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梅馨斋诗词》历尽重重磨难终于面世了。在此,深深感谢给予各种帮助的良师益友、仁人志士————感谢为集子作序言的姜舟林先生和沈建平先生;感谢为集子付梓赠送妙玉的全国各地诗词大家;感謝编辑中精心策化为拙作付出心血的所有人!沒有你们的厚爱和深切关怀,就沒有《梅馨斋诗词》。在此,让我诚挚地道一声謝謝!
作者 白梅

《梅馨斋诗词》序言一
姜舟林
白梅是位实力派作家,其散文《梅》获首届“名星杯“全国文学大奖一等奖,2016年被评为山东散文学会优秀会员。著作颇丰,至今已有《感悟集》、《心语集》、《一路芬芳》、《孤行者》等十多本文集问世。作品一经推出,倍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博得广泛而空前的赞誉。而白梅在成功面前并未止步,而是一如既往地埋头写作,耗费三年心血,吟成古体诗词398首,今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白梅酷爱梅,此集中直接或间接写梅的诗词有100多首,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也许是梅花足以代表人的坚忍不拔的高风亮节,也许是作者以梅自喻,鞭策自己要具有拼搏、不畏艰险的精神。正如初华先生所评:“梅花在作者的咏物诗中,是圣洁、光彩、亮丽、完美的意象,是作者情感世界的寄托和精神支柱。"
白梅一路寻梅,对梅花情有独钟。可以说她眼中是梅、心中是梅、笔下也是梅。而梅中最爱当属白梅了,作者曾在一篇《梅》的文中写道:“当我带着几分虔诚接过来时,发现那瘦弱的枝条上稀稀疏疏地绽放着十几朵花蕾。那花蕾中泛着点淡红,我审视着它,怎么也搞不清是不是白梅。……我担心花儿很快落去,由于白天上班,没有时间陪它。夜晚我便默默地观赏着,伴着它很久很久。"显而易见,作者已将白梅花视为心中的宝贝、形影不离的爱人了。她在《七绝 赏白梅》中写道:白梅雪月韵清高,野陌重逢著赋骚。日暮寒天昭瑞气,人间春到乐逍遥。由“陌上“让人想到陆游的咏梅词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作者反其意而用之,一改陆游词寂寞荒寒,梅花倍受冷落之意。而呈现给读者的是雪月的高洁,白梅的清韵和作者对梅而歌的情趣。也有咏红梅三首的,其一:"一枝梅蕊笑红尘,铁骨丹心性保真。不与桃梨争美艳,岁寒独俏唤新春。"此诗与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在表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梅花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梅花的不沽名钓誉,无私奉献的高贵品德。
白梅为词技法高超,文笔多变。词作中既有梅的独自登场献艺,又有“腊梅、白梅、红梅"的联袂合唱。写腊梅:腊蕊迎春摇旧梦,银蝶放舞迎春来。"“迎春摇旧梦“富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样的哲理性,说明旧事物中孕育新的生命。“银蝶"采用比喻手法,与“放舞"相得益彰,目的是为迎春来,给予梅花以人的性格特征,真乃妙趣横生。写白梅:雪地冰天浸暗香,洁白雅韵任疏狂。擅为诗者,总是把意象放入特定的意境中加以描写,从而达到“意与境谐"诗的艺术境界。"雪地冰天"是一种映衬,和梅一起构成一幅洁白画图。也是一种对比,白梅的暗香和雅韵,在“雪地冰天“越发弥漫开去。让人目睹此景,心中的污尘杂念顿消。好一个"任疏狂",既有欧阳修“也拟疏狂图一醉"的豪放,也有朱敦儒“天教懒慢带疏狂"的不羁。
诗词意象简而言之就是“意中之象",“意"就是思想感情,“象“就是客观外界的物象或事象。而意象的内涵有叠加现象,白梅在《忆秦娥 梅十二章》中,以由表及里的剖析,让梅的象征意义呈现出多维性。《忆梅》在雕塑梅的冰魂玉骨,《思梅》在描述梅的暗香袅袅,《寻梅》在寻觅梦里清客,《探梅》在坦言任群芳妒,《梦梅》在叹惋寂寞人憔悴,《问梅》在恣情漫写清耿,《倚梅》在依旧独怜冷蕊,《对梅》在默然相邀明月,《赏梅》在高吟独占风骚,《画梅》在誓言生死依恋,《咏梅》在表白平生无憾,《落梅》在倾诉相思未泯。作者以灵动的笔触,超凡的想象,娴熟的技巧,一骨脑的将梅的十二般内涵,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看得读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作者在词中蕴含的情思意趣,也就不言而喻了。
总观白梅的词作,其形式是灵活多变的。一首完美的诗词,首先需要一个完美的形式。梁宗岱先生指出;“无声的呼息必定要流过狭隘的箫管才能奏出和谐的音乐。空灵的诗思亦只凭附在最完美、最坚固的形式下才能达到最大丰满和最高的强烈。“一一由此可知形式对于表意的重要性。作者写梅有采用《一七令》(又名"宝塔词")的,写出了梅的冷艳、芳菲,以及孤高傲寒的精神。也有采用《莺啼序》写梅的:
莺啼序 . 寄梅
严冬一枝独秀,傲寒孤曼舞。
写雅韵,疏影横斜,气清流转千古。
怀春梦,冰魂玉骨,仙姿丽蕊芳轻吐。
任风欺雪辱,不言内心凄苦。
姹紫嫣红,竹篱茅舍,正俏然如故。
苍烟渺,古道朦朦,天涯知音难诉。
阅浮生、几多坎坷,驿馆外,暗香飞度。
踏瑶台,瘦岭瑰姿,悠悠情愫。
荒郊清寂,静待繁荣,冀千树万树。
婉约处,靓媚高洁,不惹蝶蜂,傍竹携松,缱绻冻土。
萧窗短笛,吹笙唤魄,苍穹辽阔婵娟月,问素娥,可闻东君否。
重重磨砺,赤诚拂去阴云,尽管又是残暮。
水流无限,花易衰红,盼绿阴莺语。
黛眉薄,梅凋无数。
步转回廊,馥郁凝阶,桃李临圃。
余馨缕缕,绵绵忧思,楼台一别成梦幻,对新春,无怨群英妒。
兰舟轻棹鸥汀,期待轮回,再来湘楚。
我尝谓:词中难工者,《莺啼序》也。《钦定词谱》列出五体,白梅依据吴文英的第一体式而作。此体特点:四段,共二百四十字。第一段八句四仄韵;第二段十句,四仄韵;第三段十四句,四仄韵;第四段十四句,五仄韵。如此高难度,令一般词作者望而却步。而白梅填得中规中矩、合辙合韵。且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四段表意一气贯通,又各有侧重。首写梅的疏影枝斜、气清流转,再写梅的瘦岭魂姿、悠悠情愫,然后写梅的荒郊清寂、静待繁荣,最终写梅的余馨缕缕、绵绵忧思。通首起承转合得法,借景抒情游刃有余。方显出大家手笔,誉之填词高手不为过也。 (未完待续)
序言一 作者 姜舟林

姜舟林,男,生于1961年8月。中文专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系《雩娄吟苑》编委,《四叶草》平台顾问,《紫云诗社》责任编辑。诗词及评论散见于海南《水晶诗报》、山东《历山诗刊》、《红城诗苑》、《中原诗文》、《桑榆晚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