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老友仇润芝先生的诗有感
李东升文
最近品读了诗人仇润芝先生多首小诗,有颇多的感触……老友、诗人,仇润芝先生,八十一岁了,我比他小个五、六岁。认识他好象在七O年左右吧。我那时在泰安县文馆做文学、艺术辅导工作,经常下乡到农村基层辅导节目,接触、认识了仇润芝先生。他在泰安县徂徕公社一所小学任教。同时还认识了农民作家宗传惠先生,他的小说《借驴》曾选入当时的中学课本,一时轰动文坛。做为一个农民作家,参加全国文代会,为泰安赢得了荣耀。
而仇润芝先生,也在泰安成为很显赫,知名度很高的诗人了。当时,仇先生在我的印中,淳朴、豁达,热情,有着诗人特有的那种风彩和气质。
因为文学创作上有共同语言的缘故,慢慢我们之间成了文友,至交,一晃五十多年过了。回想起我们之间风风雨雨的人生历程,不管时局如何变幻,真诚埋下的友谊种子,依然开放在醉人的心怀。有些日月留下的影子,还时时撩拨起我的回忆。
记得有一年我去仇先生的老宅做客,顺便看看仇先生那个村知青点上的孩子们。因为中午到公社办了点公务,下午去的仇先生家,俩个人一路蹬着自行车,一边看着仲夏时节地里的玉米,油奶奶的叶子,象一眼望不到边的海,风一吹,叶子哗哗作响,掀起层层碧波,使人心胸大开,浩荡、爽朗。一边跷望徂徕山的壮观景色,美景尽收眼底,不一会功夫便到了仇先生的故居。
仇老哥的家,是个中式的四合院,不大,但充满书香气,温馨、而洁净,看出来,嫂子是个勤快人。見来了客人,便扎上围裙忙活起来,不多时,弄了院子里一小园桌的农家菜,有炸花生米,香菜纱豆付皮,炸霍香,大葱炒鸡蛋,知道我不吃肉,便弄了些清口的菜。酒是从村供销社打来的散酒,那时农村招待客人,都喝这种酒。散酒是盛在供销社曾裝过煤油的大铁桶里的,刷过几遍后,到泰安城酒厂,装满,用拖拉机拉回来卖的。喝起来,还多少带些煤油味,真是别有一番味道!
不多时,俺俩狂聊,巳有满满的醉意了。此时,圆月在阴云中穿行,仇先生诗性大发,便即席朗读起来了,我没他有才华,扯着嗓子,嚎唱着当时流行的歌曲"牡丹之歌",嚎的在旁边看热闹的嫂子直笑。多少年和仇先生見面后,他还提这事,说:"可让你嫂子开眼界了!'
酒过三巡,仇先生便带我到知青点上去看看。出了仇先生家的大门后,山风骤起,乌云,电闪,弥漫了夜空,仇先生看了看天空说:"暴雨将至!快到知青点吧。"
知青点座落在一石砌的高台上,一拉溜四五间平房。去时,十几个泰安城街道及有关单位的知青,刚吃完饭。見我去,很兴奋。此刻,大雨瓢泼而落,知青班長说:"李老师,正好,张红卫回泰城了,他的铺闲着,下大雨了,你就睡他床上算了,咱俩再聊聊!",我和仇先生商量下,决定住在知青点了。仇先生担心狂雨里夫人一个人在家害怕,便拿了知青一个草帽冒雨回家了……
我和知青小班长聊了聊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状态,及村党支部关心程度。小班長说其它苦不怕,只是想家难熬的。並描述了,他们几个知青赶集和摆摊卖菜和肉的当地小商,小贩干仗的情节,就他们几个知青,打翻了一集的当地百姓。说着那胜利者的得意样子,神气十足。
我听着,听着,酒劲上来,眼皮也睁不了,很快进入了梦乡。
好象睡到后半夜,让电闪,雷呜,暴雨击砸房顶的声音惊醒,房间里不见一个人,暴雨夜令人有些恐惧感。知青宿舍面对村边一条大河,平时河水清沏透底,鱼儿水中游来,游去,看的真真的,仇先生招待我的炸小鱼,就是从河中网捞,咸起来的。
可今晚上的河水,象疯了,又象万匹野馬,吼叫着扑腾而来。河水是山洪瀑发冲到河道来的,把整个河床吞沒掉,看着眼前的河水浊浪滔天的气势,让我有些心惊肉跳的恐慌。幸好知青点上的宿舍是建在石砌的高台上,虽靠这条河不远,泛滥的山洪,只淹到高台一半,便冲击性很强的流过。
山村的暴风骤雨,有它的特点,折腾一夜的风狂雨泼,河水咆哮四孽,一大早却风和日丽,朝霞满天,河水激流湧进的朝着它应该去的归宿流淌着,夜里那种兇势滔滔的情景不見了。 不一会,十几个知青,象泥人一样,浑身滴着泥湯,兴高彩烈的回到宿舍,一种胜利者的姿态,闪烁在他们飞揚的豪言中……
润芝先生叫我去他家吃早饭,用餐中仇先生激动的说:"别看这帮小知青,平日里调皮捣蛋,打架斗欧,社员对他们烦烦的。可昨夜关键时刻,供销社门市部被山洪淹了,他们为抢救国家財產,奋不顾身冲进被山洪淹沒的仓库,把仓库及櫃台上所有的物资搬运到安全的地方,並派人把守,村里的社员都没来几个人抢险救灾。 这伙小青年的行为危险之中闪光着崇高而伟大!"仇先生说着知青的行为,眼里闪着泪花……
从那以后,不多长时间,我考上山东艺术学院导演班,上学期间由于学习紧张我与仇先生便断了联系。
直到二0一九年夏天,我突然接到仇先生发来的微信,问了我些情况,核实后方知我还活在这个世上。(因社会上多次传言我已故去。😄
这便有激烈的微信来往,从此后,我经常关注仇先生在全国各大知名度很高的平台上发表的作品,而且诗作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和迸发出的生命力!
仇先生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但诗情依然炽烈,才思奔涌,笔耕不辍。而且他的視角,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粒沙到一颗草。从一块山石,到小河奔流,作品中的诗句都那么鲜活,亲切。
八十多岁的润芝老哥。思维那么青春、跳跃,这是中国诗坛上少有的文学创作现象,令人惊叹而仰慕!
仇润芝先生是有条件迁到泰安城居住的,但他始於没有离开过生他、养他的徂徕留送那块沃土,他依恋着这块充满故事的故土,他更深深的愛着激发着他创作灵感的老家。爱的深,歌才唱的豪放、舒情、动听、优美。
愿仇润芝先生虽年迈古稀,但仍青春似火,为中国诗坛留下更多的灿烂诗文……

作 者 简 介
李东升, 男,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原泰安电视台文艺部主任,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从艺五十年。五十年里,创作的戏剧小品《主要任务》,曾获得中国首界戏剧小品电視大奖赛二等奖(与倪萍合作),轰动当时正个社会,《人民日报》《光明曰报》,都曾有撰文评论。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天上的伙伴》,获全国电影文学剧本“夏衍”奖,是山东第一次拿到此奖。
执导的电视剧《金兰》曾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同时获电視剧,“飞天”二等奖。执导的《泰山挑夫》,《保一方平安的人们》,儿童电视剧《春眸》等多部电视剧获山东省大奖。並执导大型电视综艺晚会《携手跨越明天》,获全国电视综艺晚会“星光”二等奖。
还有《三山五岳贺新春》、《黄河,泰山》等几十台电视综艺晚会获央视及山东省大奖。
创作的歌词几百首,不少已被省及央视晚会、电视剧主题歌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