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
公元2020年7月12日6时,不孝侄儿王德健心绪难安,故净手焚香,虔具供品,披麻戴孝致祭于伯父之灵前,临文涕泪言:
呜呼!风无定向,人有无常。痛念我伯父大人,因病逝世,驾鹤乐土,享年八十有六。
伯父啊,您走完了八十六年的人生旅途,告别了您亲生养育的满堂儿女,告别了您无限眷恋的家乡热土驾鹤长天,侄儿伫立在您的灵前,为您祈祷,凝望着您的遗容,感叹沧桑沉浮,禁不住悲从中来,血泪夺眶。伯父啊,您这一去,从此天涯孤旅,谁遮风挡雨?从此沧海叶舟,谁又扬帆引航?伯父啊,您的离去是宿命还是天意?侄儿不得而知,只有这眼里的泪水汪汪,思的是您的恩泽,想的是您的教诲。
伯父出生在城北村一户平凡的农民家庭,自幼忠厚善良,勤劳节俭,养成了能吃苦、爱奉献的优良品质。伯父曾在本村小队、大队、芦阳公社、县委政府长时间当过会计,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谨谨慎慎,勤勤恳恳,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财会工作者",得到同事的赞扬和同行的敬佩。在县物价局任职领导后,率先垂范,勤勉工作,团结干部,关心群众,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付出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伯父退休后,城里生活的喧嚣勾起伯父不忘来时的路,难忘初心;勾起伯父对故土眷念的乡愁,落叶归根。此后,伯父与伯母留恋故土,长伴房前屋后,溪畔水流;相搀相扶,恬淡融融。
伯父和伯母执手近七十年相依为命,伯父对伯母体贴谦让,关怀备至,用温良的脉脉情怀承兑了人世间为人丈夫的道德诺言。在与伯母近七十年漫长的共同生活道路上,拼尽一生心血,终于换来儿女兴旺,家事和畅。伯父一生养育二男四女,兄弟姊妹每一人的成长和进步,都是伯父万缕情牵、用心哺育的结果。从蹒跚学步到念书求学,从柴米油盐到衣食住行,从成家立业到生儿育女,伯父为儿女们和儿女们的下一代又下一代操碎了心,熬白了头。
伯父啊,您一生信奉的是仁爱,实践的是奉献。您孝敬老人,尊重兄弟,关心侄孙,和睦乡邻,兼顾周到处理各种关系,成为受人尊重的长者。适逢盛世,家道中兴,伯父和伯母濡沫依然,儿女儿孙绕膝天伦……可就在这人生远景,瞻望方殷之际,伯父您为什么就匆匆西去,撒手人寰?慈恩远远还没有报答,怎不叫人五内俱焚,柔肠寸断?
伯父啊,青山不语铭记您的音容,江河有泪诉不尽对您的哀愁。您驾鹤仙游,故土山水失色,苍天倾盆洒泪。您放心去吧,您的大恩大德儿女们永世不忘,您的谆谆教诲儿女们牢记心上。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伤中继起,奋发图强,以慰伯父大人的在天之灵。
伯父大人安息吧!
不孝侄儿王德健
伏维泣血

作者简介
王德健,男,汉族,至天命之年。多年来笔耕不辍,吮婪难止。文章散见于《景泰文学》《景泰文化》《景泰文艺》《白银晚报》《白银日报》《甘肃科技报》《新课程杂志》《甘肃教育》《甘肃日报》等多种报刊杂志和微信微博公众平台400余篇。宫商角徵羽自然天成。原创歌曲10余首,2015年成功举办个人演唱会,2018年原创原唱歌曲《生死许河山》获全省人气指数第二。芦阳学区教师,原芦阳一中副校长,八、九届县政协委员,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市作协会员,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