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美 济西站
作者:施正祥

前不久,笔者有机会参观了济西站,二十多年前,我也曾参观过济西站,那时铁道部正在全路开展轰轰烈烈的“建线”活动,我去取经。二十多年过去了,再到济西站,前后对比,济西站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参观过程中,我问一位老职工:“您说一说都有那些变化?”他回答说:“开站三十多年来,这次变化是最大的!”他指的是车站的面貌。我来时经过车场,若大的调车场干干净净,无杂草无垃圾无死角。也许有人问:你只在路边走了一趟,就肯定“无死角”?我走了这么一趟是不假、看到的仅仅是视觉范围内的也不假,但我后来在车站“安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车站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如此说。到了办公楼旁,笔者也看到了正在施工的车站广场完全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给拆的拆了,该移的移了,一条大路直通楼前。大路两边的绿化地块已经预留好。王站长还特意在食堂大餐厅让我观看了车站广场的规划动漫图,说:“2018年,这个蓝图将变为现实”。我说:“到时我再来参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现代化”的强国是由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支撑的,建设现代化的铁路运输业,首先必须建设现代化的站段。在建设现代化的车站中,济西站走在了前头。

大家知道,编组站的主要功能是按运行图和编组计划要求编组货运列车,通俗地讲,编组站就像工厂的组装车间,它的产品就是列车。它的质量要求就是安全高效。但铁路又是一个大联动机,需要多部门的密切配合方能完成。过去的生产模式是调度部门下达阶段计划、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传送靠电话(电报)、作业计划靠人工编制,那么现在呢?现在它们的生产模式已经实现了华丽转身,进入了互联网+ 时代,也就是说进入了智能运输的时代。2017年1月9日,济西站开通了一个叫CIPS的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由64个子系统为支撑,综合了信息集成、技术集成、功能集成、管控集成、网络集成、系统集成六大方面,包括行车平台、现车管理、勾计划及统计等模块,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列车在车站到、解、集、编、发所有环节都在CIPS中有序进行。实现了编组站运营决策、生产管理、计划编制、统计分析等生产活动的自动化。
2017年7月28日,又开通了局站一体化系统,实现了与CIPS的互通互联,两系统之间共享所有的运输组织信息,打通了车站作业组织与集团公司调度所之间的指挥通道。据介绍,这是济南局首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车站一座不起眼的米黄色小楼里,隐藏着现代化的行车组织指挥系统。这里有调度中心、行车中心、安全控制中心、施工管控中心等。
我参观了调度指挥中心,迎面墙上的特大屏幕显示全站105条股道运用情况,一目了然。两边的8个小屏幕显示各场的生产实况。每个工作人员面前有三、四台电脑,编制作业计划动动鼠标就在电脑上自动完成了。“电子技术作业图表”结束了济西站30多年来“一张表、一支笔、一把尺子、一块橡皮”的工作模式,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另外系统还包含了国铁检修车辅助管理系统,车站和车辆部门可以共同在电脑上实施智能化扣车(检修车);智能防溜系统也是一项创新,它由智能铁鞋、无线网络、监控系统组成,能使行车作业人员直观看到防溜铁鞋的位置和使用情况。
这些画面确实震撼了我!我为济西站的创新成果点赞!也为铁路运输业走向信息化智能化点赞!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安全管理一直排在第一的位置。但安全管理的监控过去一直延续“查岗”的人海战术。在济西站安全控制中心,我看到了这样一种模式,高清视频监控平台覆盖全站作业区域,每处的作业都显示在屏幕上,犹如电视台的实况转播中心,你想仔细观察哪个画面可以随时放大图像。我在参观时,看到现场一名工人从平交道横越线路,认真地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规定,返回时仍然一丝不苟。如果他没有认真地执行,监控人员会记录下来。试想,如果靠“人盯人”的战术,那里监控得过来啊?另外还有调车语音监听平台,加上CIPS平台,构成人防、物防、技防的安全保障体系,使运输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从上可以看出,车站的运输组织和行车指挥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
济西站在打造智能化列车加工厂的同时,也将互联网+ 拓展到生活管理,携手共建和谐共生、清洁美丽、文化向上的职场环境。清洁美丽的职场环境文章开头已经提到,笔者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济西站的“家园”建设。他们给职工食堂取了一个不俗的名字:味道济西,由于饭菜味美价廉,车站职工包括站区兄弟单位的职工基本上不从家里带饭了。在这里我还听到了一个关于手机的故事。食堂实行网络选餐、订餐,送餐到岗,有些职工没有智能手机为了上网订餐而更换的,车站奖励他一千元。人人有了智能手机,不仅为了订餐,而且可以加入“职工健康信息系统”,“一机在手,健康信息全有”。我在“怡心园”职工之家还看到这里养生保健设施齐全,有发泄的场所、也有心里安抚的地方,有运动健身的器械,也有常规的健康测试仪器,可以网上问诊也可以在线治疗,休闲场所布置的古朴典雅,不亚于市面上的养生会所。而且24小时开放,自由进入。如果您躺在电动理疗机上按摩10分钟,您会问自己:这是在车站吗?按摩结束,你还可以在这儿喝一壶功夫茶,过去的运输一线职工恐怕做梦也想不到的事现在实实在在的就在眼前。看到这些不禁让我这个老车站感慨不已。我也真诚地希望济西站的同志们在打造智慧和美的现代化车站中走的更高、走的更远。
(此文写于2018年初)

作者简介:
施正祥,男,生于1944年4月,江苏省扬中市人。毕业于原上海铁道学院(现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1968年分配到济南铁路局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新汶站长、兖州站党委书记、兖州车务段段长、兖州站长等职。退休后开始学习写作,近几年,以“江洲游子”的网名在扬中新闻网和山东老干部之家网上发表作品,并不断有作品在《扬中日报》《扬中人》杂志以及《济铁老年》《老铁路》和《山东老干部之家》杂志发表,2017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江洲情韵》。现任《老干部之家网》《论坛》版主、《济铁老年》《老铁路》杂志通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