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英 朗诵:申勇
悠悠仓巷,脚下的青石,墙垣上的青砖黛瓦,记录了绵长的岁月。晨钟暮鼓,故人归来,尘满面,鬓如霜。在历史的皱纹里细数华年,看来路的斜阳草树、陌上红尘,浓浓的乡愁在思绪里飞奔。
修旧如旧的明清古街道,带着几代人的故事与印迹,把独一无二的韵味,深藏进古都的脉搏。火红的灯笼,闪烁的霓虹,氤氲着新时代的文化气息。这是一片悄然拢起的高地,有人徜徉怀旧,有人休闲陶醉,有人对话时尚……

仓巷街东头十字路口向东不过十步,路北有一处僻静的四合院——甲乙丁书店。这个名字有意思。店家取意甲骨文、周易(乙)、青铜鼎(丁)。推开古老厚重的木门,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概念书店”容颜尽显。书店不大,蕴含了读书、讲座、朗诵、咖啡、音乐和烘焙等多元文化,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亲和。

庭院草木葱茏,坐在东厢房只剩下檩条的屋脊下,直视湛蓝的天空,火辣的日头或满天繁星,皎洁的明月,有“大道至简”的朴实。安民茶舍、彰德城事公益讲堂、“文化大讲堂”云直播……一位窈窕的姑娘着淡青色汉服坐于堂屋廊檐下,轻拢慢捻古筝,和畅的乐声在古朴的院落流动。“鹿苑”“南海”“众乐”……一处处隔开的空间,三三两两书友泡一杯香茗,或在馥郁的书香里安静自渡,或在时光的缝隙里捡拾生活的优雅,或荡着秋千在花影里飘摇,在淡淡的寂寞中读流年经世山高水长,或在留白的空间放飞想象,在缓慢光阴里,任轻松与自由在无为中流淌。

出书屋西行仓巷街,恍若飞度十甲子,梦回明清城。
三号任家大院是三进四合院,正房与厢房都是硬山坡顶小青瓦,门窗是砖雕花式拱券窗,装饰有竹子图案,院落正中的悬山式垂花门木雕细腻。东偏院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月亮门通向后院,院落中的房屋瓦檐、山花、墀[chí] 头等建筑局部细节砖雕细腻、图案精美,记录下如风的过往。
十号大仓门是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粮仓博物馆就设在这里,民国风格的运粮客栈静静昭示着昔日的繁华与交易时的车水马龙。如今撷趣堂文化大讲堂、老电影赏析、灯谜会、朗时光诵读会……游客和文青们扎在古朴的格调里,闲散地感受时光的停驻。

夕阳撒下千万缕金线,铺在黛青色的屋顶,青石小路,披在路人的肩头……
仓巷变成了金色!
康乐园广场上人头攒动、歌舞飞扬,快板、旗袍秀、豫剧、舞蹈……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节目热闹上演。演员在古朴隽秀的仓巷燃烧着昂扬的激情,歌颂着幸福与希望。

新修的荷塘蛙鸣阵阵,老槐树上知了在合唱。夕阳在天边燃烧,绿意在水中苍茫。粉色、黄色、白色的莲花或俏立着、或引颈远眺、或香靥含羞,带着婉约的诗意亭亭绽放。湖风漫漫,丰腴的莲蓬在碧玉盘间随风摇动,浮萍在风中起起落落。葱绿茂盛的芦苇、桃红妖娆的薰衣草姿态优雅地对话。小鱼在耀金的水光中追逐,荷叶上的阳光与小鱼捉着迷藏。孩子花朵般站在湖栏杆旁,兴奋地寻找小鱼,童稚的笑脸温暖了时光。老槐树安静在巷口的天空下,地久天长的模样。月从云中撒下,风从湖面掠过。一朵莲似在心中绽放,你不再是你,一如精灵般自由快乐。

仓巷孕育了文化,文化滋养了仓巷。仓巷之美,美在轻轻一捋,就是一大把。夜幕降临时,华灯初亮,古街灯的光亮与天色相融,越来越重,仓巷街的魅影灿烂起来……月升中天时,露滴清凉,仓巷的神韵满是平静。不想归去,只想做仓巷上的一阕诗,一棵树,一朵花,一叶荷,在平淡中透着芬芳——就这样与时光一起沉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