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枕边去听那一声莺
李泰鹏(保江)

数伏天,一直想去山里,找个小院子住上几日,一直的想,这几天一直在念叨,今天阴雨连绵,闲来没事,读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就蹦出来一句;枕边一声莺。于是来了一次说走就走,去武安王坡民俗村住下来,在山枕居、浣溪沙的小院子听雨品茶做诗。小院子寂静得很,布上檀香,让身心慢慢慢慢放下来,人与自然合一,心与自然合一。

第二天早晨,刚刚睁开眼睛,还是睡意蒙眬的时候。各种鸟,在窗外叽叽喳喳、嘤嘤呖呖,一声声清脆,一声声婉转。顿觉由一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的画图,慢慢展开。我不起床,在床上慢慢享受一阵阵鸟鸣。我觉得,这些鸟鸣如水,在洗我的耳朵,为的便是让我更好地倾听,让我更好的享受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大自然的声音。

很多年里,我一写诗作文,都会情不自禁地用“鸟鸣如水”来修饰。我不知是不是自创词,我不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也用了无数次,可以说不厌其烦地运用着。也不知道对不对,就是那么痴情的用着。现在想来,这是不是就是为了等今天,等我在山枕居、浣溪沙的小院子住上一晚,在这个清晨,就是让我的耳朵可以享受到这样如水清澈的美意。

“一声莺”三个字,真是美妙,是听了鸟鸣后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听那一声莺。越想越有画面,越想越有情意,越想越叫人痴恋。想想三五知己好友,或者才子佳人正于廊间一坐,饮茶醉诗,或者正于遐想里构思着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时忽闻一声莺,清凉凉的,灌进耳朵来。急忙寻了去,刚一抬眼,看到花底飞出莺一只。这时惊喜不已,异口同声道“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

其实窗外的鸟鸣声,五花八门,也许有莺,也许没有。反正我也不认识那些鸟,就是觉得鸟鸣好听。因为杜甫那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从小就刻在我心里。一个“鸣”字,让我勾画出多少画面来,可能那幅画就是今天的画面。
慢慢起床,去院里看看池上碧苔三四点,去听听叶底黄鹂一两声。去深刻体会小时描写春光用的“莺歌燕舞”对不对。你别不信,黄鹂鸟的叫声那么清脆悦耳,燕子飞舞的姿态那么幽雅迷人,春一来“莺歌燕舞”都是那么美妙不可言。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用过这个成语吧。

眼下近盛夏,进入伏天,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今天雨过天晴,窗外鸟啁啾不止,声音清澈,也热闹,叫人觉得温馨清凉。忙拿一把藤椅,躺在葡萄树下,侧耳细听,再品上一壶三年老白茶,总听得人心头洒满晨阳,充满希望。于是,我想,山中每天早晨的阳光,肯定是鸟儿衔来的。山间的鸟儿,鸟鸣声带着点仙气。鸟鸣声衔来姹紫嫣红,鸟鸣声衔来金风玉露秋水盈盈。又或者,这山水之间的鸟鸣,就是诗人的灵感,逗留于这一片山水之中,每天啁啾鸣唱。唱的都是高山流水,所以才有大自然的美好。

而住在山间的人,总能从一只只鸟身上,随意摘取几缕灵感入笔——画出的画,总是自然深秀,意蕴丰足;写出的诗,总是笔墨深致,丰神绝胜。怪不得清代纳兰性德写道:“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只忽闻一声莺,禁不住就念及三月的美好。那一声莺,将愁苦的情绪掩了去,唤醒人心中的美好。唤醒人心中的一段情。
如此,想想每个清晨,我的枕边能有一声莺,是何等的幸福事。我被古诗人的一声灵感唤醒,开始我一天的诗意生活。幸哉,福哉!
我的枕边能有一声莺,是何等的幸福事。不知你能否陪我在枕边去听那一声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