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延伸阅读之二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七)
7月9日,诗友守望杏坛就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阅读题——唐人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提出了一些疑问。我于次日作了解答,即《欲采商崖三秀枝——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三)》。答疑发布后,大多数读者赞同,但也有个别读者不赞同。于是,我又于7月13日写了《就陆龟蒙诗答读者留言——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二五)》,作为回应。在两篇《答疑》中,我引了陆龟蒙所“奉和”的皮日休诗原唱——《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以及皮日休写给他的上级领导的另一首相关诗作——《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为什么要引这两首诗?因为要读懂陆龟蒙诗,不能绕开皮日休的这两首诗。没想到,这些天来,在我的“读者解答群”里,大家围绕着皮日休这两首诗,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且争执不休。诗友们希望我对这两首诗,也作一番详细的文本解读。昨天我已说了陆龟蒙所“奉和”的皮日休原唱诗,今天接着说皮日休写给他的上级领导的另一首相关诗作。
崔谏议,即崔璞,当时的苏州刺史。皮日休在他手下任从事。因为崔璞此前在朝中任谏议大夫,故皮日休称他“崔谏议”。以品级而论,苏州刺史比谏议大夫还略高一些;但在时人心目中,中央朝廷的官职,名头似更响亮。为什么我判定“崔谏议”是崔璞?这是经过仔细考证的。皮日休《松陵集序》:“咸通……十年,大司谏清河公出牧于吴,日休为郡从事。”唐懿宗咸通十年,即公元867年。“大司谏”是谏议大夫的别称。“清河崔氏”是唐代的名门望族之一。“出牧于吴”,是说出任苏州刺史。“吴”即“吴郡”,是苏州的别称。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一《牧守》载:“崔璞,咸通中以司谏为郡(任州刺史)。……其去郡(离任),皮、陆皆有和篇(和诗)。”“郡从事”,州刺史的助理官,可由刺史自主聘任。皮日休任苏州从事,当系崔璞聘请,可见崔璞对他颇为赏识,二人私交甚好。皮日休因患眼病,不能到衙门里去办公,故作此诗,寄呈上司崔璞。〇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此臂”句,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七《新乐府辞》八录作 “臂折来来六十年”。〇段成式《戏高侍御》诗七首其一:“百媚城中一个人,紫罗垂手见精神。青琴仙子长教示,自小来来号阿真。”〇李归唐《失鹭鹚》诗:“惜养来来岁月深,笼开不见意沈吟。也知只在秋江上,明月芦花何处寻。”〇旧题吕岩七言诗:“功满(一作‘得道’)来来际会(一作‘相见’)难,又闻东去上仙坛。”“度日”,终日。唐人习用语。这个义项,人多不知,特为举证如下:〇崔颢《王家少妇》诗:“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〇严维《赠别刘长卿时赴河南严中丞幕府》诗:“望山吟度日,接枕话通宵。”〇皮日休《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诗:“度日忘冠带,经时忆酒肴。”“琴荐”,琴垫。以纺织品为之,如锦缎之类。不是“草垫子”。这一联是说,自己患病多日,不弹琴了,以致琴垫上虫丝萦绕;也不喝酒了,以致酒筒也被虫蛀蚀。不弹琴,自然是因为心情不好。不喝酒,或者是因为酒精刺激,不利于眼病的康复。有诗友认为,此联是说皮日休“闭门无事”,什么事也没做。因此,陆龟蒙和诗中的“下帷裁遍未裁诗”,说的不可能是皮日休,而只能是陆龟蒙自己。因为“裁诗”也是“事”啊。这个理解显然是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皮日休此联只说自己没有做哪些事(弹琴与喝酒),并没有说自己不做任何事!他在病中不是还给朋友,给领导写了诗嘛!既能写诗,为何不能“裁诗”? “残漏”,古代的计时器为铜壶滴漏。漏水壶中的水快要滴完了,即夜将尽而日将曙。这时本该准备动身到衙门里去办公,可是因为生病,不能去衙门,马也用不着备了,故言“马足歇”。“鱼须”,“笏”的代名词。笏,古代官员持执的手板,主要功用为记事备忘。《礼记·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汉郑玄《注》:“鱼须文竹,崔云:用文竹及鱼班也。《隐义》云:以鱼须饰文竹之边。须音班。”唐孔颖达《正义》:“大夫以鱼须文竹者,文,饰也。庾氏云:以鲛鱼须饰竹以成文。”关于“鱼须”为何物,以及此处之“鱼须”是实物还是图案,历代学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胪列众说,未免繁琐。我们只要知道皮日休诗里的“鱼须”便是“笏”,也就够了。不必枝蔓开去,以致喧宾夺主。皮日休因病不能去办公,故手板一时半会也用不着,于是便“抛在乱书中”。
这一联是说,对我如此殷勤、急切地求医,不要感到惊讶——因为山樱花就要开了啊!(医不好眼睛,就看不了花啊!)这是此诗中最值得玩味的一联!写给“老板”看的诗,不说急着医好眼睛来上班,却说急着医好眼睛去看花,这样的“员工”也真奇葩了!这里边所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笔者浅见,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一,皮日休真是个性情中人,心里怎样想,嘴上便怎样说,一点也不矫情。可爱!二,皮日休平日办公一定很尽力,很得力。领导相信他医好了眼睛不会只看花。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皮日休不打算在官场上混了,巴不得早日辞官隐居。要不,陆龟蒙和诗里怎会说他“欲采商崖三秀芝”呢?这些信息,相互之间不见得高度兼容,但都是合乎情理的。好诗的魅力,有时正在“留白”——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