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里长大的女儿
文/冷月
由于工作关系,我零五年开赴贵州,一零年分配新疆,一二年调往陕西……。前后十年间,我随着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足迹遍布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孤身一人走南闯北,把思念丢给了的妻子,把成长丢给了女儿。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女儿今年十五岁了。回顾女儿的成长之路,她几乎是在我的手机里长大的。
女儿第一次清晰地喊我“爸爸”,是在手机里;第一次给我背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是在手机里;第一次含混不清地给我唱“Take me to your heart ”,是在手机里;第一次祝她“生日快乐”,是在手机里;第一次接到她妈妈的投诉,说她在幼儿园弄坏了同学的玩具,是在手机里;第一次妻子兴奋地向我汇报,女儿在小学的一次期末考试中考了双百,是在手机里……。
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个第一次了,但在电话的这端,我能感觉得到:她的牙齿在慢慢变多,她的个头在慢慢长高,她黝黑的小脸在慢慢变白,她淡黄色的头发在慢慢变黑……。
2005年5月,我在贵州的煤矿工作,妻子为了照顾我的生活,也去了贵州,而把女儿留在家里给奶奶带。不料时过不久,女儿就感冒发烧,并转化成肺炎,半个多月不见好转。虽然还是每天通电话,但手机那端,再也听不到女儿那悦耳的童声,只是听到她咳嗽不止,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我和妻子的心都要碎了。因此妻子毅然离开了我,回家照顾孩子。
2009年春节过后,我出差山西,本来计划赶回家过元宵节,不料途中突遇大雪,车子搁浅在岢岚县一个叫“马家河”的小山村寸步难行。夜幕降临,我的手机突然想起,是女儿打来的电话:“爸爸,你几点到家呀?今天是元宵节,我和妈妈还等着你一起去赏花灯呢。”接到电话,我的眼里一阵潮湿,我沉默许久,不知该如何作答。
女儿自小喜欢乐器,于是,把女儿视为珍宝的我,不顾当时家中拮据,毅然给她买了架钢琴,妻子走街串巷给她找了个钢琴老师。从此,女儿就乐此不疲、风雨无阻,一学就是六年,每天一个多小时的练琴成了她家庭作业的一部分,直到考过十级才算罢休。在女儿考十级的那年夏天,我正好在陕西的煤矿工作,为了能及时纠正她弹琴中的错误,我要求她每天对着手机给我弹一遍考级的曲子,然后再把电话打回去进行指点。如此反复地听,反复地练,终于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小学毕业后,女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泰山博文中学”,从此离开家门,住校就读。不久前,在一次期中考试后,我收到了女儿班主任打来的电话:“本次考试她的进步很大,成绩提高了10个名次。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多亏了您在家里对孩子的教导,感谢您对我们老师工作的配合!”
我知道,这主要还是归功于女儿自己的努力。女儿是一个听话、认真、自律的孩子,对学习非常执着。看来女儿真的长大了,但我感觉对她的亏欠太多了!
“女儿,你在慢慢长大,我却说不出是该开心还是忧伤,属于你的童年的时光,除了在电话里片刻的拥有,我无从触摸,也无法弥补。”
记得曾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写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我漫长的旅途中,在我寂寞的时光里,女儿正如一轮彩虹,在我的眼前慢慢升起。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盛立,笔名“冷月”。男,山东济南人,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散文作品曾发表于《中国煤炭报》、《阳光》、《快读》、《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泰山文艺》等报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