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哥从地里回来,怒气冲冲的。那恨劲儿,像是谁刨了他家的祖坟似的。
娃哥是和秀英嫂吵架了。秀英嫂是他的老婆。
吵架的原因很简单,秀英嫂说他是出头的椽子——先沤糟。
秀英嫂一句话戳到了娃哥的痛处,娃哥像狼一样嗷嗷叫着。
秀英嫂见状,再也不敢吭声啦。
牛饮了一阵子井巴凉水,娃哥的火气也消去了许多。
消去火气的娃哥遂做出决定:离家出走,去他乡谋生。

摄影:王建成
要说娃哥的窝心事,也着实很多。邻居瞎松叔说,娃呀,你的事,真是屁股上结冰坨——亏死个人哩。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
当时,乡、村、组三级个别干部联合向村民们摊派食盐和化肥,按人头算,娃哥的四口之家应该摊派食盐40包,化肥12袋。娃哥说,没钱。没钱就扣救济款。干部们答。
娃哥所在的村子,位于一个国家级水库的上游,由于水库加宽加高拦洪蓄水,除正常发电外,还变成了驻马店市民的大水缸。村民的耕地被淹去大半子多,原先每人一亩半地,现在只剩下三四分,上边就拨款以赈灾荒。干部们偏偏就借着这个机会搞摊派。
娃哥想,扣就扣吧,又不是只扣咱一家。盐多少无所谓,一天三顿谁还能给盐记仇哩?但那化肥太噎人。也不知啥猴年马月的货底子,明明标着50公斤的字样,实际称重也就三四十公斤,娃哥拒绝摊派。干部们气势汹汹地说:“不摊派是吧?不摊派就停你家的电!”电,果真停了。娃哥也是个血性汉子,骑上自行车一路蹬到市信访办。
信访办下了批文,三级干部们灰溜溜地停止了这一坑农行为,还请娃哥到乡里撮了一顿。
娃哥回来对秀英嫂说,那个香、那个肥呀,真解馋,就连咱家过年也没有弄恁排场。
憨厚的娃哥中了干部们的圈套。就在娃哥唇齿留香,沾沾自喜之际,“刁民”的帽子不偏不倚地扣在了他的头上。

摄影:王建成
自那以后,干部们常给娃哥气受。娃哥总也说不出理由:挖树坑你挖的不够深,不规范,继续挖;整梯田(因水库涨水淹了地,干部们就让老百姓把土起出来,造梯田,据说上边也拨了款,可老百姓连个铜板也没见着)你出力不够,继续干;就连十里八村丢个牛、羊什么的,治保会也常常传唤他,关个三天两天算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就因为这,娃哥才在地里给老婆摆理。“你咋不记住出头的椽子先沤糟哩?”秀英嫂冲了他一句。这一句话惹得娃哥怒火中烧。
娃哥要离家出走去西北打工,他不信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临走时,他红着眼圈对秀英嫂说:“再苦再累也要照顾好孩子,让他出人头地,将来也改一改咱家的门风。”
娃哥离家出走了,走得很凄凉,也很伤感。那大西北的漫漫沙漠路能消除他心中的痛苦吗?
娃哥离家出走了,秀英嫂心里难过极了。她常常望着夕阳下的茫茫天际,一遍遍呢喃,难道真为了一句话,就把俺孩儿她爹逼得离家出走了吗?可俺也没犯哪儿门子王法呀!
来源:河南思客
记者:张明洋
编辑:申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