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鸿雪诗词 ,关注更多精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在骄阳的侵袭下,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光,也就此拉开序幕。这个盛夏时节,我们看过东边太阳西边雨的奇观,听过池塘里的蛙声连成一片,也迎来了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莹
大暑时,萤火虫孵化而出,每当夜幕降临,漫天星光汇聚成一片银河,点缀着夏夜。
二候土润溽暑
当天气渐渐闷热,当土地逐渐潮湿,周边的空气也就变得湿热起来。
三候大雨时行
湿气逐渐汇集,大雨也随之降落。天气也逐渐向立秋过渡。
丨大暑习俗丨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食苦瓜
多吃苦味食物,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吃凤梨
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酷暑难耐,也有别样风景
不妨静下心来
看东边日出西边雨
听池塘蛙声枝头蝉
追夜色飞舞流萤火
嗅半亩方塘荷花香
今日大暑
不觉间
已到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走过挥洒汗水的夏
才会迎来硕果累累的秋
愿你历经夏天的苦热
依然坚定地憧憬远方
过好每一个炙热的日子
让最好的时光不留遗憾
丨大暑诗词丨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宋·张耒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消暑诗》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大热》
南宋•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暮热游荷花池上》
南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大暑松下卧起》
宋·陈天瑞
炎威一何骄,不有商飙惨。
苍茫云海路,飞龙不可览。
我本灌园人,昔乃从铅椠。
万事已恢心,十载空尝胆。
亭亭松篁边,小池开菡萏。
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终日哦其间,一卧寂百感。
相期晚节香,看此秋容淡。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竹下独酌》
宋·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夏日闲放》
唐·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总编:徐吉鸿


如果觉得文章好,请随意打赏,一元不少,百元不多,平台将一一记录,并全部用于诗词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