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時讀書樂》雍平
春
花遲風暖又舒和,
投老觀書興味多。
蠶月抽絲方乙乙,
莺時鼓篋復番番。
燃藜心解金針度,
擿埴躬行鐵杵磨。
自笑窮經餘左癖,
流光翜翜不知過。
注:
1、番番:髪白貌。《史記-秦紀》:“古之人謀黄髪番番,則無所過。”《正義》:“音婆,字當作皤。皤,白頭貌,言髪白而更黄,故云黄髪番番。”
2、燃藜:旧传用藜为燃料,可传火彻夜。后以燃藜比喻勤学、夜读。语出晋王嘉《拾遗记》。
3、擿埴: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后以“擿埴索涂”谓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
4、心解:心領神會。《禮-學記》:“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漢鄭玄注:“學不心解,則亡之易。”
5、左癖:即“左传癖”。谓好读《左传》成癖。语出《世说新语-术解》。
6、翜翜:飞疾。
夏
役志忘餐樂有餘,
杜門披卷惜居諸。
宵殘自照顔憔鏡,
晝盡誰憐汗濕書。
不墮心珠长獨朗,
猶防腹笥老空疏。
六經涵沃方能博,
過眼黄緗富五車。
注:
1、役志:用心。
2、居諸:《詩-邶風-柏舟》:“日居耳諸,胡迭而微。”居、諸,都是助詞,後用爲日月的代稱。《藝文類聚七七南朝梁简文帝〈善覺寺碑銘〉》:“居諸不息,寒暑推移。”又引喻爲光陰。唐高適《高常侍集三-苦雨寄房四昆季》詩:“君門嗟緬邈,身計念居諸。”
3、心珠:佛教語。比喻人的心地純潔如珠。《景德傳燈録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閒隔,未嘗有一刹那頃斷續之相。”
4、腹笥:“笥,藏書之器,以腹比笥,言學識豐富。《宋文鑑二二-楊億受韶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詩:“講學情田埆,談經腹笥空。”
4、黄缃:指书卷。
秋
黄落火流征雁回,
溪前曾訪讀書臺。
带經露下焦桐響,
負筆風高孤竹哀。
素簡等身書過目,
靈珠在手蚌涵胎。
行披左史麟還吐,
坐擁琳琅每快哉。
注:
1、等身書:形容書讀得很多。《宋史二六五-賈黄中傳》:“黄中幼聰悟,方五嵗,(父)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
2、灵珠:灵蛇珠。即灵蛇报于随侯之珠。《文选-南朝梁陆佐公(倕)新刻漏铭》:“陆机之赋,虚握灵珠。”
3、蚌涵胎:蚌胎,指珍珠。珠爲珍品,故用以比喻事物的精華。南朝梁蕭統《昭明太子集三-錦帶書十二月啓中呂四月》:“涵蚌胎於學海,卓爾超羣;蘊抵鵲於文山,欕然孤秀。”
冬
緗囊隨我兩肩從,
萬卷堆成錦繡胸。
冷月臨窻其景在,
寒風披卷此情鍾。
文塲直振驅雲管,
筆陣横揮駭電鋒。
恰似買臣心未倦,
勵精勤讀足三冬。
注:
1、買臣:朱買臣,字翁子,西漢吳縣(今屬江蘇)人,西汉大臣。

作者简介:
雍平,别号右溪。学者、詩人。1959年6月出生。祖籍广东兴宁,世居广州,书香门第出身(其父是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及岑麒祥先生门弟子)。幼承家学,后从历史学家罗元贞教授研习经史,从岭南诗人张采庵、余藻华习诗。擅古文辞,通诗律,工书法。主要学术专著有《殷鉴》《文心发义》《文心雕龙解诂举隅》《老子帛书异字通训》《经史纠擿》《小学引端》;文学著作有《雍子寓言》《洪荒演义》;散文代表作有《韶阳楼记》;碑文代表作有《竹银水库粤澳供水主题雕塑纪念园碑文》;辞赋代表作《广州塔赋》於2016年12月被文化部核心期刊《文化月刊》刊载。癸巳(2013)中国丹霞山汉诗抡元大赛总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