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我的婆婆
文/杨紫英 (台湾)
在台北的冬天是不可能看到雪的,那一年(1982)冬天特别的冷,位于台北市近郊的阳明山上的竹仔湖处,飘下了瑞雪,大家不约而同的开车去赏雪。
先生带着8岁及7岁的一対儿女兴冲冲的开车挤上山去看雪,打雪仗。高兴的在车顶上费了好大的劲,载满了一车子的雪,回家来做了一个小雪人给婆婆看,全家人脸上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童心未泯的先生还拎著我的耳朵搞笑,我们让儿子拍下一张照片,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感染了快乐与幸福气息。
婆婆在新婚半年时,公公便在建设川陕铁路中因遇意外而丧生,留给婆婆的,只有他们二人在一起二年时间的甜蜜的回忆及绵绵无尽的思念。也许因婆婆伤心过度,怀孕7个月便生下了先生这个遗腹子。婆婆的一生,靠着当空军子弟小学老师那点微薄的薪水,含辛茹苦的把先生拉扯大,将他栽培读到台大土木系硕士毕业。先生为了不负婆婆的期望,努力读书且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台湾知名的工程顾问公司勤奋的工作。1978年以“学识卓越业绩丰硕”获得台湾十大杰出优秀青年工程师奖,并蒙当时蒋经国先生召见,获颁奖状及奖牌。这项殊荣令婆婆甚感欣慰,觉得这辈子吃的苦再多也是值得的!
我家先生是有名的孝子,我们也跟着他的好榜样非常孝敬婆婆。全家和乐融融,让婆婆在幸福的家庭中頣养天年。婆婆年青时吃苦耐劳,把钱都省下来供先生读书,所以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很早就退休了。我为了让她身子骨感觉舒服一点,每天下班回来吃完晚餐,立刻开车载她去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风雨无阻7年如一日。我52岁那年,因公司有优惠退休方案,我因感念婆婆対王家终身牺牲做出奉献,是个难得的坚贞不渝令人佩服的女性,于是便毅然做出决定,提前退休回到家中照顾这位视我如同己出的婆婆。婆婆対于我来说,也的的确确像是一对亦师亦友的忘年交,难怪我俩一同出门,常常都会被人家问及:“你们俩是母女?还是婆媳啊?怎麽那麽贴心呢!”每当这种时候,我的内心总会不由得涌起一阵无以言表的愉悦来。
我悉心照顾她老人家7年,我们全家人陪她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直到她92岁高龄罹患肺癌而辞世。当在告别式上瞻仰遗容时,我满含着泪水,把一朵她喜爱的红玫瑰,轻轻地放在她的脸颊边。那时候,她看起来依旧是那么美丽而慈祥,令我不忍与她道别离。当棺木盖上的那一刻,我不捨的立刻扑上前去,趴在上面不停地亲吻著冰冷的棺木,大声地呼唤着“奶奶啊!奶奶!”。很长时间都不能够从这种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
我亲爱的婆婆,如今您在天国里过得好吗?想念您啊,我的婆婆!

作者简介:
杨紫英,《闽南原创文学社》副社长,《中国远山文学》和《闽南原创文学》特约作家。
1949年在台湾出生,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曾由校方推荐获“台南市十大优秀青年”奖。2011年移居美国,次年开始习作。作品发表于美国最大的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世界周刊》、《华人》及台灣《讲义杂志》等报刊、杂志撰稿。其散文作品《爸爸,我爱您》和《妈妈的手》在大陆首屆《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中分別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其散文作品《我的求学生涯》获《神州文学家园》首届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奬;散文《才德兼备的妈妈》获全国《精典杯》大賽二等奖,散文作品《婆婆的心愿》获《中华保灵杯》孝主题征文大赛三等奖。与其堂兄蔚青合著出版文集《生命与爱的传承》。散文作品常見《微文美刊》、《中国远山文学网》、《渤海文学网》、《江山文学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