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冬日堆火乡村冬日的清晨天气特别冷,街上的浮土都被冻得硬邦邦的,残白的路面更加显得凄清冰冷。村中唯一的街道上几乎没什么人,只偶尔听的一两声犬吠。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蜷缩在热烘烘的土炕上睡得正香,偶尔早起的人们走在街面上,脸前头是呼吸造成的一团白雾,村庄还没有完全醒来,一片静谧。
早起的人陆陆续续的走出家门,大清早的也没什么事儿要干,天气又特别的冷,于是大家聚集在村里比较宽阔的一处地方,大家分头从附近各家堆在门前的柴火堆上,抽一把棉花柴,抓几枝苹果干树枝,弄一些玉米秸秆,然后用火点着搭起一堆篝火。人们咳嗽着走进火堆,围着火堆蹲了下来,然后互相敬烟抽烟,互相寒暄着问候着开始聊天。
这样的习俗大概已经持持续了好几千年了吧,没有经过考证我也不清楚。我是偶尔的机会发现了乡村冬日清晨这样奇特的一种民俗,人们围在堆火旁,开始了农村人一天的社交。大家互相寒暄着互相递送着烟来抽,然后从家长里短开始,转而关注国家大事,世界形势。如果这里头有上这么一两个见多识广的人,他们能弹出一般的村民们弹不出来的高深的大道理来,围着的人们就会听得津津有味,啧啧称赞。
我从考大学离开乡村,其实对乡村的生活不是特别的了解。我奶奶病重去世的那一年冬天,因为和奶奶深厚的感情,我在单位请了假,来伺候病床上的奶奶,在老家待了40多天,一直到发落完奶奶才离开那个说熟悉也很陌生的村庄。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村庄冬日凌晨篝火堆以及篝火堆旁那些憨厚朴实善良热情的乡亲们。
那大概是02年的年底,奶奶被确诊得了胃癌,然后就被送回老家,我们都知道奶奶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奶奶那时候已经92岁了,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她衰弱的身体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我知道奶奶除了年老体衰自然的生病以外,她的内心深处对这个冷漠的世界也彻底失去了希望。当时的奶奶其实自己内心已没有了求生的欲望,直求着速死。现实中儿女们的对她轮流养老的这种做法让她感受到对人世的绝望。奶奶一共生育三子一女,我父亲排行老三,应该说奶奶的教育是成功的,我父亲兄弟三人都在外头工作,而且还混到了一定的位置,我们家在村里也算是一个旺族。但是因为奶奶的赡养问题,弟兄三个达不成一致,所以造成了奶奶在晚年的时候,颠沛流离,在每个儿子家里住两个月就得颠簸着去到另一家,这样造成了奶奶心里的一种寂寞孤独凄凉绝望,她经常在没人的时候给我说,她现在就好比没有坟的鬼,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意义。爷爷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去世,所以已经孤守了20多年的奶奶,在对最后的亲情失望以后,她那种求死的欲望渐渐的占据了上风。
我不想抱怨我的父辈们什么话,因为他们也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至于其中的复杂的原因,我就在这儿不赘述了。但是从小把我带大的奶奶是我心目中最亲的人,所以当我听说奶奶病重毫不犹豫的推开太原所有的事情,回到了那个我长大的小山村去伺候奶奶,去陪伴她。多年以后回忆起多年前做的这件事情,那是我聊以自慰的我认为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山村的家里当然是非常简单的,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以外几乎一无所有。我陪着奶奶,晚上也睡不好觉,早上早早的就起来。起来以后我就溜达到街上,看见那静谧的有点凄清的街景。我走到离家最近的一处宽阔的地方,慢慢的就有些人走过来,然后就从周围的农户的门前堆放的柴火堆上抽一把棉花柴,抽几枝苹果树枝,抽一些玉米秸秆,然后点着火,篝火就这样烧起来。早起的人们哈着白气围着篝火蹲下来,我掏出早都准备好的还算得上能拿得出来的烟给乡亲们一人散一根,大家就开始互相寒暄着问候着,家长里短开始聊天。当然对乡亲们来讲,我这个从外面回来的人算得上见多识广,自然大家都愿意听我聊一些天南海北的乱七八糟的事情。
围坐在篝火旁的人,有起早的青壮汉子,他们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就要开始早都计划好的一天的农活。也有那些农村的男人无所事事,就是哪儿热闹往哪儿扎堆,就在那儿围着听着大家摆龙门阵。还有一些孤苦伶仃的老头老太太也是晚上睡不着,早上早早起来没处就围在篝火旁听大家聊天,偶尔的插话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获得大家的同情和怜悯。
堆火噼噼啪啪地燃烧着,缕缕的青烟在村庄的上空弥漫消散。周围的人们经过清晨的沟通聊天,对一些东西渐渐的达成了共识。无论是家长里短,生活琐事,还是国家大事,世界局势,经过大家的七嘴八舌的议论,最后认同了一种主流的意见,达成了基本的一致。大概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那种饱含着道的哲理,渐渐的浸润到每个篝火旁人们饥渴的心田。
围在篝火旁的人们明白了什么是孝,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理,什么是智,什么是信。中华民族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大家都认可的价值观和饱含着道的那种简单朴实的东西,就这样渐渐的深入人心,成为大家心头认可的用于指导自己实际生活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好的文化就这样在篝火旁开枝散叶,融入到每一个百姓的心底,成为滋润他们精神的丰富的食粮。
在山村待了40来天,我过了40来天的乡村冬日清晨的篝火聚会。这40来天的篝火聚会,让我和朴实的们乡亲们变得熟悉,变得关系融洽,变得感情深厚,乡亲们通过和我的沟通交谈,我们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我把外头好多乡亲们并不熟悉的东西让乡亲们有所了解,乡亲们也给我谈了他们心中的疑惑,他们的思虑。我尽我所能帮他们来解答,虽然我不代表着绝对是正确的,但是通过大家的交谈沟通,思想上的碰撞。我们最后能达成基本的一致。
看着那熊熊燃烧的篝火,薪火相传这个词从我的脑海里闪现出来。是呀,中华民族5000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就是这样通过实实在在的场景事情一点一点的滋润到人们的心田,薪火相传到每一代。经过不知道多少代的相传,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这样保留了我们深刻厚重的根,才能够把这样的文化深入人心,在我们的子孙后代里弥漫成长,葳蕤茂盛,结成硕大的成果,构成光辉璀璨的中华5000年的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