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大山深处
文/吕桂景
一九八一年秋,高中毕业的三哥走进大山深处的乐山林场,做了一名护林工。那个年代,林场是个让人羡慕的地方,三哥的工作得益于老胡大爷(大嫂的父亲)的帮助,那时,老胡大爷在乐山林场任场长。
乐山林场是国有林场,属公社管辖,其森林资源归国家所有,任何人不得以私人名誉占有。林场的主要职责是培育树苗、保护森林资源,禁止乱砍乱伐,维护生态环境和林木安全。
八十年代的林场,荒山多、人员少、任务重。老胡大爷凭着一腔热情,带领全场二十多名职工上山种树、挖塘种藕、耕田插秧、开荒种瓜,勤勤恳恳,二十年如一日,硬是把荒山变成了绿色森林。
离林场五里之外的半山坡低洼处,有一处天然的泉眼。自从发现这块儿风水宝地后,老胡大爷就计划在这里开荒、种田。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解决吃粮难的问题。
定下目标,说干就干!老胡大爷带领职工就地取材,用石头砌起了六间北屋,两间偏房,作为生产基地。基地三面环山,西部是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中间低洼处类似于一个盆地。
房屋建成后,老胡大爷就带着大娘在基地安了家。他(她)二人住在西边的三间屋,腾出东边三间,用来接待特殊的客人。
每年夏季,一批又一批进山放牛的人因无处可去,而风餐露宿。老胡大爷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次碰到放牛的人,总是热情地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并让他们在偏房里生火做饭。从此,放牛人有了落脚的地方。
八三年暑假,三哥带着十三岁的我和五岁的侄女,跋山涉水步行二十多里路,去往大山深处老胡大爷的基地上玩耍。看我们来了,大爷大娘高兴地不得了!
从石屋出发,沿台阶向南走,翻过一个土坡,来到了那处天然的泉水井旁。井里的水清澈透亮,井壁上长满了青苔,滴答滴答的泉水从石缝间流下来,那撞击石壁的声音,犹如一首动听的山歌,清脆悦耳!井底处,一股山泉咕嘟咕嘟不停地往外冒,溢出的泉水流进了下游的稻田。口渴了,掬一捧山泉水咕咚咕咚一饮而尽,即清凉又解渴!
站在井边向南望去,一片金黄的稻田映入眼帘,在绿色森林的映衬下,宛如一幅靓丽的画卷铺展开来。随风起伏的稻浪,连绵不断,一股清新的稻香味,扑鼻而来。
顺着田埂向东走,有两块长方形的藕田,碧绿的荷叶覆盖了整个藕池,含苞欲放的花蕾,犹如出水芙蓉的女子婷婷玉立,含羞带怯。
穿过树林,来到一片开阔的西瓜地,地头上临时搭建了一个茅草棚,作为休憩的地方。走进瓜田,只见墨绿色的瓜秧爬得满地都是,黄色的花朵像一只只灵动的蝴蝶在瓜蔓上飞舞。圆鼓鼓的大西瓜,藏在叶子下面乘凉。我们俩兴奋地摸摸这个,拍拍那个,不知道该摘哪个好?
见状,大爷走到一个西瓜前,用手轻轻地拍了拍,西瓜发出咚咚咚的沉闷声。大爷告诉我们,这就是西瓜成熟的声音。他边说边摘了下来,我试了试,很沉!大爷笑着说:抱不动吧?来给我,走,我们切瓜吃去!
只听嘎嘣一声,一刀下去,西瓜裂成了两半。红红的西瓜瓤,鲜艳透亮,黑黑的西瓜籽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红透的西瓜瓤中,丰富的汁液顺着西瓜边缘淌了下来,馋得我们直流口水。我们俩迫不及待地拿起西瓜吃了起来,哇!真甜呀!
每当西瓜成熟的季节,大爷就用牛车把西瓜拉到林场里,与职工们分享!上山放牛的人,只要经过瓜田,大爷远远地就招呼他们进棚吃瓜,直到吃饱为止。
盛夏的夜晚,凉风习习,稻田里蛙声一片,萤火虫一明一灭的在田间飞行。抬头仰望天空,晴空万里,星星眨着眼睛,仿佛在和月亮对话。
晚饭后,大爷手拿电筒,大娘提着水桶,我们四人一起走向田间。刚走到地头,就听见稻田里传来一阵呼啦呼啦翻动的声音,借着微弱的灯光,看到一只泥鳅正在头拱泥奋力地打洞。说时迟,那时快!大爷跳过去,双手捉住了那只肥大的泥鳅,快速地扔进桶里。
继续往前走,在灯光的照射下,看到几条鲫鱼在浅水区里扭来扭去,试图游到水深的地方。大爷挽起裤腿,提着水桶走过去,一条、两条……不大功夫,就逮了四、五条一扎多长的鲫鱼。就这样,不用任何工具,就可以轻松抓到鱼和泥鳅。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四十多天的暑假过去了,此时,我们俩感觉还没有玩够。临别时,大爷大娘嘱咐我要好好学习,等明年暑假再来玩。
转眼间,三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老胡大爷打听着附近村子里,有位姓张人家的姑娘和三哥年龄相仿,就托媒人给三哥介绍对象,在媒人的撮合下,两人见了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姑娘长得眉清目秀,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姑娘见三哥一表人才,忠厚老实,两人一见钟情。后来,那姑娘成为了我的三嫂。
时光荏苒,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段往事,心中便会涌起阵阵暖意。
少年时代的那个青山绿水,稻花飘香的世外桃源,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镌刻在泛黄书笺里,成为永恒的记忆!
责任编辑:刘艳芹
吕桂景,女,山东省寿光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潍坊日报》
《潍坊晚报》 《寿光日报》 《寿光文化报》 《寿光文学》 《齐鲁文学》 《西狐文学》 《菜乡情韵》 《圣都学苑》 《华文微诗报》和《作家》
《西散原创》 《湘江名汇》 《寿光市作家协会》 《东方文海传媒》 《华文微型诗选刊》
《桃李芬芳文学社》等微信公众平台。作品《寿光稿儿》,在“中国梦、菜乡情”全国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杨秀波 龚刚 张小平 李磊 魏红霞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