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月6日,父亲走了,抛下我们去天堂寻找他的老伴去了。我们在清理遗物时,在他的床底下发现包装完好的几瓶白酒,唏嘘不已,父亲和酒可以说是形影相随一辈子。
父亲从20岁开始爱上喝酒,一直到去世前,几乎天天喝酒。如遇节假日举家团圆时,甚至一天喝四次酒,一日三餐加上临睡前都要喝酒。嗜酒如命,酒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耄耋之年后,也是天天喝酒,我劝他别喝了,他只是笑笑来应付我。后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自己主动把酒量降低,喝酒的次数减少。记得在我陪伴他的三天三夜里,他曾和我提出想要喝酒,我不敢给他喝,怕加重他的病情,对他的身体不好,因为他患有高血压并且有脑中风后遗症。现在想想真有点后悔。
父亲小时候其实并不喜欢酒,看到我大伯父喝酒,总是颇有微词,看不惯他天天喝酒,觉得酒既不能当饭能吃饱,又不能当水能解渴,认为喝酒是一笔额外的开支,让原本贫困的家更加捉襟见肘。父亲第一次喝酒,是因为我大哥的出生,小生命的诞生让初为人父的父亲欣喜若狂,就和大伯父、二伯父一起庆祝,喝点小酒。这一喝不要紧,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七十多年来,父亲可以说是每天喝酒,几十年如一日,除了因为胃病遵医嘱,中间停了六个月。在没有酒相伴的日子里,本来言语不多的他,一天到晚几乎不说一句话,让我们兄弟姐妹都非常担心,以为他得了什么病。还是母亲了解他,让我们不要操心,说是因为没酒喝造成的。六个月一到,父亲就不顾我们的劝阻,独自一人偷偷的去超市买了一箱白酒,叫三轮车送回家,一个人自斟自酌,美美地喝上了。接着第二天,他就约了三、四个老朋友来家喝酒、聊天,开心的像个老小孩。后来父亲告诉我,没有酒的日子,觉得还不如死了的好,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了。看到父亲对酒的爱恋甚至超过了生命,我们也无话可说,让他自己节制一点,少喝一些。

父亲以前是喝黄酒,说喝黄酒胜过服补药,可以恢复一天劳作的体力,父亲真的从来不进补,唯一的爱好就是每餐喝半斤黄酒,每次都会喝得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父亲不喜欢喝啤酒,说啤酒就像白开水,没有滋味;也不喜欢喝葡萄酒,认为葡萄酒甜滋滋,酸溜溜的,不好喝。后来,因为喝黄酒胃作酸,不舒服。父亲转而喜欢上了白酒,觉得白酒味道纯正,口感好,就一直喝到去世前。父亲喝酒,对下酒菜从不讲究,花生米、豆腐乳、鱼生等都可以是下酒菜,从不挑剔,有时家里的剩菜也成了他的下酒菜。
记忆中,每年的端午节,父亲就会买来雄黄,切几片菖蒲,在小碗中倒上白酒,把这些东西混合起来,用手蘸着雄黄酒在我们的前额、头顶、手掌心和脚底心涂抹,说是可以祛邪和消毒,保佑我们脚手康健;接着他会含一口雄黄酒,往门后面、床底下等犄角旮旯喷酒,用来清洁环境;然后用余下的菖蒲叶做成菖蒲剑,挂在两边的门框上,用来避邪。接着我们一家老少,一起吃粽子、吃麦饼筒,和美过节。
父亲喝酒,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每次开饭前,母亲就在桌上摆好碗筷和酒盅,父亲就会倒上一小杯酒,慢慢的小酌一口,仔细的品一品,酒的品质好差,父亲一看一闻一尝就知道了。酒的色泽、香味和口感都能娓娓道来,与不喝酒时的他判若两人。父亲喝酒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从不烂喝,也从来没有喝醉过。对于那些烂喝,一喝就要喝得烂醉如泥的人,父亲都不屑一顾,觉得这些人不仅糟蹋酒和钱,还糟蹋身体,并非真正爱酒的人。喝酒本来有益健康,这么烂喝,不仅于身体无益,反而会有害健康,花钱买罪受,那是最笨的人。他希望喜欢喝酒的人,适量饮酒,像他一样健康长寿。
父亲一直想培养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成为他喝酒的接班人。小时候,我们吃饭时,父亲在喝酒,他就会笑眯眯的用筷子蘸酒给我们尝尝,要锻炼我们的酒量,说等有一天他老了,也和他一样喜欢喝酒的我们会常常买酒给他喝。遗憾的是,我们几个一点也不为他争气,没有一个人遗传他的喝酒基因,都不喜欢喝酒,并且一喝就醉,让父亲大失所望。我觉得酒量是天生的,无法锻炼,也不想去刻意锻炼。虽然我们都不喝酒,但对父亲的酒供应从不间断,让他十分满意。
父亲和酒,可以说是生命不息,喝酒不止。但愿父亲在天堂里也能天天喝酒,天天快乐!


作者简介:笑口常开,笔名,玉洁冰清,浙江人。地级市作协会员,在报纸和网络上发表多篇文章。

主播简介:知足常乐,热爱朗诵。临海而居,向阳而生。爱好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愿意分享美的感悟,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愿将温暖的点滴播撒于你我的心间,和谐共生。《诗韵墨语》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