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议网红
李红玲
在知道李子柒之前,我对网红的态度不置可否,总感觉这是一种轻轻松松不劳而获的生存方式,特别是那个凭借一系列雷人言论走红网络,最后冲出亚洲奔赴美国的“凤姐”,竟扬言“死在美国也不回中国”,看到该狂人的尊容之后,彻底扫除了我对网红残存的一点点好感,直到有一天我接触了李子柒的微博。
认识李子柒纯属偶然,在回家的班车上一位爱好美食的朋友向我推荐了她的小视频,只看了一期就一发不可收的立马成为她的忠实粉丝。清新优美的视频画面,洋溢着绿荫葱茏的田园气息,印象中这位川妹子一袭古装,身披红色斗篷,骑着高头大马,驰骋于山野田畴之间,仿佛从《琅琊榜》上走下来的女子,妩媚清秀之中透着几分侠客的英气,颇有木兰巾帼之风,这也是她令我无法抗拒的魅力之一。
她的短视频绝对是浓缩的精华版本,话语不多,最常听到的是一句带着浓郁川味的招呼:“婆婆,吃饭喽!”饭桌上摆满了李子柒亲手烹饪的一道道美食,瓶里插着永远新鲜美丽的花束,餐桌周围花木扶疏,祖孙俩对面而坐,话语不多,但时闻笑声,一派其乐融融灯火可亲的温暖。
成名后的李子柒,经济无忧,但所有事情仍然亲力亲为,为了给亲爱的奶奶做一床棉被,她会从种棉花开始;为了做出美味的咸蛋,她会从养雏鸭开始;为了榨出醇正的菜籽油,她会从洒下一粒粒种子开始。一个二十多分钟的视频跨度可能要穿越一年四季,她删繁就简,浓缩精华,画面唯美,配乐舒缓,把生活中最有烟火气息的部分演绎成一幅五彩斑斓的水彩画,一首恬静淡雅的田园诗,一段舒缓优美的抒情乐,兰心蕙质的李子柒用热爱和尊重告诉我们:活着,我是认真的。
视频中的这个川妹子,几乎无所不能,除了制作美食,她还自己砍伐竹子制作竹床竹椅笔筒花篮,自己学习制作笔墨纸砚,自己织染布匹做成服装。她的庭院绿意葱茏,一年四季都不会寂寞,高大的果树与满院瓜果蔬菜俯仰生姿,养着鸡鸭鹅狗白羊黑兔,简直是把整个生机勃勃的田野浓缩在了自己的小院里。这个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了一首活色生香的田园牧歌的女子,却是一个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孤儿,身世坎坷,历经挫折,甚至在她成名之后,有人还拿她过去的经历做文章,摆出一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嘴脸,甚至指摘她的视频是加了滤镜,太假,欺骗观众,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试问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不假吗?演员不化妆吗?你不是也一样看得津津乐道。
真怀疑那些横加指责的人的口味,网络上搔首弄姿的摆拍不去指责,为了点击率狂吃海塞的视频不去指责,偏偏在这么无可指摘的赏心悦目的视频里鸡蛋里挑骨头,真是让人无语。前段时间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因为模仿老师爆红网络,应该说这孩子的表演天赋毋庸置疑,天生就是当演员的料,但他表演的内容着实让老师们看了犯堵,就算是题材源于生活,但他的表演不乏夸张扭曲变形成分,属于严重的浓妆艳抹高于生活,而且尚在学校求学,这让师生关系情何以堪?视频评论区里一批仇视教育怨恨老师者的留言更是让人不忍目睹如鲠在喉,何时老师又再次沦为软弱可欺的老九形象,可以任由一个孩子摇唇鼓舌随意编排?在对学生生气发怒背后到底积淀着老师们多少苦口婆心软硬兼施后的深深无奈,又有几个人能理解?即使孩子天赋异禀仲永再世,其父母又何必操之过急,非得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模仿尖酸刻薄之相,况且男孩模仿女性,不免搔首弄姿扭捏作态,在伪娘之风逐渐没落的今天,再欣赏培养一个男孩此项技能实非明智之举。在被叫停之后,有些人还愤愤不平,认为是打压了孩子的兴趣爱好,真是可笑之极,如果损人不利己传播负能量也算是兴趣爱好,我真为“兴趣爱好”四个字感到莫大遗憾。
一样靠嘴吃饭,何不学学董卿康辉邹韵等人,口吐莲花出语惊人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何不学学武亦姝雷海为,腹有诗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随手拈来。在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何不学学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一句“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不卑不亢掷地有声,长中华泱泱国威,灭他人嚣张气。
有才有德一等人,有德无才二等人,有才无德三等人,无才无德末等人。愿网红之中少一些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不辨黑白颠倒是非之流,多一些赏心悦目不事张扬荣辱不惊从容淡定的李子柒们。

李红玲,山东省泰安市肥城石横中学教师。爱好读书,喜爱自然,向往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常作文字自娱,撷取生活点滴感动,记录自然美好瞬间,以求在穿枝拂叶的人生旅途中,留下鸿泥雪爪,脚印一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