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困好人汪海宾
汪海宾,家住界首市西城街道新阳社区。十多年前靠自己在外打拼赚到的几万元钱,加上东拼西借,在鸭王村开办了一个绳网厂,由于业务不是很熟,几乎没有回过本。提起儿子汪海宾的创业经历,已近七十高龄的父母唏嘘不已,为儿子那时艰难的打拼几欲落泪。
如今,汪海宾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加上虚心好学、心地良善、又乐于助人,厂子已初具规模,每天都有近三十人在那里工作,每个人每月至少可以从他那里领到近三千元的工资。说起此事,汪海宾很是低调,但掩饰不住脸上的自豪。他说:“我开始经历过那么多坎坷,现在初步理顺经营思路,但这里有的群众日子还不是很好过,尤其稍微上点年纪的人,打工没人要,我想我这里的活不重,工作量不大,很适合中老年工作,就尽量把一些家庭相对困难的部分群众招到这里来,也符合上级脱贫攻坚的政策。
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他经常鼓励工人们多学多做,领到更高的工资,从而提高生活水平。他还经常在节假日期间,看望一些孤寡老人。去年春节,他一次性拿出一千元到鸭王村的三家孤残儿童,孤寡老人家中看望慰问。
他不仅心怀大爱,他还是一个心胸宽广,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2015年,他同光武一家塑料厂的小老板各自驾车到外地送货,车到半途,光武这位老板的车子出了毛病,急需维修,但带的钱不多。汪海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拿出自己仅有两千元钱,留下三百元吃饭加油全部借给了这位光武的老板,回来之后,和光武老板还时常电话联系,光武的这位老板说自己没钱,汪海宾想,也许他真的有困难,后来,电话也打不通了,妻子抱怨他说:这一千多元,你干脆去光武他家看看,帮过他忙了,说不过去吧!”汪海斌听后,安慰其他人说:“他肯定有他自己的困难,我相信等他日子好了,一定会把钱送回来的,即使不送,算我赞助他啦。”一席话让围在旁边劝他的人纷纷点头称赞。
在帮助团难群体方面,汪海宾更是积极主动。有一次,厂里刚进完原料资金一时周转不开,偏偏此时厂里的一位工人找到他,要提前预支三个月工资。当汪海宾问他为什么要提前预支工资时,这位工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声泪俱下的向他诉说,因为老母亲重病住院已久,亲邻那里再也借不到钱,万不得己,只好找老板张口,并保证让汪海宾每月从工资中扣除,决不说二话。汪海宾得知实情后,二话不说,抓起电话,就给自己的朋友打了过去。可事情总没想的那么顺利,直致接连打了六七个电话,才有一位
朋友帮忙,然后又亲自开车带着这位工人到朋友那儿去拿现金。工人不但拿到了汪海宾转借的一万元现金,而且又拿到了汪海宾看望老人的五千现金,让这位五十多岁的工人感激涕零,想跪下给汪海宾磕头,汪海宾却说,你这样有孝心,我肯定会支持你的。
汪海宾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致富不忘乡邻,虽然努力的打拼着挣钱,但从不把金钱放在第一位。 朱熙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