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忠寺
作者:方长荣
题记:2020年7月19日写于无锡市新吴区
在无锡惠山古镇里有座庙宇,门口的古式照壁相当豪华气派,上书“精忠贯日”四个大字,原以为是祭祀岳飞的地方,不成想却是纪念唐朝的一位忠臣。寺庙建于明代,庙号:张中丞庙,可当地人都称之为“老爷殿”,是专门祭祀唐代忠臣张巡的庙。很是纳闷,既然是张巡为何又称张中丞,且还有个“老爷殿”的绰号?费过一番周折终解心存疑迷。
张巡是唐朝中期著名的忠臣,起始官位并不大,在江淮地方任职,充其量就是个市级干部,当边疆大吏安禄山发起“安史之乱”时,他义无反顾地领兵奋起抗击。正因为有了张巡的赤胆忠心和顽强抵抗,叛军才无法踏上江淮大地,为唐朝立下不朽之功,因而被朝廷封为御史中丞,这才有了张中丞之名。
可惜,最后还是在江淮屏障重地的睢阳被叛军围困,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同叛军恶战四百余仗,全靠吃死人肉硬撑数月终究被擒。面对叛军的威逼利诱张巡嗤之以鼻,最后慷慨赴死,留忠名千古。后被朝廷追封为扬州大都督,而无锡古时属于扬州管辖,张巡也就有了“大老爷”之号。
无独有偶,在就职公司西侧大约几百米的路口也有座庙,门楣上有“朝阳寺”三个字,可当地的同事也称其为“老爷殿”。对此颇感新奇,难道一城竟有两座同样祭祀一人的庙?本想探个究竟,无奈疫情影响庙门紧闭,但心存的疑问一直不曾忘却。
七月初,云开雾散寺庙终于开门纳客,周日闲时便专门进庙寻疑。朝阳寺位处平坦之地显缺宏伟和气势,但观其格局和设置却让人小视不得,其精巧和紧凑的独特风格十分罕见。庙有三进分为四纵三横,没有通常的山门和围墙,第一道横向建筑就是庙门,让人诧异的是拼排建筑却有两个造型,且设置大门两个,一门门楣上书有“朝阳寺”,墙为常见黄色,式样同他庙无异;而另一门却貌似住家,徽派造型白墙黑瓦,为三开间二层小楼且带有木栅栏走廊,同古代的衙门倒是十分相像,真是庙小怪多。
进得庙内发现怪异颇多,首先是庙宇四周不见围墙,尽是以内殿的房屋为外用,实乃是精算盘之策。这些房屋自成边殿而且设置玲珑,可谓是浓缩精华、庙全殿齐。让人匪夷的是庙宇中间有道围墙,将本来就不大的庙院一分为二有门相通,两院中各有两殿,虽称为大殿却只有三开间,根本没有养眼之处,真是袖珍难料。
见我云里雾里满脸萌相,一位女居士热情相告,朝阳寺其实就是两个庙,她的解释更让我一头雾水,好在这位大姐又找来份简介,才知庙中的奇与怪。
首先肯定的是朝阳寺同惠山古镇的“老爷殿”所供奉的确实是同一个人,那就是唐朝的忠臣张巡。至于为啥叫朝阳寺?说来里面还有段忠臣庙里藏忠僧的故事。早前此庙叫“显忠庙”或“老爷殿”,大概在清朝雍正年间,皇帝突然心血来潮又对反清复明的“复明党”残余势力,进行彻底清查和镇压,凡是有瓜葛牵连的自然到处藏匿。其中就有位避难人来到了无锡,为遮人耳目选择剃度出家,没多久便来到这个老爷殿隔壁的祖师殿驻足。
我猜着此僧当时的想法不外乎两个,其一,对前朝忠臣张巡的顶礼膜拜,时刻不忘自己是大明之民;其二,朝阳寺庙小而破烂便于隐藏,更难以引人注目。枉猜的佐证并非空想,因为经过这个和尚多年的打点和经营,才有了如今之规模和繁华,他将两个小庙组成一家连在一块,不就是预示着自己同张巡一样忠心至死?但自己必定难同张巡相提并论,自然要区分开来。猜想一院二庙之意大概源于以此。
一院两庙恐怕是天下难找,而这个和尚更是奇怪,从他进庙到圆寂都无人知晓他的姓名和法号,来于何处更是臆想。他将扩大后的祖师殿起庙号为“朝阳禅院”,朝阳二字其实也蕴藏了复明的含义,“朝”字就是复明的意志没有完全熄灭,由于身份特殊无名无姓,就被当地人称为“朝阳和尚”。
朝阳和尚虽无扭转乾坤之能,更无灭清复明之力,但他一直未忘自己是大明的臣民,即使出家仍然尽其所能帮助和支持那些反清复明的志士。甚至不顾生命危险收留和隐藏这些斗士,其行为和品格颇受人们的爱戴和颂扬,除此之外他浅心修佛,乐助乡邻,且为朝阳寺的建设呕心沥血,无愧于忠臣庙的守护神。
朝阳和尚圆寂后就葬在庙殿之后,而后的朝阳寺历代僧人圆寂后也皆葬于此,由此形成了庙界少见的和尚坟俗。朝阳寺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距今已近千年之史,比惠山古镇的老爷殿要早上好几百年,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寺,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朝阳寺历经沧桑、浩劫相伴,却有幢千年古建至今完好无损,称得上是奇葩一帜。这就是我一直存疑的那座衙门式建筑。原来她是无锡最古老的戏台之一,木栅楼面阔三间共有两层,下层为老爷殿的出入口,而上层则是别具匠心的古戏台。寺庙的戏台见过无数,大都建在庙外,而朝阳寺的戏台却在庙里而且是对着寺内,相对的却是狭窄之地实属罕见,有无典故不得其解。
戏台有额枋上有斗拱,呈八角藻井式古朴大方,极似安徽的“花戏楼”相当有趣。除了戏楼是古文物外,其余各楼都是后建之物,但仍不失古朴之韵,特别是院后的那棵千年古银杏,向人们佐示着该庙的历史和沧桑。2007年当地政府出巨资以庙为托,新建了大型市民广场,仿古牌楼、廊台亭阁、小桥流水以及仿古牌楼、廊台亭阁、小桥流水以及各种街景异彩缤纷,庙与广场浑然一体,从而使这座千年古庙焕发新颜,成为无锡一处靓丽的佛教文化游览胜地。
(作者:方长荣,南京溧水人,业余写作,已发表作品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