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赞美红岩茶
作者:钟小平
策划编辑:李腾双(自由翱翔)
制版编辑:春到百草园

叙永茶业源流长

叙永,古称永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叶种植较早,为唐宋茶马边贸地之一。山水灵秀,奇峰峻美,云雾浓湿,土地肥沃,林木蓊郁,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种植优质绿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古叙。筐筐渐见新芽来,茶女清晓山歌声。”叙永绿茶资源十分丰富,采制香茶的历史源远流长。五代蜀人毛文锡《茶谱》有“泸州之茶树獠……每登树采摘芽茶,必含于口,待其展……通呼为泸茶”,泸茶也载于《茶经》和皇家典籍。宋人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北宋徽宗政和末年叙永地区一支三千多人的少数民族商队到泸州进行通商交易,交换贸易的十多种产品就有茶叶。本草文献中五种茶,其中就有泸茶。唐宋时就驰名海内外的“泸茶”,其实就是叙永(时称永宁)地区生产的茶叶,屈指算来已一千多年。《明史·食货志》《明典·茶课》也记载了元时叙永置茶马司,明洪武五年设四川唯一的永宁茶局、六年置永宁茶课(马)司、十六年又置永宁茶马司,朝廷不断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茶政管理。叙永香茶制作精细,品质优良。总体具有条索紧细,银毫贴身,叶底完整,汤色清澈绿亮,清香浓郁,以及头泡香、二泡浓、三泡不减味、四泡味也醇等特点。因此,明以降叙永香茶便一直列为贡品,饮誉皇宫。明末清初,叙永茶叶产量已达5000多担。“浅疏通野寺,绿茗盖丹山。”等诗歌和明黄正一辑注《事物绀珠·茶类》中已专列“永宁茶”一条,可见叙永茶叶当时不仅在宫中而且在市场上也是很有影响的了。

叙永,高山丘陵,自然条件优越,是最理想的茶叶产地。茶叶多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之间,土壤酸碱度(PH值)4.5-5,常年平均气温为4.5℃,年降水量为13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这些地方负氧离子充足,既是享受森林浴的旅游名胜,又是最好的茶叶生产基地。一杯香茶在手,便可得天地之灵气,更可品川南古城之妙谛。其最佳者,当首推红岩茶、九鼎茶、后山茶,这里就先说说叙永红岩茶吧。

红岩名茶说原由

被誉为“绿色明珠”的红岩茶,又称“定风茶”,因产于四川省自然风景名胜旅游区的叙永红岩山而得名。红岩,又名丹山,乌蒙尾脉,红岩霁雪乃永宁八景之一,位于县城东北郊,由三十六峰绵亘而成。 其上清泉飞瀑、云雾弥漫、溪洞纵横、叠翠如屏,古人言“云雾山中生茶林。”这样绝佳的条件是生产名茶的理想之地,成就了列为历代贡品的红岩茶。红岩茶,具有条索银翠紧结、白毫披露、香甜持久、芽叶壮实匀整、嫩绿成朵、汤色澄碧、叶底黄绿明亮、清醇甘冽鲜爽等特点,其中红岩定风茶配制的珠兰茶花似珍珠、汤似碧玉,茉莉花茶幽雅清香、韵味隽永。经检测其所含营养元素丰富,除养生健身外还具有防癌抗癌等作用,实为茗中上乘,评为全省12种名茶之一、荣获全国“陆羽杯”名优产品奖。红岩茶令世人瞩目,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待客佳饮,也成为很多人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珍贵礼物。清末诗人李芝蒲曾写诗赞美红岩茶“闲摘新叶调雀舌,松寮邀客试茶枪。”邑人、原成都市代市长许宝康先生赞曰“红崖屯上绿森森,雀舌龙团雪里生。香涨玉帘泉水里,满杯澄碧胜螺春。”如今,叙永老茶农还唱起流传久远的竹枝词“蒙蒙淡淡更非非,竹炉煮茶客来时。惟有门前山雀叫,贩茶远客立家门。”从这些穿越时空的回音中我们能真切地看到红岩茶历代的辉煌和广大人民的赞美。但更令人叫绝的是,毛泽东主席生前也亲自品茗,对红岩茶赞不绝口。要知这事详情,还得重头说起。

剿匪英雄传喜讯

(1952年2月,叙永剿匪英雄罗文才参加西南少数民族代表参观团赴京参观,受到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此图系主席接见罗文才同志。)
到叙永的人,总想喝上一杯红岩茶。去红岩的人,总想游览丹山上香绿遍野的茶园。多少年来,红岩茶以它独特的风韵,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无数游人来到这里,吟诗作赋,迷恋忘返。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红岩良田千亩、茶树成荫,在定风山下一片广阔的茶林里,一群姑娘正在采茶,边劳动边聊天,有人说:“红岩茶超过了竹叶青,赶上了龙井。它为红岩添美,为山城增光,是不为过分的。”是的,品过红岩茶的人,莫不为它碧绿的颜色、香甜的韵味而津津乐道。又有人说“红岩茶这样好,要是能让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尝尝它的味道,那才好呢!”终于,茶林葱茏红岩笑,人们的理想实现了。1959年5月17日下午四点钟,是一个令人兴奋难忘的时刻。在红岩的一处茶园里,正在考察种植业,同大家在一起劳动、欢乐地聊着家常的全国人大代表、剿匪英雄、副县长罗文才借休息时间,向大伙儿热情洋溢地介绍他前不久进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的见闻。当他谈到他代表叙永全县人民将红岩茶带上北京、敬献给了毛主席的重大喜讯时,特别讲毛主席一般是不接受下面送来的礼品的,而这次却收下了叙永的红岩茶,还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说,今年国庆十周年大庆,县里要编辑出一本《叙永十年》,记录解放以来叙永的巨变。我们叙永县也要举行庆祝活动,要在叙永县革命英雄纪念展览馆举办《十年巨变十年花》的展览,我们红岩茶取得的成绩也要在展览上进行重点宣传啊……这时,整个茶园充满了幸福、快乐、激动的笑声,惠风和畅,其乐融融。此刻,每个人的力量顿增百倍。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能亲口尝到红岩茶,是全县人民天大的喜事,是红岩茶最大的荣誉,是对我们茶农们最大的鼓舞。就在这一天,人们抓紧最后两小时的时间,以冲天的干劲,采回了数千斤芽茶。

主席品茗美誉留

“紫霞峰顶绿莹莹,雨霁风和照晚明。千年老圃濡新绿,万亩清波叠翠屏。嫩蕊频飞香海外,春眉几度去京城。再世文长真豁达,一枝妙笔补茶经。”六十多年过去了,毛主席曾品尝、赞美过的红岩茶, 早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蜀中名茶,“红岩迎春”“定风毛尖”等系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而红岩坝的茶农们也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茶致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直到现在,茶农们一谈到毛主席赞美红岩茶的故事仍然记忆犹新、喜上眉梢、倍感光荣。 喝茶的人们常说“红岩茶就是好,不好怎能上北京、怎么能受到毛主席的赞扬。”叙永广大的农民群众想想过去看看现在,真是感慨万千!特别是在党的全面脱贫攻坚战略的大力推进下,茶林扩大了,技术更好了,产量提高了,茶农更加富裕了。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那一片片新的嫩绿的茶林在舒展新枝;一群群美丽朴实的采茶姑娘在纵情欢笑;一篮篮荣幸得到毛主席赞美的红岩茶远近闻名、飘香万里。人们不禁以万分激动的心情,编写了这样的歌词“感谢恩人毛主席,带来茶山好光景。茶农越想越高兴,摘篮毛尖送北京。”谱上曲后在茶园旁的新农场广场唱起来,芦笙奏起来,双双对对跳起来,以此感谢党、感谢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好政策。

亲爱的朋友,喝一杯毛主席赞美的红岩茶吧!当你通过一天的劳动感到疲倦的时候,喝上一杯红岩茶,就会全身舒畅、精神百倍;当你巡逻归来或者寒夜伏案读书写作的时候,喝上一杯红岩茶,就会遍身温暖、不惧风寒;当你冒着酷热的炎夏在建筑工地上、在扶贫路上小憩的时候,喝上一杯红岩茶,就会汗气全消、满口生凉……毛主席赞美红岩茶,但主席语录中有更经典的名言,毛主席说“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朋友们要想知道红岩茶的滋味,你也得泡一壶叙永红岩茶,亲口仔细地尝一尝。在看到朋友们围桌品茗时开心的微笑和一个个翘起的大拇指,我们一定能感受到大家心中的由衷赞叹。细品方知茶味好,好处尽在不言中啊!
庚子年仲夏撰于川南永宁四美轩

作者风采

钟小平,汉族,笔名四美轩主。籍贯隆昌,生于叙永,现供职于叙永二中。余德泉教授入室弟子,泸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叙永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县硬笔书协主席,永宁诗书画院副秘书长,市县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叙永县政协文史研究员。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各级展评入展、获奖、入编作品集,1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各类媒体、各级刊物发表。致力于叙永历史文化的研究、发掘、传播,参加打造叙永景区文化策划,参与了《叙永儿童歌谣》《神怡楼集》 《永宁儿女》 《求索之路》 《诗韵画稿铁笔风流》《大美长歌》等书籍的编辑工作。






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
2563560978@qq.com
投稿要求
古体诗:律诗(古风意境佳)六至十二首,绝句(古风意境佳)十至二十首。投稿时每行两句排列,格式如下:
作者姓名(省名)
诗题
XXXXXXX,XXXXXXⅩ。
……
现代诗:两首及以上(最多不超过五首一百行)。
散文:一篇
小说:视篇幅而定
另外:附作者简介和一张清晰的个人生活照。
可以应作者要求配图和配乐(投稿时加入想配的图片和乐曲名称,注明演唱者等)所有投稿都以正文发送或加编辑微信707904340直接发送投稿,不发附件,如果投稿十日内没有收到用稿回复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投稿以后记得加编辑微信号707904340,以便联系,未加微信的投稿,一般不予编发。
关注《春到百草园》能欣赏更多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