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希周之死
张家岭村张虎周口述
礼村张伟记录整理
张泽武编辑
本篇所涉及的几个人物简况:
马希周,今洛宁县底张乡东南村人,任洛卢抗日自卫军第二支队长。
张青,名长清,今底张乡张家岭村人,任洛卢抗日自卫军第二支队副支队长、第二大队大队长。
田雨霖,今洛宁县底张乡竹园沟田家村人,任洛卢抗日自卫军第二支队大队长。
锁正武,今洛宁县底张乡底张村人,任洛卢抗日自卫军第二支队中队长。
贺小周,竹园沟村人,今洛宁县底张乡中沟村人,任洛卢抗日自卫军第二支队第二大队中队长。
张天佑,今洛宁县底张乡下高村人,任洛卢抗日自卫军第二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
1946年农历7月14日上午,天气晴朗,无风无雨,天气燥热,气温偏高,正是农活紧张的季节,群众们都在地里劳动着。洛宁自日本人走后,当时洛宁政局非常混乱不堪,一些手中握有权势的人物,为了争权夺势,互相倾轧。
马希周任洛卢抗日自卫军第二支队长,骑着一匹枣红色高头大马,带领四名护兵,全副武装,气势汹汹地向底张对河的小店村飞奔而来。
当时张青任第二支队的副支队长,与隶属于第二支队的第二大队长田雨霖、在小店寨设宴招待。他们这次会晤,听人说是彼此互相争权夺势,双方都有得势而置对方于死地的企图。田雨霖、张青二人认为马希周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要见机行事,以除后患。
田雨霖、张青二人从东南村杨三的来信中得知:马希周想把第二大队的干部囚禁,武器没收,所有第二大队的士兵愿干的整编后都归他所有,不愿干的都遣散回家,要设法把田雨霖、张青二人除掉,彻底消除隐患,除掉障碍。这样一来,使底张、东南村、高村一带,方圆三十里的地盘完全落入他的掌心之内,运用自如,独霸一方,岂不美哉!

谁知马希周兴冲冲的带着四名护兵登上小店寨,同张青、田雨霖会晤,一进院内,就发现院内院外刀枪林立,带有七分杀气,三分善意,好不像待客模样。此时,马希周目观如此情景,虽然也在极力表现得镇静如常,但事实上如坐针毡,心神不安。在张青、田雨霖的款待下,躺在床上吸了两口大烟,沉沉地吁了两口气,又坐起来了。同第二大队中队长贺小周对面侃侃而谈,张青大队长到院子里巡视了一遍,对即将爆发的流血事件做了安排,把他的人用二比一的看守,听室内枪响,一起动手,全部处死,不能遗留任何隐患。
他们先谈了不甚重要的话题,最后谈到了底张街锁正武之死,锁正武是被马希周以“共产党为嫌疑”为借口枪杀的。锁正武同张青、田雨霖是结拜兄弟,贺小周为锁正武被冤杀而鸣不平,双方为此争吵了起来。此时,张青用手将桌子“砰”地敲击了一下,意在以免息争。此时贺小周用手枪在桌子下面向马希周连开三枪,当时,马希周受了重伤并没有死,趁机装死倒下。与此同时外边以枪声为号,分别行动,院中马希周的三名护兵全被打死。当时院中马希周有一个护兵叫曲梦周是张青手下人员曲全仁(曲阳村人)的弟弟,曲全仁在底张乡任书记员,屋里一开枪,曲全仁立即把弟弟曲梦周头抱着,因此没人向他开枪,这才幸免于难。张青、田雨霖二人认为马希周中枪已死,他们带领武装人员迅速向小店村西岭撤离。
马希周的第一大队长张天佑(下高村人)在小店村南边也听到枪声,立即带领人马赶到出事地点,此时张青、田雨霖的队伍已安全撤离。张天佑见马希周还有一口气,立即派人把马希周抬回东南村。后来马希周伤势很重,流血过多而毙命,一场互相仇杀的打孽惨案结束了。
讲述人:张虎周,张家岭村人,后来迁居礼村。现年64岁。他是张清的侄子,年轻时他跟随张青鞍前马后当护兵,此事发生时他在现场,亲眼目睹此事,比较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张虎周讲述的情况比较真实可信。
记录人:张伟,礼村人,生于1925年,1946年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曾在国民军某部任职。解放后,在家务农。历任洛宁县政协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先后为《洛宁文史资料》撰写有《嫩花出寨》《绿林强人李其芳》《洛宁三青团组建情况简介》《铁人杨文吉》等文章。
记录时间:1987年8月11日
记录地点:礼村张虎周家
原文题目为《小店寨上的枪声——马希周之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