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专业:古典音乐教授!喜爱艺术创作,对文学/美学研究!

不知道修行的结果
文/今今Jinjing
无论乌云聚合,自性之天空却无污染,无论乌云消散,自性之天空却无改善。
这天空无亏损和增益,它无改变。这正如心性:
念自来而无损害,念消融而无改善。
心性乃空,显现为明,此二者是心性一体之二相。

将自己系缚于空、明的概念——就好像它们是实体一样,那是没有益处的。
根本心性乃是超越一切概念、定义、分割的。

我们的禅修正确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步?
我是不是永远无法达到我上师的水平?
挣扎在希望和恐惧之间,我们的心永远无法安宁。

由着我们的性子,我们的修持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我们执着静修时出现的好觉受,在散乱时又放弃禅修,这些都不是正确的修行之道。

我们开始禅修于心性,开始最好先短点时间修行,但每天多作几次;坚持下去!
我们渐渐的会认识到自己的心性,证悟越来越坚固,到此,念头会丧失主宰我们的能力。
认识到本然自性,正如无明黑暗中升起慧日,诸暗顿然消除。

法身之明性不是像月亮那样盈亏,而如同太阳中心散发的不变之光。
“空”是法身的实性,是绝对身,但不是简单的虚无。
它本自就具有遍知的能力。
这就是“明”,或是俱生法身之“觉”。
法身非因果之所造,它是心的原始本然。

无论我们思想怎么变化,我们必须踏实的依次第修行,日复一日;直观我们的动念并回归到它们的本原。
我们不应该奢望能立即得到日夜安禅的能力。念自来而无损害,念消融而无改善。

对于修行,如果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这表示:你开始的目标是混淆的,可能以为自己会获得财富?或者是爱情?婚姻?还是社会上的名与利?
事实上,正确的修行,会減少烦恼,对事物的本质认清!

如果有善知识(具有传承)的教授与学习,你如法修行,你会拥有福德和智慧!
积聚福慧的结果,人生的意义在于目标清楚,而远离恐惧是必然的!

祈愿你的修行,是在无误的菩提道(成佛的道路),信念与实践证明自己是少忧少恼,直到断除烦恼!

不知道修行的结果
文/今今Jinjing
无论乌云聚合,自性之天空却无污染,无论乌云消散,自性之天空却无改善。
这天空无亏损和增益,它无改变。这正如心性:
念自来而无损害,念消融而无改善。
心性乃空,显现为明,此二者是心性一体之二相。
将自己系缚于空、明的概念——就好像它们是实体一样,那是没有益处的。
根本心性乃是超越一切概念、定义、分割的。
我们的禅修正确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进步?
我是不是永远无法达到我上师的水平?
挣扎在希望和恐惧之间,我们的心永远无法安宁。


由着我们的性子,我们的修持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我们执着静修时出现的好觉受,在散乱时又放弃禅修,这些都不是正确的修行之道。
我们开始禅修于心性,开始最好先短点时间修行,但每天多作几次;坚持下去!
我们渐渐的会认识到自己的心性,证悟越来越坚固,到此,念头会丧失主宰我们的能力。
认识到本然自性,正如无明黑暗中升起慧日,诸暗顿然消除。


法身之明性不是像月亮那样盈亏,而如同太阳中心散发的不变之光。
“空”是法身的实性,是绝对身,但不是简单的虚无。
它本自就具有遍知的能力。
这就是“明”,或是俱生法身之“觉”。
法身非因果之所造,它是心的原始本然。
无论我们思想怎么变化,我们必须踏实的依次第修行,日复一日;直观我们的动念并回归到它们的本原。
我们不应该奢望能立即得到日夜安禅的能力。念自来而无损害,念消融而无改善。

对于修行,如果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这表示:你开始的目标是混淆的,可能以为自己会获得财富?或者是爱情?婚姻?还是社会上的名与利?
事实上,正确的修行,会減少烦恼,对事物的本质认清!
如果有善知识(具有传承)的教授与学习,你如法修行,你会拥有福德和智慧!
积聚福慧的结果,人生的意义在于目标清楚,而远离恐惧是必然的!
祈愿你的修行,是在无误的菩提道(成佛的道路),信念与实践证明自己是少忧少恼,直到断除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