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朽的丰碑 36
羊山扫墓
王杰参军入伍的消息在华堌村不胫而走,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全村,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的首议话题,王杰当兵似乎成为了华堌村的最大骄傲。自穿上新军装以后,王杰既觉精神抖擞,又感觉重负在肩,他牢记人武部首长的谆谆教导,处处以军人最高标准自我加压,王杰与乡邻父老们话别时既分寸恰当又谦虚谨慎,在走亲访友时王杰的举止行为落落大方,这一切爷爷王俊亭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对着王廉堂、王灿堂等当面直夸自己的大孙子突然长大了,也有出息了!临行前,王杰又特意去拜别赵英玲父母,自从接到部队录取通知后,赵家对这位乘龙快婿早已刮目相看,当王杰一身戎装来到赵庄时,赵英玲的哥哥早早迎出大门,并迅速接过王杰手中的自行车,今日的赵家上上下下又是寒暄又很客套,这让王杰很不自在!离开赵家时,赵母又嘱咐赵英玲将一兜山药挂在自行车把上,赵父笑容可掬地送到门口,赵英玲含情脉脉地对王杰说:“你回去给伯父伯母问好,我今天就不过去了,等你临走那天,我再过去,跟着大家一块给你送行!” 赵英玲说着,两人竟然不约而同地走到了初恋相识的大枣树下,这颗老枣树曾在五年前见证过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时那天真无邪的真情凝望,如今枣树上又挂满了青翠的小枣,像一串串玛瑙珠般自由自在地随风摆动,王杰伸手抚摸着一株小枣说:“今年不能帮你打枣了,等以后探亲回家时,我还过来帮你打枣!” “嗯!” 赵英玲深情地看了王杰一眼,微微笑着点了点头。自从自己的心上人穿上军装以后,赵英玲每天只觉得无比幸福,她心中不知不觉就会涌出一股股暖流,今天的赵英玲对未来充满着无限希望与期待!不知为什么?赵英玲感觉近来自己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她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着邻里嫂嫂们给小孩做衣,给男人纳鞋,在枕套上绣花,她每天总要多照几次镜子,想像着王杰来赵家探亲见面时自己如何妆扮,举止言谈如何更恰当,仿佛在一夜间,她心中的王杰已经成为了真正的英雄!这与当初少女的心理预期似乎完美契合了,这分明是上天给自己的眷顾!那些曾经嫁给英雄的铮铮誓言,就这样伴随着春秋岁月终将成为了现实!赵英玲低头想着,她一直默默地将王杰送到村口,王杰回头看着赵英玲,又笑了笑,“小赵,我要走了,明天有空我再约你!”说完骑车走了,赵英玲久久没有动,她一直看着王杰消失在林野之中……
王杰离开赵家后,他还想去一个地方,这就是辛庆文家!刚刚进入了八月,正是酷暑难耐之季,这个时候辛庆文一定在家,是该拜别辛伯父辛伯母了!几年前,辛伯母曾救过大孙庄的小婴儿,平时去玩时,辛伯父常常给王杰讲故事,而且王杰偶尔也习惯了吃住在辛庆文家,与庆文对头挤在一张小床上睡过午休……这一切都让王杰难以忘怀。
不一会工夫,王杰骑车拐入城关医院,一进门便大喊着:“辛伯父,辛伯母!我又来看你们了!” “噢,王杰来了,快进来!早上我和你伯父还念叨着你,说王杰该来了!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辛伯母从小厨房里探出半个身子,微笑着与王杰打着招呼。王杰说:“辛伯母,再过几天,我和庆文就要去徐州部队了,今天我来是给伯父伯母辞行的,以后来看您的机会可能就少了!” 王杰一边说着一边将从赵家带来的一兜山药放在厨房门口,辛伯母说:“ 王杰,你和庆文从完小上学时就那么要好,我和你伯父都把你当成自己儿子一样对待,从不见外,你伯父背后可没少夸你,说你既聪明又厚道,生活上艰苦朴素,还喜欢帮助别人,你作文写得好,听说也帮着庆文写作上开了窍,我还让庆文好好向你学习呢!” 辛伯母夸得王杰有点不好意思,急忙说:“辛伯母,庆文才是我学习的榜样呢,他是俺学校的文体委员,不仅语文学的好,几何解题的思路也多,我的游泳还是庆文手把手教会的呢!上次我们在南潭救人,要不是庆文,说不定我的命也已搭进去了!我本想写篇宣传稿,在学校黑板报上表扬他一下,可庆文坚决不让!” 辛伯父笑着走出来,对着王杰与辛庆文说:“我知道你俩孩子爱学习,心地善良,平时都爱帮助别人,这让我们很放心,这次报名参军,庆文告诉我你俩体检政审都合格,又一起去徐州部队,别提我们有多高兴了!你们去了部队后,一定要尊重首长,服从上级指挥,团结同志,在部队上那些苦活累活脏活你俩要争着抢着干,评功论奖时别和大家争名夺誉,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我们呢就等着你俩立功受奖的好消息了!”王杰静静地听着,频频地点着头,最后说:“伯父伯母,你们放心吧,我俩会互相照顾!伯父伯母,俺俩很快就要走了,我想约着庆文再去趟羊山烈士陵园,以军人的身份去祭奠那里的英雄烈士们!” 辛伯父赞赏地拍着王杰的肩膀,又看了看儿子,非常满意地说:“ 去吧,我和你伯母,给你们准备好饭菜,也算送行饭,等你们回来时一起陪着我喝上几 王杰和辛庆文并排着骑车向羊山烈士陵园出发。辛庆文说:“王杰,当时入伍体检时,带兵的一个首长夸我身体超棒,可能被批准做特种兵,去徐州开坦克车,可是发军服时,我穿的也是普通兵的军服,我心里还真有些失望!是不是给我发错了?” “庆文,咱俩同时应征,又在同一个部队,我们该知足了!当时同去的很多同学被打回去了,没有录取!想想他们,咱俩多幸运!至于干什么兵种,不都是保家卫国吗?是算了,咱别计较这些了!” 辛庆文说:“ 王杰,你说的也对,当什么兵种无所谓!今天你喊我去羊山祭奠英雄烈士,其实我早有这个打算!不瞒你说,自从那次咱俩起到小英雄刘思代的遗骸后,我从心里老惦记着这件事,每年学校组织我们去羊山扫墓,我都单独去他墓前看看,默默地喊着他的名字,喊着喊着,眼里就掉下泪来!”王杰说:“庆文,难怪我俩成为好兄弟,好多事情真是都有同感!” 二人骑着自行车,很快来到羊山烈士陵园。
远远望去,革命英雄纪念碑高高屹立在羊山的羊头之上,只见纪念碑雄伟壮观,直插云霄!走入烈士陵园内,这里松柏肃静,一块块方形的烈士墓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暗云低垂于碑上,带着丝丝细雨,似诉似泣,若悲若怨!王杰和辛庆文都感觉心情沉重,他们拾阶而上,并肩立在纪念碑前,面对着“羊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 默哀片刻后又恭恭敬敬地鞠了三躬,然后缓慢地围着纪念碑转了一圈,纪念碑东侧是刘伯承元帅于1952年12月1日给羊山烈士陵园写的题词:“人民解放军鲁西南战役乃打开了战略反攻挺进长江的前门,阵亡将士受到人民的纪念,永垂不朽!”
走下纪念碑,两人又不约而同地向刘思代烈士墓碑走去!两人在密密麻麻的烈士陵墓中,再次找到了刘思代英雄的墓碑,上面刻着:刘思代烈士之墓(1931一1947),山东阳谷县人。他俩久久地注视着墓碑,一齐打起了军礼,然后他们摘下军帽,又同时躹躬默哀。接着辛庆文蹲下身来,从口袋中掏出手帕,擦了擦墓碑上刘思代名字周围的尘土,在碑石下摆放了水果,又将水壶中的水轻轻洒在墓碑下方。王杰弯下腰来对着墓碑轻轻地说:“刘思代小烈士,今天我与辛庆文又来看您了!在您的英雄事迹鼓舞下,我们都应征入伍,像您一样穿上了军装,扛起了钢枪。刘思代烈士,您是我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你为了解放我们金乡县城而英勇献身,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今天我们心情都很沉痛,是你的英雄故事唤醒了我们的灵魂。小英雄!今天我俩走上了军旅生涯,我们马上就要离开金乡去徐州部队了,这次我俩特地以军人的身份来慰奠您,也是来与您告别!请您静静等候我俩在军旅生涯中的立功消息!
羊山战役是鲁西南战役的主战场!是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于一九四七年六月三十日夜,在突破黄河天险,挺进郓城、菏泽、定陶、曹县、钜野、金乡等地区后,在吗鲁西南发动的一次著名战役。从七月一日到二十八日,我军集中优势兵力,经过艰苦激烈的连续作战,歼灭国民党正规部队四个整编师及九个半旅,共歼敌五万六千余人,生俘整编七十师中将师长陈颐鼎、六十六师中将师长宋瑞珂等高级将领,为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跃进大别山打通了南下道路,同时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开始了伟大转折。而羊山战役则是整个鲁西南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这些在羊山战役中牺牲的英雄们将永垂不朽!
不朽的丰碑 37
永别金乡
1961年8月8日!这是王杰离开家乡的日子,也是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呆在金乡的最后一天!自从王杰离开这里后,人们万万没有想到,他这壮士般挥泪一别,竟是与华堌村父老乡亲的永别!与金乡一中校长师生的永别!与哺育他十九年的这块鲁西南青川沃土的永别!四年后,当王杰在带领邳县张楼民兵进行布雷训练时,拉火管出现意外,在雷管引爆到炸药包爆炸之间的短暂瞬间,熟谙爆破常识的王杰在放弃后仰自救后,他为了保护在场的十二位民兵干部,千钧一发之际,王杰毫不犹豫地纵身扑向炸点,十二位民兵干部得救了,而这位金乡人民哺育的英雄却永远留在了异域他乡——徐州市邳县张楼公社民兵训练基地!
1961年8月8日!这天一大早,华堌村书记王恩地和村贫协主席张宪启并肩走入王家大院,王恩地一进门便大声喊:“廉堂,廉堂!我们代表全村来送王杰入伍了!”听到村书记的声音,全家人忙着迎了出来,王恩地看见王俊亭,立即上前握住老人的手,“大叔,您大孙子今天要去部队了,我们都来送送!王杰当兵,不仅您全家光荣,咱们村子也跟着光荣,这不,我和宪启主任代表咱华堌村要把王杰送到县城,交给徐州部队。上级通知说,今天咱县委县政府要在人武部门前大街上给入伍新兵举行欢送会!要求各村隆重送行,这是咱们金乡县的荣耀!村里专门开了会,我们要敲锣打鼓地送王杰去县城!” 王俊亭一会盯着书记,一会看看主任,满脸含笑频频点头,“嗯!嗯!这都是托村子的福,托书记、主任的福!”
这天,赵英玲也摸黑早早来到王家,她帮着王杰将背包打得整齐利索,棱角分明,又站起来看着王杰穿上新军装,并左右前后地审视着又拽又拉,唯恐哪里还有什么闪失,接着又踮起脚尖将军帽平了平,抚摸了一下帽徽上的红星,最后将一朵自己剪好的大红花别在王杰胸前,赵英玲又后退了几步,端祥着王杰一会,“嗯,王杰哥,这会你像个英雄了,嗯!像个大英雄了!”
一切准备完毕后,大家正要陪同王杰向县城出发,这时王杰向赵英玲递了个眼神,“噢!”赵英玲明白了,她立即转身,从屋里拿出个草墩和大布垫,草墩摆在爷爷面前,布垫铺在草墩上,她站在爷爷身旁。王杰走过去:“爷爷,我给您用磕头礼告别!”王杰摘下军帽交给赵英玲,然后以磕头大礼告别!老人正不知所措时,王杰已经站了起来,“爷爷,您年龄大了,以后要多多保重!等我服兵役回来,再好好照顾您!”然后王杰又转向伯父伯母:“伯父伯母,我给您二老鞠躬了!” 然后,又转身面向北面内蒙古方向,“爹!娘!我在这里给您二老鞠躬了!” ,“三叔、三婶,给二老鞠躬了!”王杰一一礼毕,对又大伙说:“各位姐妹弟弟们!众位乡亲们,王杰有礼了!”又是三鞠躬!然后,王杰接过军帽穿戴整齐后随大队人马向门外走去!这时村子里锣鼓声一阵阵响起,村支书王恩地和贫协主席张宪启伴在王杰左右,后边紧跟着赵英玲,王廉堂,杨玉芹,王灿堂及大大小小十几口都前往县城送行!
人武部门前的大街上热闹非凡!门口停放着几辆接兵的大客车,客车周围红旗招展,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在密密麻麻的人流中,王杰很快找到了高大威猛的辛庆文,只见辛家父母正在向儿子交待着什么!“庆文,伯父伯母!”王杰走过去热情地打着招呼,辛庆文握着王杰的手问:“小赵呢?”王杰指了指后方,辛庆文看见赵英玲向这里挥了挥手。这时集合哨吹响,王杰刚刚入列,就听见首长开始讲话:“新兵同志们!金乡县的领导同志们!各位军属们……”人武部首长讲话后,紧接着是徐州部队的带兵首长冯安国讲话:“同志们,乡亲们,我们感谢金乡人民为部队培养了这么多德才兼备的优秀战士,今天他们将离开这块学习成长的故土踏上军旅生涯……”激动万分又思绪万千的王杰,由于兴奋竟忘记了首长的中间讲话内容,只听清了部队首长的最后几句讲话:“希望同志们到了部队后,服从命令,勤学苦练,不负金乡人民的期盼,为父老乡亲们争光,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
在鞭炮轰鸣声中,新兵们开始列队向大客车走去,这时王廉堂快步走了上来,“王杰,这是内蒙古的来信,我怕早给你会影响你的情绪,你自己路上慢慢看吧!”说完将信塞进王杰的口袋里。
王杰坐上客车,拉开车窗,他探出半个头来,极力地想从汹涌澎湃的人流中找到赵英玲,然后向她挥手最后打个招呼,无奈这时的中心大街,人声鼎沸,红旗飘扬,早已汇成人群流动的海洋。赵英玲看到王杰探出头来,知道他正在寻找自己,她踮起双脚含着泪拼命地挥舞着手中的红头巾,无奈这点巾红早已被这红色的海洋所淹没,她突然后悔起来,后悔昨晚拒绝了王杰提出的临别拥抱,她后悔让送到村口的王杰早早回家,她后悔夜以继日为心上人赶织的毛衣依然是个半成品,她泪流不止,她万情激荡,她喊声沙哑,她知道王杰已经将她的心带向了远方,大客车走了,送行的人流也渐渐散去,赵英玲木然地站在大街上,默默地看着远方……
大客车拐出县城后便往徐州方向飞奔而去。王杰看着窗外,秋野苍翠,风景如画,这片养育自己近二十年的金乡大平原正渐行渐远,他稳了稳神,然后拿出伯父塞在口袋的信,这是父母的来信,看到父亲歪歪斜斜的字体,他心里突然生出一阵酸楚和深深的愧疚,临行前这二十天来自己都没顾上给爹娘写封信,本打算到部队后再写信告诉内蒙古参军入伍的事,伯父却已经替自己代劳了,“伯父,您比我想的周到……”王杰感恩地内心含叨着。
王杰打开信,信是写给伯父伯母的,全文如下:
“大哥大嫂:来信收悉,内容尽知。我们离开村子三年多了,家里爹爹与王杰的事都托付哥嫂费心照料,你们辛苦了。来信得知爹爹身体康健,王杰又应征入伍,我和他娘都很高兴。现在我已从农场转到火柴厂上班,收入增加了一些,也很稳定,我这边几个孩子也都听话,哥嫂不用牵挂我们。王杰当兵,是件好事,他已初中毕业,孩子也长大了,就让他按照自己的愿望走吧,既然部队录取了,就放手随他去部队锻炼锻炼吧,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哥嫂,我没有多少文化,王杰从小都是你们一手拉扯大的,这没让哥嫂少操心。王杰去部队前,你们要嘱咐他去赵家门里多走走,咱当了兵,亲家门上别少了礼节!另外,替我好好嘱咐嘱咐这孩子,去了部队后,要有规矩,不能像在家那样马马虎虎,要他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部队纪律,听首长的话,吃苦耐劳地工作。我知道这孩子上进心很强,从小学习刻苦,平时也争着干这干那的。但是咱家是中农成分,将来在部队入党提干的可能会受些影响,要叮嘱他为国家好好干,碰到什么挫折了,不管未来有没有进步,都是咱们大王家的骄傲……” 王杰默默地看着信,泪水不停地滴在纸上,他回想起全家为了生存而举家北迁内蒙的父母弟妹,王杰心中涌出一股股揪心的痛,他轻轻地喊了声“爹娘,我好想你们……”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