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出句:
高考终结,中考来临,高中争先升大本【贺楠】
正值高考刚刚结束,中考正在进行之际,出句作者贺楠把一机关上联展现给“泛舟韵海”的广大诗友和老师们,与大家共同探讨对句的惟妙之处。
其中机关1,“高考”、“中考”两个分句的第二个字都是“考”字,而且同音同义;机关2,第三分句的前两个字是第一、第二分句的首字先后排列“高中”;机关3,第三分句中的“中”与第二分句中的“中”同字不同声,读四声(“众”音),且不同义。笔者要求对句者能破两关即为合乎要求。针对本次活动的对句,笔者做一一解读,不足之处请读者老师们留言点评,诚谢关注!!!
【一】

对句:
秋实未老,收实在望,秋收自在颂强根【贺楠】
解读对句:

释义:秋天的果实还未完全成熟,但收获的希望历历在目。秋收的时侯我们一定会感谢那些深扎地下的强根劲须,因为是它们孕育出来的坚实硕果。
作者以秋天的硕果作为主要对句意向,“秋实”对“高考”,“收实”对“中考”,两个“实”字与两个“考”字相对合理;“秋收”和“收实”中的“收”字在此处都应读一声(平),而字义相同。这与“高中”中的“中(众音)”不是严格上的应对,但出句要求攻破两关为合格,所以此对句属宽对成功!
【二】

对句:
心量初始,称量交易,心称偏后降人格【李士权】
对句解读:

释义:用心去衡量事物应该是本能的初衷,秤是用来平衡交易的使用对象,如果人心偏离了公正之道,那么他的人格会大打折扣。
这是一比对的比较工整的对句。前者“称”通“秤”,读四声,后者“称”读一声,正好符合出句意向,言之有道,信之以理。成功破解全局。
【三】

对句:
长流不断,通流汇聚,长通恐后奔松江【年广林】
对句解读:

释义:较长的河流从不断流,永久畅通的河流总会汇聚成较大的江河。长河和永久通畅的河流汇聚后奔向松花江。
这是一比用河流汇聚,进而生成巨大能量的对句。“长”、“通”二字用的合理,已完成攻下出句的前两个机关点;但前“通”与后“通”在此仍皆读平声,对出句属宽对范畴。
【四】

对句:
长焦未定,调焦待试,长调过后摄宏观【贺楠】
对句解读:

释义:使用长焦距没有定位,焦距的远近还待进一步调试。真正调试成长焦以后,我们就可以拍摄宏观的美丽风景了。
这是一比以摄影技术应对上联的宽对,虽“调”字有双音身份,但在此皆读二声(平),此联“长”、“调”用法合理,成功破解前两关。
【五】

对句:
华人崛起,为人奉献,华为启后展宏图【王海顺】
对句解读:

释义:中华民族正在崛起,我们为人类奉献着全部力量。华为公司在世界腾飞以后,一定大展宏图,实现伟大的战略目标。
这是一比完美的对句,用“华为”伟大的超越做题材,无论在时势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很大的亮点。“华”、“为”用的恰到好处,前“为”读四声(仄),后“为”读二声(平),完全攻破出句所设的机关障碍,大获全胜!
【六】

对句:
衡斟续饮,量斟交替,衡量滞后去豪名【赖义总】
对句解读:

释义:小心衡量着倒酒去喝,和放开量地倒酒推杯换盏,结果前者没有喝过后者,名气也随之扫地。
这是一比用痛饮豪放的心态来抒发情感的对句。句中“衡”、“量”所用得体,“斟”字对上联“考”绝对吻合。前“量”四声(仄),后“量”二声(平),立破三关,是完美的工整对句。
【七】

对句:
今天行进,明天向赴,今明继后踏新程【毕春甫】
对句解读:

释义:今天我们向前走,明天依然不放弃。在今明之后我们会寻找到新的征程!
本句以勇往直前的心境应对出句,“今”、“明”用字合理,“天”字对上句合乎要求。“明”字只读二声,宽对已破两关!
【八】

对句:
山花谢落,流花飘动,山流布美撰诗行【孙福奎】
对句解读:

释义:山上的野花凋谢,落到水里飘着随波流动。在山上流水里布满了这样的飘花美景正好可以赋诗咏叹,撰写华章。
这是一比用山花流水的美景应对的下联,给人以舒心雀跃的感觉。“山”、“流”用处得当,对上句前两机关点自然过关,“流”字均读二声(平),对上句第三机关点未成对垒之势。故宽对成功过关!

编辑整理:贺 楠
编辑审核:王海顺
2020.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