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春来早,家乡木棉红
文/江志坚
三月春风暖,木棉花儿红。每年春季,家乡的石山上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但我却独爱家乡村前那株高大挺拔的木棉树。这木棉树又称为英雄树,其花儿,成为家乡人人喜爱的“村花”,成为家乡人美好的象征。
童年时代,尤记得家乡村前的石山脚下,江氏祖宗种下好几株木棉树,其中一株历经近200年风雨洗礼,树高约20多米,树直径约1米,每至春季繁花似錦,火红的花朵开满枝头,红艳却又不媚俗,色彩就像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半边天;它顶天立地的姿态,如同壮士的风骨,总让我驻足仰望,令我想起童年时代,在木棉树下赏花拾花的情景,恍惚犹如在眼前。“啪”,一朵花儿掉落在我面前,我马上就把它拾起来,揣裤在兜里;木棉花朵坠落之时,在空中保持原状一路旋转而落到地上,花朵依旧不褪色、不萎靡,如英雄般将最美的身姿留给后人瞻仰。听大人说,木棉花可以煮粥吃,可以煲茶饮。落花时节与我们一起玩耍的孩子们都争着去捡,看谁捡得快,捡得多。

80年代中期,这株高大挺拔的木棉树,因家乡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建设住房用地开发利用,木棉树“阻碍”了建筑,随之而被砍伐了。可惜木棉不再存活,只能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2020年之春,在全国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掀起新冠病毒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不少优秀共产党员、广大医务工作者,他们逆风而行,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在最危险的地方贡献着力量,谱写了一曲战“疫”的英雄赞歌。他们高大的形象,又勾起了我对那株木棉树的回忆。在疫情面前,他们沉着冷静、坚守岗位、丝毫没有退缩,就像那高大伟岸、坚韧不拔的木棉树,体现了奋发向上、坚无不摧的英雄主义精神。春来木棉花又开,如同人生放异彩。他们的英雄事迹,激励着我们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夺取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而坚定前行。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都回到乡下与亲人踏青团聚,共话家乡发展大计,同游故地醉人春光。兄弟们每当提起那株木棉,更想起当时我们童年赏花拾花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而今年庚子清明,我久久伫在曾经生长着那株木棉树的村头,苦苦冥思……想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牺牲的白衣战士、人民子弟兵、共产党员,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着我们平民百姓的安全!不禁使我肃然起敬,他们多么像那株英雄的木棉树:身体永远消失了,而他们高大挺拔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简介:
江志坚,笔名/笔生花,1962年11月出生,现为四会市罗源镇文化站站长、广东省楹联学会会员、四会市楹联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罗源镇文化站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特级文化站”荣誉称号。30年来,致力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为村民群众撰写喜庆对联,参加四会市“文宝杯”玉文化楹联书法精品展,清风墨韵--四会市反腐倡廉书法精品展,翰墨丹青-情浓四会--当代四会人书画作品展暨入选《作品集》。散文《沙环于外-美在其中》被《时代作家》杂志采用并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