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365》新媒体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通讯员 李均亮 刘胜德 湖北武穴报道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防汛抗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武穴市花桥镇丰收大港分指挥部按照“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在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第一时间在丰收大港分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构建起了以分指挥部临时党支部为核心,以“分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各村抢险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各巡逻值守哨棚临时党小组”为体系的三级党组织网络,有效实现了防汛抗灾工作快速动员、快速响应、快速执行,全面彻底打通党组织在防汛一线的“神经末梢”。近日,记者走进丰收港,亲历感受这支防汛“铁军”。
以最坚强的组织领导,实现责任落实“零缝隙”。在丰收大港防汛分指挥部、各村抢险突击队和各哨棚中全部成立临时党组织,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一线。
在分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由花桥镇党委副书记吕喆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分指挥部指挥长,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宋志强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分指挥部政委,市委统战部、市老干局相关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党员干部担任临时党支部委员;在防汛抗灾责任区的5个行政村抢险队伍中成立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书记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市、镇两级下沉党员担任副书记,各村组负责人担任支部委员;在丰收大港南坝、北坝、圩内沙坝及跨港大桥等 6个哨棚成立临时党小组,确定各哨棚的党员负责人担任党小组组长,市镇两级下沉党员担任副组长和成员。
以最优良的工作作风,实现党员干部“零缺位”。全片区组建6支党员突击队,设置15个“党员责任区”和党员先锋岗,60余名党员深入参与防汛抢险一线工作。
他们身穿“平安花桥”反光背心,佩戴“平安联防”红袖章,晴则头戴草帽、脚蹬胶鞋,雨则身穿雨衣、脚穿深筒靴,佩戴手套、电筒,手拿铲锹,自觉当好防汛抢险的“引导员、安全员、宣传员、战斗员”,在查险处险抢险、疏导道路交通、宣传发动引导、后勤保障服务中,随时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急流勇进”的市委统战部宋志强、陈新友、李均亮、刘士、郭洪涛、高润和市老干局李文亮,“位退心不退、职退责不退”的“老乡镇”许凯平、吴天云和郭茂贵,“拼命三郎”张建武、戴兴旺,“泥里水里”的支部书记张在军、彭汉文、刘志斌,既务实低调又懂水利业务技术的扶贫队长张能云,以及花桥法庭、环保分局、农商行、城建办等一批“抗洪勇士”“模范先锋”,等等。他们用党员干部的“初心”换取群众的“安心”,一次又一次用行动彰显党员干部的“铁肩担当”。
以最广泛的防汛动员,实现宣传发动“零盲区”。临时党支部通过新媒体与传统方式“双线并进”,最大范围加强正反两面舆论引导,一方面大力宣传发生在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持续释放“正能量”,加油鼓劲。
誓与大堤共存亡,签订党员防汛生死牌1张,悬挂横幅3条,编发《致各丰收大港沿线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500余份,发放《66533措施汇编》100余份,张贴《花桥镇防汛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抢险抗灾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200余份。及时公示丰收大港分指挥部结合实际出台的工作方案,落实24小时制的“三个3”“三个5”应急值守巡逻部署,坚持饭时一碰头,完善工作记录和相关资料。同时调配防疫物资,做好防汛抗灾条件下的疫情防控工作。
另一方面,传达精神不过夜,以案释纪强责任。第一时间学习传达贯彻省纪委、黄冈市纪委、武穴市纪委和花桥镇纪委关于防汛抗灾典型案例的通报及工作要求,通过宣传引导,层层传到压力,快速消除工作阻力,形成强大战斗合力,“一港两岸”个个有动力,人人有责任,形成了“向我看齐做表率、对标先进当先锋”的浓厚氛围,“群防群治战洪魔,众志成城抓自救”的脚步更加坚定。
以最严密的险情排查,实现常态巡查“零疏漏”。丰收大港防汛抗灾分指挥部责任地段单边长6公里,双边全线10多公里,外加沙坝1公里,大港直接涉及5个村5座桥,排查工作情况复杂,难度大、任务重。丰收大港“一港两坝”保护圩内涉及到十几万人和几万亩面积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极其重大,使命也极其光荣。
分指挥部全体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狠抓常态化排查、巡逻、值守,将工作网格化、精细化、目标化管理与地段管理、责任管理结合起来,将清杂除草、巡堤查险、备料备物、抢险突击、劳力调配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白天分段到点包保值守,晚上分班轮值定时巡查,做精做细做实Ⅱ级响应Ⅰ级部署“八条措施”,对每一个地段实行每隔一小时不间断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对每一个险情险点在科学快速处置之后,实行每1小时落实专人开展一次“回头看”。
截止目前,共排查出管涌6处、漏洞3处、超10米裂缝1处、脱坡4处、大小散浸10余处、堤坝沉降2处等,都全部实行及时发现,即时处理,无缝交接,台账记录,坚决防止险情扩散、蔓延,确保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万无一失。
以最有力的协调配合,实现沟通交流“零距离”。第一时间落实丰收大港防汛工作组织架构和工作方案,建立人员通讯录和支部微信群,实行市、镇、村三级防汛包保责任制,分别成立领导统筹协调组和一线排查整治组,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三个机制”,即:每日研判制、首险负责制、66533巡查制,形成市、镇、村三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强大合力,确保责任到人、科学防汛。
同时,我们党支部探索发挥“党建+”的聚合效应,积极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当前防汛工作中,突出抓阵地、抓活动、抓落实,持续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既在防汛一线淬炼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又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防汛抗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抓阵地,完善党建载体。在分指挥部临时党支部设置了桌椅,挂起了党旗,明确支部组织网络和支部工作方案,值班表、通讯录等全部上墙;在各哨棚,明确做到“六有三保障”(有标识、有旗帜、有装备、有制度、有台账、有垃圾桶、有防疫物资;人、财、物三保障),让支部全体党员有归属感、自豪感。
抓活动,激发创业热情。临时支部成员来自“五湖四海”,籍贯不同,工作单位和环境也不同,但志向、目标和决心相同,我们积极开展 “支部手牵手、党员心连心”传帮带活动,以老带新、城乡结合,一对一结对。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支部组织开展红色历史、经典故事演讲活动,动员老同志讲述在以往防汛抗灾中的心得体会,通过一系列的有益活动,增进了了解,促进了融合,激发了干劲,个个心齐气顺,积极工作。
抓落实,服务中心工作。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防汛工作全面深入嵌入到党组织活动全过程,优秀党员戴兴旺、刘树生受到花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嘉奖,每人奖金2000元。丰收大港分指挥部的工作得到了市领导叶国庆、张中秀、李果和上级指挥部的充分肯定。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随着临时支部“党建+防汛抢险+生产自救”工作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防汛工作初战初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编者按:武穴市丰收大港防汛抗旱分指挥部党支部将充分发挥支部党建的引领、保障、激励和支撑作用,一以贯之地贯彻落实市、镇指挥部的指令,坚持以党建带队伍,以党建转作风,以党建保安全度汛,以党建促生产自救,坚决打赢防汛抢险和抗灾自救这场硬仗,为武穴市实现“黄冈争第一、3年进入全省20强”目标而誓死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