业的警官,发现他们都在各部门担任要职,因为第三类警察还没成长起来。
廊坊酒桌上的规矩挺多,周大队长打过几圈就喝多了,过来搂着冷春喧的脖子说:“老哥,您的事儿兄弟我没办好。”冷春喧惊问:“怎么了?”他说:“对方也找了人,在跟咱们博弈,他一个光脚的,不怕咱们穿鞋的。”冷春喧一想到那两万块钱就心疼,问:“哪怎么办?”他说:“公正还算给面子,不会对你怎么样,咱们就抻着他。”冷春喧见周大队长和战友们喝起来没完,就起身告辞,周大队长也不挽留,就让司机送他回家。
张哥开车送冷春喧去淄博高铁站,问:“老弟,你看我赵妹妹怎么样?”
冷春喧说:“挺好呵,女中豪杰,不让须眉。”
“我想让你换一种活法,别总喜欢高雅的,也试试咱们低俗的——低俗的就是高雅的。”
冷春喧发现自己的脸火辣辣的,说:“张哥您也没喝酒呵?”
“我敢保证我赵妹妹,一、把你当一家之主,别看她在外面是企业家,在家得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冷春喧的心砰砰跳,说:“越说越不像话。”
“还有二,她在结婚前要和你进行财产登记,把两人的财产放一起,别看她有几个亿,没啥可牛的。”
冷春喧实在不好意思了,说:“我有媳妇您又不是不知道?”
“这就是三了,她就爱上了你这个人,你离不离婚,和她结不结婚她都跟你。”
.冷春喧真动心了,却说:“坚决不行。”
冷春喧上了周大队长的小汽车对司机小李说:“我这儿有个苹果iPhone8,您给周队。”他知道自己不该收赵总的礼物,收了也不该转赠他人,将来见面她问起来怎么办?当然,他不会和她见面了。
小李说:“周队是不会要的。”
冷春喧想起一件事,问:“您交通违章罚款吗?”
“咋不罚?一分钱都不少,没看我没敢喝酒吗?”
冷春喧真不知道该怎样和警察打交道,他们有时可怕,有时可敬,处好了还挺可爱。不管怎么说,他以后在固安生活有靠山了。

作者简介
欧阳如一,规划师、建筑师、作家、诗人。
创作了大量文学,包括小说、诗歌、电影剧本等,近作有:
一、长篇小说
1、长篇系列间谍小说《天生间谍》
2、长篇系列情感小说《生死恋》
二、自由诗集
1、自由诗集《我的神》
2、自由诗集《大海,我的爱人》
三、长篇史诗
1、长篇史诗《大航海时代》
2、长篇史诗《周颂》
朗诵简介:
王曼,主任播音员,现任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系全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市广播电视学科带头人。平缓、准确、流畅、饱满的声音,已成为我市广播界的一张名片。创作、主持的一百余篇播音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其中,主持播出的《奔驰在二十一世纪的跑道上》获国家级一等奖。电视专题片解说也得到各界朋友的好评。


有奖阅听征评启事
作家欧阳如一的长篇情感系列小说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已在本刊连载完毕,第二部《生死恋•陌路情》正在连载并且收到了17万阅读量的成绩,为了促进小说的阅读,本刊特与作家联合推出“有奖阅听征评”活动,具体方式如下:
一、仅对小说的第一部《生死恋•半生缘》进行有奖阅听征评;
二、凡在本刊“评论区”发表50字以上评论者皆会获赠正式出版的欧阳如一诗集《大海,我的爱人》一本,请在评论后详告收件地址,邮费自付,如担心不安全可告电子邮箱,寄赠电子版;
三、对通读过全文并发表了千字以上中肯评论者另赠《生死恋》系列四部电子书一本,寄赠方式如上;
四、活动从即日起一个月止。
2020年5月31日
欧阳如一的邮箱:QQ87431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