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也是一门技术
文 | 小 柯
有没有一说真话,真性情一番,即被冠之以:不会说话的?
我想,大约是有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即云:言论自由!
这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人人具有话语权,区别仅仅体现为说与不说?怎么说?是习惯于说官面上的漂亮话,还是基于事实真相的真话。
古时,官员需要上早朝,等同于我们现在的上班打卡。尊贵的皇帝往宝座上一坐,堂下文武官员若有事务需要进言,即言:“臣有章要奏……”言毕,文武百官或附议,或异议,可谓广开言路。

识时务者深知进退自如的秘诀,有时明哲保身 ,有时须抱大腿,因而在某些人眼里成为俊杰,成为座上宾,堂前客,一队人,混得风生水起。
讷言者却往往四处碰壁,粘一鼻子灰,可是,大众反过来却会耻笑T的愚拙,以及,所作所为,而无视精明者的道高一丈。
无趣便是经由这样那样的偶然形成的,有味亦是如此凝结的,古今同理。犹如一粒果实的日经月累,不积淀,何以成就一枚果实的芳香,何以走上更大的场面。
然而,敢于表露自己的真实意思,与遮遮掩掩比起来,到底更加光明正大,更加磊落一些。

曾经,我们用一年之久,学会了发出自己清晰的声音,后来,我们却用一生在学习闭嘴。或者,实在没办法,退而求其次,含含糊糊地说话,模棱两可地说,冠冕堂皇地说……亦是常态。
天空不说话,该阴即乌云密布,该晴则万里无云,该雨就瓢泼大雨,它有行动,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不拉垫背的,不用陪衬的,不顾左右而言他,好一个清爽。如果,天雨之时也有铺垫,便是雷鸣闪电,那是属于雷公电母的友情出镜。更何况,三者处于同一高度,并不存在谁蹭谁的光,谁借谁的力。不必仰视,不用侧目,它们是下雨的三大最佳搭档:雨神、雷神、电神。
说话,也是一门技术,话怎么说比较动听,怎么念叨如同悦音,自己体味吧。
也许,分得清话之好坏,便是属于水平问题的范畴吧。
(完)
-作者简介-
小柯,甘肃天水人,现居江苏。个人微信平台:小柯天地(yftd20166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