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路篇
.
世界上的路呈米字型四面放射,有千万条路,有远有近,有长有短,有宽有窄。
走路是人必须首先学会的最基本动作之一,人学不会走路,就会失去自由,达不到自己想要去的目标。
走路离不开问路,问路的人要有礼貌,要有敬畏,要存谦虚,不然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
邯郸学步是《庄子.秋水》篇所记载的一个故事:一个燕国人去赵国的首都邯郸去,他看到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很好看,就模仿他们走路,结果他始终没有学会邯郸人的姿势和方法,反而将自己原来走路的样式也忘记了,无法之下,他只好爬回燕国。
这是一种生搬硬套的取样方法,虽然不一定会出现这种结果,但机械地刻意模仿别人的优势,丢弃自己的长处不一定正确。
南辕北辙是《战国策.魏策四》所记载的故事:有个北方人要到南方的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方走去,结果越行越远,永远也没有到达楚国。这是一种行动和目的完全相反的行为。改辕易辙是针对这种错误行为所提出的劝告。
相传广州有一个人想去长沙,动身之前有人告诉了他去长沙的方向和时间,由于他在路上耽误了行程,第三天没有赶到长沙,便以为别人在蒙骗他,就发起火来,改变了行走方向,折回来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了南昌才发现自己走错了,如果不在好心人的提示下,他往错误的方向会冲出更远。
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但这种人绝对存在。
他们的逆反心理很重很强,明明走对了方向,走对了路,由于一时没有达到目的地,便又擅自改变原来正确的方向,往错误的方向发足鬼跑。
走路要分辨路况,描写路况的句子有:
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畅通无阻、光明大道、山径陡峭、羊肠小道、山路崎岖、坎坷不平、必由之路、豺狼当道、蹈其覆辙、蹈人旧辙、道远日暮、七高八低、豺狼当道、荆棘丛生、千沟万壑、艰难险阻、无路可走、穷途末路、异途回归等。
描写走路姿势的有:
龙行虎步、规行矩步,步履如飞、步履生风、四平八稳、闲庭信步、改辕易辙、扑险如夷、高歌猛进、不进反退、慌不择路、鸣罗喝道、披荆斩棘、安步当车、步态安祥、拔腿就走、奔走如飞、大摇大摆、大步流星、健步如飞、东摇西摆、背道而驰、鹅行鸭步、斗折蛇行、一步登天、急不择路、狼奔鼠窜、免走鸟飞、举步惟艰、踌躇不前、道听途说、暗度陈仓、瞒天过海,踉踉跄跄、高视阔步、道而不径、望而却步、分道扬镳、步履维艰、如临深渊、风驰电掣、施施而行、远走高飞、跋山涉水、裹足不前、如履薄冰、欲借天风过水涯等。
做事如同走路,人生也如同走路,有些人举重若轻、不惧艰难、不退反进,有些人惧远畏难干脆返回原地,指望以轻松的办法到达目的地。
看漫漫道路,近则轻松,远则艰难。
人生下来必须读书,读书也如同走路。读书学的是知识,学的是哲理,学的是为人处世,学的是在生活中学不到的知识。
如果中途弃学,叫作裹足不前、畏难而退,将来就会遇上数不清的麻烦,日后想补学的人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
前人开出了路,我们走在路上要心存敬意,要饮水思源。
前人开出的路很多,我们要择其正确而行之,保持目的与行动相符合。
前人开的路虽然多,但并不一定完美,有些早已毁坏,我们要不断进行修补、重开。
前人开的路明显不一定适合现代,我们要重新设计和开拓。
在这里,我们要谢谢前人,谢谢当代,引导后人走上光明大道!
我们要做好承前启后的工作。前人艰难,当代艰难,后人也艰难。
人离不开路,但路也离不开人。人一旦偏离了路,就会走入险峻崎岖。路一旦离开人就无人修补。路与路不同,路有宽窄长短之分。人与人也不同,人有老幼贤愚之分。人生的路很长、很难走,走路不能性急,性急的人容易出事。只要不出事,再慢也是快,一旦出了事,再快也是慢。
现代交通方便,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其实社会上容不下这么多车,也不需要这么多车子存在。
由于交通发达,现在的人生了双腿不想再走路,想去哪里就一车子开过去。这是一种好事,但好事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深切的危机。
有些人走入了深渊,走入了万劫不复的惨境,我们不要蹈其覆辙、蹈人旧辙、而应该改辕易辙,选择安全的地方行走。
总是想抄近路的人总有一两次不顺利,这一两次把握不好会碰上危机、危险,或许会摔得很重,很难再一次爬起来。
有很多人发了车祸视频和图片给大家看,这些能够警示那些本来就谨慎的人,但很多人心存侥幸,心里麻痹,总认为这样的惨事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与自己没有关联,仍然我行我素,结果事件偏偏出在那些人身上。
世上有些事情是想象不到的,也无法想象。我们要有思想准备、要有危机感,预料是人身上应该具有的素质。
有些地方可以导航,有些地方则不能。
有些地方可以开车、搭车,可些地方只能靠双腿行走。
阴暗与走路没有太大的关连,但带着阴暗走路的人不安全,阴暗是一种失落、是一种狂妄、是一种侥幸、是一种大意。这种人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没有目标,没有好结局。
与阴暗相对的光明,光明的人有目标、有幸福、有希望、有前程、有爱心、有自己也有他人,这种人心里有一种难得的敬畏,可以拥抱人生、拥抱世界、拥抱美好的未来。
原大家在未来的路上好好行走,走进美好的天地!
.
世上大家说走路,近看有时远却无。
不畏艰难与险象,平安吉祥起欢呼。
.
走路人人望太平,心中谨慎方可赢
大道而今到处有,先将敬畏放于心。
.
乐安昌宇作
2020年7月17日

云雾深锁老故事
.
昨夜梦里遇情妹,清早起来魂魄飞。
不见心里窈窕女,只留镜中满眼泪。
.
身边山沟水清清,妹在何处弹古琴。
若是弹给哥哥听,情哥发誓不变心。
.
音容笑貌似从前,南柯泪洒离恨天。
遥问故人何处去,一窗风雨锁流年。
下面是一段过去的往事,虽不感人,但很真实。
油榨冲在茶陵县湘东乡白龙六队(现为茶陵县高陇镇白水垅六组)
到五队后,要走四五里山路才能到白龙六队。到了六队,并非到了油榨山,去油榨山还有六里山路。
关于这座大山为什么叫油榨冲和油榨山?据说这里以前是山民们榨茶油的地方,才叫上这个古怪的名字。
还据说主力红军长征后,陈毅带领红军伤病员和游击队在这里打过游击,他们在油榨山躲避国民党的白匪军时待过很长时间。这里是罗宵山脉的中段,与茅冬坡、牛栏山、八团不远,与攸县的柑子山也不远,离电影《梅岭星火》中的棋盘山很近,我相信了这种传说。
这里山高幽深,云雾不绝,流水潺潺,鸣鸟声声,很像一个世外桃源。
1984年初秋,我们隆回县的肖体友、肖建录、刘海南和我一行四人去白龙六队造纸。
一条古老的石径小道,蜿蜒而上,约四五里路,通达六组小山村,去油榨山造纸厂就是土路,这里没有铺设石板石块,完全是山民进山做事走出来的羊肠小道,约四五里方才到油榨山造纸厂。
油榨山造纸厂建在半山腰,再上五里方才到达山顶。油榨山的另一面属江西莲花县寒山乡白竹村管辖。
油榨山造纸厂的杨老板和他的老板娘是湖南衡东县人,年约五十岁,很瘦,声音很大,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农民出身。
我们一到达,他表示万分欢迎。
他告诉我们:他开了两个纸厂,另外一个纸厂的师傅除了一个操纸师傅是我们隆回人外,还有三个全是邵东人。
第三天,另一槽师傅才来到。操纸师傅叫肖国经,是隆回双江人,晒纸师傅小李与踩料工宁家良、砍柴工老李是邵东县皇帝岭乡人。
我们这一槽的操纸师傅肖建录、晒纸师傅肖体友(他还带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是他妻子的弟弟三溪乡祖下村刘其军)是隆回三溪乡白若村人,我当时是踩料工,家在三溪村,砍柴工刘海南是隆回双江半鸭田人。
造纸开始,我们祭拜了汉朝的祖师蔡伦,开始造纸。
由于双方都是年轻人,操纸又是对面槽,无形中展开了一场造纸大竞赛活动。
按照近两千年的造纸正常数量标准:一个纸厂只有一捆纸(两捆纸为一担,一捆纸为15合,一合为100张纸,总共是1500张)的标准,杨老板给我们定下来的标准也是一捆纸。
三天后,我们造纸突破了15合,达到了每天生产18合纸。
18合纸大约造完,双方见太阳未落,槽中还有余料,两位操纸师傅一直操到天黑,将原料完全造完了方才停工。
第二天,我们这边造纸数目是23合纸,对方为20合。
由于前一天少操了三合纸,肖国经很不高兴,次日清早就开始了造纸工作。
肖建录见对方开始行动,也爬了起来,匆匆拿了纸帘和帘床,开始操纸。
由于造纸工作紧张,我做好饭后,便顶替肖建录下来吃饭休息。期间一分钟也没停过。
对方由于小宁没有造练过造纸,他操出来的是废品,反而将纸坯造坏了,耽误了更多的时间,肖国经气得骂娘,便不敢要小宁再加入操纸工作。
由于双方都鼓足了劲,我们后来竟达到了32合的进度,而肖国经也达到了25合纸的进度。
杨老板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每逢过节,大鱼大肉好酒像山一样堆了上来。
我是踩料工,一般十来天下山采购干食品。有一次肖建录要求我买两斤全肥肉上来吃,肖体没有意见,我来到汉背钨矿的集市,买了3.2斤肥肉,肖体友不吃肥肉,只吃青菜,我与建录却全部将这些水煮肥肉吃完了,还盯着菜盆出神。通过这次的切身体验,我们才知道自己吃肥肉厉害,一个人一餐能吃1.6斤以上不炸油的肥肉。
那年底,肖国经累得病倒了,次年没有再来这里。
由于肖国经不肯再来,杨老板只好另外请了邵东一个姓宁的退休工人来造纸。
宁老师傅以前是国营工厂的老工人,只有八个小时的工作习惯,他的体力与技术都不如肖国经,造出来的纸烂张多,数量最多15合。
此时小宁也慢慢地学会了操纸技术,但不敢担当重任。
两个月后,杨老板的脸终于完全黑了下来,他愤怒地炒掉了老宁,另请了一个叫李春林的师傅来顶替。
李春林身材魁梧高大,年龄32岁,是邵东有名的操纸师傅。
他果然不负众望,比老宁强了很多。
但他无论如何紧赶慢赶,仍然没有我们快,他操纸的数量只能达到肖国经一样多。
他虽然赶不上我们,但他很满足,他在其它地方最多只操20合纸。按照1985的包工价,他每天可以挣7.5元钱,当时每天的工价是2.2元钱,他一天就得到了三天的工资。
那时每担纸的包价是9元,我们一天可以挣9元以上。
后来,我们回家后近十年里,各自仍以造纸为业,我采用在油榨冲学来的操纸经验,比家里造纸时也比他人快了一半,一天操两榨纸后收工也很早。那些操纸师傅们都惊得目瞪口呆,自愧不如。
肖建录是1982年毕业的高中生,喜欢与老人为伍,爱与青年人争辩,他还善于唱山歌,保持每天唱,月月唱,日积月累下来可以积成一本歌书,不过,他不喜欢记载,唱一首就忘一首。
我喜欢收藏山歌,便将他的山歌收集起来,竟有一大本,经我去劣存优,去除糟粕整理加工后,还有二十来首好歌,我就将这些歌保存起来,作为日后用途。
清早起来去造纸,误了良辰和美时。
回想往事不如意,不成篇章不成诗。
.
郎在纸厂造纸响,妹在江上水中央。
哥放帘子开口喊,请妹今夜度西厢。
.
送妹送到松树山,霎时黑天雨如麻。
情妹胆小颜色变,一只绣鞋落溪潭。
.
如今世道实在难,钓妹钓出大麻烦。
半夜三更去约会,被人当作盗贼看。
妹妹眼望油榨冲,山深没有百花红。
山上情郎喊不应,只有鸟声雾朦朦。
.
如今世道冷如冰,情妹不恋旧情人。
心想与她说句话,谁知她却转了身。
.
都怪哥哥太痴情,不顾妹妹冷如冰。
几句话语未说完,一瓢凉水淋湿身。
.
都怪情哥太贫寒,心里一直隔座山。
我想堵住妹去路,妹妹打我满身残。
.
昨天来到青草坪,妹妹翻脸不认人。
一顿恶言骂死我,几下拳脚断了情。
.
.对面情妹不认人,哥送红巾记不清。
低头拉着别人手,恨我全抛一片心。
一天,天布乌云,大风陡起,林表涌动,山雨欲来。肖建录精神一振,唱道:
妹在床上想情郎,山雨飘进妹的房。
哥在窗前一声笑,不觉天大地也宽。
.我大笑道:“你一见天要下雨就发疯,这其实是一种好习惯,这也是一种小孩性情。这首歌感情细致,情景生动,虽然在想女人,但你在歌词中却唱成了女人想男人,这种嫁祸于人的唱法实在高明。不过这是一首难得的好歌词。”
建录哈哈一笑:“唱歌人都是喜欢耍两面手段的,在古诗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形,当不得真。”
我说道:“最后一句‘不觉天大地也宽’是诗句,不像是山歌。”
建录十分高兴,比喝了一杯酒还兴奋。
哥在深山造土纸,土纸页页好写诗。
来回不见君家面,莫非生你不逢时。
我听到他唱到这一首时,不由得吃了一惊,问道:“这首歌是不是你自己编的?”
建录道:“是啊,请问有什么不对吗?”
我急忙道:“对,太对了,这首山歌不像是山歌,而是突破了山歌的圈子,很像是诗了。”
他也吃了一惊:“表叔说明白一些,我这首瞎编的山歌怎么会像诗呢?”
我笑道:“唐朝刘禹锡很多诗歌都来自民间山歌,宋朝李泰伯、陆游、杨万里等诗人的诗也来自山歌。他们向山歌靠拢,也是一种美德。其中李泰伯有一首《望乡》的诗与你这首山歌很相似。”
接着我吟了这首,又解释了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和巧妙之处。
建录沉吟了一阵,突然眉开眼笑:“哈哈,原来作诗是这么一回事,我也成诗人了。”
我笑道:“祝福你,你的山歌其实与诗歌只有一步之遥。”
从此,他每想一首山歌都求我参考,问像不像诗,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
焙纸师傅肖体友与我是与肖建录是同学,但他对山歌天生没有灵感,翻来覆去都是唱那几首老山歌,而且五音不全,没有任何记录意义。
对于姐夫的老土山歌,他的小舅子兼徒弟刘其军也不爱听,经常数落他。
邵东的师傅们也没有唱山歌的本事,他们只能听我们唱,在一边咋舌钦佩。他们虽然不会唱山歌,但会讲故事。
他们会的故事很多,总是用故事与我们交流感情。
他们是邵东皇帝岭的人,皇帝岭盛产萝卜,与高桥乡搭界。据说有一次,一个皇帝岭的人与一个高桥人相遇,坐在一起聊天。
皇帝岭人问高桥人:“你们高桥的桥至地面到底有多高?”
高桥人道:“我们高桥那座桥很高,我也不清楚到底有多高,我只是听说有一个人失足落下桥来,从初一直到十五还没有到底,你说这桥有多高?”
皇帝岭的人自然不信,他不相信世界上有那么深的山谷,也不相信有那么高的桥。
高桥人问皇帝岭的人:“听说皇帝岭虽然没有出过皇帝,但那里出产的萝卜很大,请问你们种的萝卜最大的到底有多重?”
皇帝岭的人说道:“我们没秤过,没有那么大的秤。据说当年曹操带了八十三万大军去江南时经过皇帝岭,曹操见我们有一个萝卜大得出奇,知道这个大萝卜水分多,吃了对身体肯定很好,便令八十三万兵将吃萝卜为食,结果第二天拔营离开时,连那个萝卜的一半还没吃完,你说这个萝卜有多大多重?”
高桥人听了哑口无言,顿时作声不得。
我们听到这个故事时都哈哈大笑,至今记忆犹新。
李春林的老婆比他小十岁,她带了两个双胞胎孩子在那里陪伴老公。她喜欢听肖建录唱山歌,肖建录每次一唱山歌,她就会搬一条小橙坐下来,听肖建录唱歌。
白龙七队共有四家造纸厂,其中一家造纸厂的老板是三溪白若村刘家泉开的,家泉是我姑父的女婿,他的次子刘国伟在这里做操纸师傅,三子刘建军国做踩料工,同村刘卫国在这里焙纸,砍柴工肖建明是建录的亲弟弟。
家泉是我的表姐夫,是肖体友的堂姐夫,是建录的姑父,我们休假时理所当然要去他们那里玩。
前两年我们都是在白龙七队造过纸,对这条路很熟悉,也很有感情。
我、肖建录、肖体友和刘国伟都是同学,去那里十分随便。
1986年四月十五,我们下了油榨冲,一路顶着并不十分闷热的太阳,听着山里传出的蝉鸣声,翻山越岭十来里路到达了白龙七队。
白龙七队只有十几户山民,两三户人家姓王,其余都姓左。
到了纸厂外面,肖建录高兴地唱道:
三天不见刘国伟,汗流浃背脸蒙灰。
送个情妹交给你,精神抖擞就能飞。
屋里的刘国伟听了,知道这个舅表弟兼老同学到了,便回唱道:
门外传来小狗叫,原来建录又来到。
正经话语没一句,擦了羊油满身骚。
进了纸厂,我们在屋里与里面的人开始聊天,转悠了一会,建录又唱道:
客人来了快煮饭,小菜不能糊一餐。
腊肉丸子拿出来,打牌输了莫绊蛮。
刘国伟哈哈大笑,便接唱道:
客人来了该煮饭,没有腊肉有鸡蛋。
昨天买了好米酒,不怕烟火不怕烦。
唱完后,他要三弟刘建军去煮饭,压了纸舵,便陪我们瞎吹起来。
饭后,我们玩了一个多小时,才依依告别。
出了门,下午三点,此时骄阳正艳,树叶萎缩,连爱好鸣叫的山蝉也不出声了。
建录却精神抖擞,哈哈唱道:
酒足饭饱回去了,山高路远也不愁。
老表注意千金体,情妹来了饭莫消。
国伟横了他一眼,回道:
建录不要累断腰,多看月色静悄悄。
事做多了会得病,全身冷汗如水浇。
谁也没想到,十年后,这对捏不陇、打不散的表兄弟先后去了广东,又过了几年,他们这对表兄弟先后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南粤大地。
历史的镜子将他们永远定格在三十来岁的如火年华。
他们虽然都是我的表侄,但更是我的同窗和挚友,他们的才气都强我十倍,如此英年早逝,令人扼腕长叹,惜哉!
前年的一天深夜,我突然觉得窗外有响动,便惊起开门,只见国伟与建录携手而至,我便与二人攀谈起来,二人同时谢道:“多谢表叔专门在《山歌脸谱》一文中提及我们,我们兄弟感激不尽!”说罢飘然而去,
我欲起身相送,谁想竟是南柯一梦,我怅然若失,便写了一首《梦中遇故人》的小诗祭奠他们:
音容笑貌似从前,南柯泪洒离恨天。
遥问故人何处去,一窗风雨锁流年。
往事历历,有一首即是诗,又是山歌的歌曲经常萦绕在我耳边。
哥在深山造土纸,土纸页页好写诗。
来回不见君家面,莫非生你不逢时。
多少年了,这首山歌总是回响在我的耳边,正是这首歌,总是将我拉回当年的情景,令我避不开、忘不掉。
有很多事,当时很寻常,但忆来滋味不同,多是感人之处。
我忘不了少年事,更忘不了少年人。
我将许多故事、将许多人记了下来,愿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上。
一页故事说离人,多少细微记犹清。
梦回黄粱离恨处,一杯浊酒祭深林。
.
乐安昌宇作
2020年7月14日



主编——好人一生平安简介:
汤慧,又名苏慧,曾用名“汤智慧”,笔名(母性光辉、泽被苍生、慧儿、冰寒),湖南邵阳作家协会会员,湖南好人、兵兵妈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诗人,邵阳本土词作家,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语文学协会会员,世界汉语一级作家。《中马国际文艺家》编辑部主任,《中马文学艺术研究院》国际书画艺术家,《中马文学艺术研究院》国际书画教授。被(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录入《中国人才库》,2019年1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评定汤慧为中国优秀诗人。
汤慧从师中国著名词作家邬大为老先生,获老先生爱心传授歌词技法;并获中国书画家朱建国老师爱心指导国画;2019年底随其父亲(中国著名书画家苏本让老先生)学习国画花鸟画。
汤慧于2018年入选“一带一路首届中欧邮票鉴藏年——杰出华人艺术家”邮票人物。
2019年2月17日,汤慧受邀中国榜样人物大型访谈《身影》节目,作为第677期榜样人物,汤慧被誉为“自闭症孩子的守护神”。
汤慧的多首原创歌曲已有北京电视台、邵阳广播电台等专访栏目播放。她与兵兵的多次画展义卖也同时帮助到了一些可怜自闭症孩子营养补给与寒冬送暖。
汤慧拯救自闭症患儿已有湖南日报、北京电视台、中国县域频道、红网、新浪、腾讯、邵阳日报、邵阳电视台、邵阳广播电视台等100余家媒体报道、转载。

●●汤慧的座右铭与她的目标指数:
座右铭——
以海阔天空话世界,
以博大胸襟容天下。
目标——
望人性本善为良药,
盼世间万物常诞昭!
●●汤慧活着的唯一梦想——希望中国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期待所有家庭都幸福!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为国家、为人民,更为这个人类!
————苏慧
2020年4月27日8:42

我一定需要中国孩子都可以有健康快乐成长的机会!我一定需要他们都可以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因为我很爱我的祖国!只有少年强才国强!
可单枪匹马的我太孤独,我需要中华这片偌大土地的支撑;以及这片土地上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的伙伴们的搀扶!
————苏慧(2020年5月8日)

*投稿请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正在吸纳外省会员,与各大作家一起携手弘扬中国文化,发扬中国文化精神!需要报名者请联系外省负责人汤慧:手机微信同号——13574973388

老师,我们专程为作者的原创诗词、剧本、论文、小说、歌词、音乐打造推广宣传,我们有专业谱曲、编曲制作、专职歌手、明星歌手、录音棚录音、mv拍摄制、打歌谱、推广宣传、歌曲全网发行、歌曲KTV投放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汤慧在原创音乐基地欢迎各位高手,有需要谱曲制作音乐的老师,请直接联系我,百分百专业一条龙,并且为您的原创音乐网上发行。
需要将诗词精炼为歌词,也可联系我!
能把自己的歌词诗词谱曲成为音乐,这一定是任何一位作家最幸福的收获与自豪!
《神来之笔》圆你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