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 段
文 | 小 柯
凡事从简到繁,从无到有,都有一个阶段,譬如之于一个物件,一个人的认知,之于吃饭、说话……
之于一件物件,初见,也许会惊艳,进而把玩,爱不释手。又或者入不了法眼,弃之如敝帚。被惊艳到的人,日后会一以贯之地重视它,抑或慢慢失了兴致,丢弃之?各有一半的可能。
之于一个人,如果具有足够多的了解的欲望,自会多方位加以了解,以期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当然,倘若不感冒,即形同路人甲,遇见,擦肩而过,此生不再可能产生交集。假如,一方自以为很熟知对方的脾性,不顾另一方的诉求,草率下结论,继而影响到他人的认知,那样不仅是不负责任,而且是用心不明。如果不幸遇见了这样的“朋友”,奉劝客官还是敬而远之得好,如此,尚能“自保”吧。

之于吃饭,上顿少吃几口,下顿接着少吃几口,日积月累,被撑起来的胃口便会慢慢恢复,饭量亦可回归如常,各项体征也会随着回落。少吃几口饭,与个人的身体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所谓病由口入,便是如此。自然,这也是一个阶段问题,需要循序渐进,而非一日可为。
之于说话,从前喜欢直来直去说话的,渐渐的也就说得少了。这种改变,大抵来自于生活体味,当你发觉无论说什么话没几人搭理、没几人相信时,你就会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人适宜做听众!或许,大家比较喜欢诉说,而不习惯停下来聆听,做一个比较合格的听众。于是,你也开始少说/不说,与其招人烦,毋宁说给自己听听,或者,形成于文字。于是,世界都安静了很多很多。
之于做人,都生活在地球上,所以,都是凡人。 都有优缺点,有闪光点,有心理阴暗面……谁也不比谁高大上,谁也不比谁矮粗低,学会平视,以平常心待人接物吧。如果,不巧生出了分别心,烦恼也就跟着报道了……

时间可以稀释一些忧烦,亦能加深某些印记。无法顺其自然的时候,只要问心无愧,便无需纠结,不必惆怅。
又是盛夏,蝉声此起彼伏,夏雨轮番造访。食欲不振,就少吃几口饭,少说几句话,静下心来,好好安抚一下身心灵吧。
饭吃七八分饱,有益于健康。话留几分余地,江湖好相见。
当然,这也是属于阶段范畴内的问题。
(完)
-作 者 简 介-
小柯,甘肃天水人,现居江苏。个人微信平台:小柯天地(yftd20166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