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传统文化,讲好河西走廊故事。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西部人文学》,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著名1号作家、金牌编剧陈玉福老师的95集广播小说剧《西凉马超》(有声)第十七集...

95集广播小说剧《西凉马超》(有声)
第十七集

现在,马超想着娘亲的这番话,小小的拳头攥的更紧了,迈出的步子更加坚定。一空大师看着马超尚且稚嫩的脸上充满了与之年龄并不相符的坚毅,心里不忍,他怜爱的摸了摸马超被大火燎光头发的秃脑袋:孩子,你要是心里难过,就哭出来吧!你母亲死的冤枉啊!
马超听了一空大师的话,只是嘴角撇了撇,并没有哭。他仰头看着一空大师:大师,娘亲被那些坏人害死了。我心里难过,但我不会哭,我会牢牢记住她的话,男子汉血出来,嫩怂尿出来。男子汉流血不流泪!我会等爹爹回来,长大后当大将军为我娘亲报仇!说完这些话,马超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多谢大师的救命之恩,马超会永远记在心里!
看着马超这么小的年纪,竟然能说出这番话,一空大师动容的同时也深感欣慰。他伸手将马超扶起,擦了擦他小脸上的污迹,说道:孩子,你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有如此心智,看来当年你出生时老衲的推算是对的!马超虽然听不懂一空大师的这句话,但他知道这位一空大师不是坏人。能将他从梁三阁及其众多恶人的手里救出来,一定是有着过人的本领。马超的心里对一空大师非常感激,也非常敬仰。
一空大师带着马超来到了莲花山半山腰上的天赐寺。寺院四周是一大片茂密的树林,树叶在秋风中飒飒作响,整个寺院在朝阳的照耀下更加的肃穆、安详。现在正是早课的时间,远远传来僧人们诵经的声音和钟磐木鱼声。马超回头望着骊靬的方向,突然跪下来磕了三个头,满脸的决绝。

在三岁之前,马超还是个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甚至连爬都不会的娃娃,整日里躺在床上。所有人都对他非常失望,都嫌弃他,只有娘亲日日守在床头陪伴他,和他说话。跟他讲外面发生的事情,跟他讲爹爹马腾的英雄事迹,还有她和爹爹相识相爱的过往。其实谁都不知道,马超虽然看着是个“三不会”的病孩子,实际上心智并没有残缺,甚至有比别的孩子优越许多的智商,且记忆力惊人。马超早就开始记事了,尽管不能开口说话,但别人说的话、做的事,他全都能记住。
不管他是招人嫌的“三不会”病孩子,还是现在聪明健康的健全孩子,娘亲从来都把他当成自己的宝贝,自己的心肝肉。他忘不了自己能开口说话、能站立走路时,娘亲开心之极时那汹涌而出的泪水,和搂着她簌簌轻颤的怀抱。虽然那些美好的时光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那些日子将会是马超这一生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此时他多么想再爬在娘亲柔软的背上,和母亲一起开心快乐的玩耍啊!可是,从现在开始,他再也见不到娘亲了……
马超抹了一把泪水,坚定地走在了师父的前边。此时此刻,他想起了有可能在战场上杀敌的父亲,既然父亲还活在世上,以后他们随时都可以相见。
看着马超的神情,一空大师不由再次叹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是,毕竟还是个三岁多的孩子啊!一空大师摇了摇头,拉着马超的手,迈过高高的门槛跨入了天赐寺。寺内香烟缭绕,院中还有几棵松柏硕大无比,虽然已经是深秋了,但仍然挺拔苍翠。

庙里的僧众弟子们看见方丈主持回来了,都纷纷走出大殿迎接。众僧看着方丈带回来一个小孩,都非常好奇。他们都还不知道,其实马超只有三岁半,只是身高比普通的三岁多小孩高了许多。只有和一空大师一同去救过马超母子的那几个弟子知道,这个孩子是方丈偷偷从骊靬县城里救回来的。可看看方丈主持的模样,再看看这个孩子的模样,这些弟子们心里也犯嘀咕:这孩子的眼睛怎么和方丈长的这么像?此时,骊靬城里那些流言还没有传到这里,众弟子只是稍有疑惑,便抛开不去想了。
至于后来一些蜚短流长的传言,这些弟子们也是淡淡一笑了之。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被一空大师游历时救回来的孤苦孩子,自小在寺里长大,方丈主持从小教他们习文练武,研修佛法,修的是普渡众生、救苦救难。佛门更是辟出红尘外的清静之地,没有谁专意搬弄是非。然而,那些被梁三阁蛊惑的老百姓却不会这么想。因此,一空大师就这样无端背了个“奸夫”的罪名。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一空大师,还是马超,他们的长相均系隔代遗传现象。只不过在那个时代,没有检测基因遗传的技术和仪器罢了。所以,老百姓对这些没有血缘关系却长相相似的现象,没有办法理解。另外,几千年前那支东征帕提亚失败后神秘失踪的罗马军团,现在已经正式有了定论。几千年前,这支6000余人的军队因为在帕提亚吃了败仗而不敢返回祖国,所以一路东行到了中国,而后遭遇匈奴被迫当上了匈奴雇佣军,专门与大汉王朝对抗。被大汉军队俘虏后,大汉皇帝不但没有杀死这些降兵,而且还在西凉府西边置县骊靬,让其自给自足、娶妻生子、休养生息。经过数代的融合、发展,到马超出生时期,这些罗马人的后裔已经扎根于西凉大地,所以才造成了马超母亲阿诺与一空大师的惊天冤假错案。这是后话。

当天晚上,一空大师召集了天赐寺和马神庙的全部弟子,宣布收马超为俗家弟子。马超不用剃度,也不用每日诵经打坐,而是专门研修武艺。一空大师心里琢磨,马超的真名以后是万万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万一让梁三阁那帮奸人知道了马超还活着,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对马超说:我既然收你做了我的徒弟,就替你取个法名吧!以后你的名字就叫走召,你可愿意?
马超虽然人小,却十分的机灵,赶忙上前拜倒在一空大师的脚下:弟子走召拜见师傅!
一空大师遵照寺院的规矩,焚香念经,让马超在佛祖神像前三叩九拜后,还让他认识了诸位师兄……就这样,马超成了一空大师最小的徒弟。
当晚,一空大师便安排马超去了马神庙,所谓大隐隐于市,最热闹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一来马神庙有太守做后台,作为天赐寺香火最旺盛的一方庙宇,受官府庇护,也受百姓维护,这样的所在一般人不敢轻易寻衅;二来是因为马神庙地方宽敞,是众弟子练功的主要场所,而且后院直接通往那片茂密的林子,以后马超在那里练功习武会比较隐蔽。
晚上,马超躺在了寺内的床上,他的眼前又浮现出了娘亲慈爱的面容。娘亲!从今往后,那个把我捧在手心里的您已经不在了,以后的日子里我就要跟着师父一空大师了,要和寺院里的师兄们一起生活了。所以娘亲,你就放心吧。至于什么时候能见到我爹爹,我还不知道。我想,师父一定会记着这件事情的......

人世间的三大痛是: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现在,年幼的马超将失去母亲的巨大痛苦,深深地压到了心底。虽然每一次想起母亲都有热泪决堤的冲动,但他记得母亲的嘱咐,所以把眼泪和伤痛强咽下去。三岁半,别人家的小孩正是赖在父母膝头撒娇玩闹的时候,而马超小小的年纪却经历了如此沧桑巨变,苦痛逼得他仿佛一夜之间成长并坚强起来。此刻,他只盼着自己快快长大。
光阴流转,马超跟着师父一空大师来到天赐寺已经快要十年了,从一个奶声奶气的小娃娃长成了玉树临风的翩翩少年,且马超个头偏高,十三岁的孩子看上去足足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所以马超在练功的少年中鹤立鸡群、出类拔萃,故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这些少年们中间的代表人物了。
莲花山人多眼杂,难免就有蛛丝马迹落在旁人眼前,偶尔会听人提及,马神庙有一个和一空大师一模一样,深眼窝、蓝眼珠、白皮肤的弟子。梁三阁听到消息时也曾有过怀疑,于是几次来天赐寺,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可能找到马超。梁三阁之所以不敢造次,是因为他知道一空大师和他的徒弟们武艺高强。没有办法证实传言真伪的梁三阁,也制造了一些谣言来败坏一空大师和天赐寺的名声。对此,一空大师并不理会,也没有做过任何的解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知道总有一天这些无稽之谈会真相大白的。
这些年里,马超跟着师父读书,跟着师兄们练功习武、骑马射箭,从来没有因为严寒酷暑而懈怠、退缩过一天。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为蝶,挣扎着退掉身上所有的青涩和脆弱,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而后展翅飞翔的过程。

现在的马超,三岁多时的稚嫩早已经退却,一脸的英气让人很难想像他只有十三岁,和众多大他几岁的师兄们站在一起,他没有丝毫的怯弱。马超虽然是一空大师最小的徒弟,但他的悟性却是众多弟子中最高的,师父一空大师传授的武功招式和兵书阵法,马超总是第一个学会的。再加上他一向刻苦用功,几年下来就成了寺里一众弟子当中的佼佼者。
莲花山的冬天格外寒冷,北风像刀子似的刮的人脸上生疼。大清早的寺院中传出了一阵阵习武练功的咳哈声。
因为天气的原因,来天赐寺和马神庙的香客也比以往少些,马超便和几个平日里比较要好的师兄在院中切磋武艺。马超的一杆长枪舞的出神入化、寒光点点,自己以一敌三和师兄们过招丝毫不落下风,你来我往连过了几百招,虽然几个人已经满头大汗,但都没有要停手的意思。
“走召师弟,师父叫你去禅房见他!”正打的难分难解时,一个和马超差不多个头的和尚向他们走过来。马超见是提着水桶的风竹师兄叫他,便放慢了招数和师兄们停了手。马超转身刚要答话,就见法名叫青竹的年轻和尚故意绊了风竹一脚。风竹没有提防,身子往前一趔趄,手里拎着的木桶摇摇晃晃,眼看就要跟着他一起摔出去时,马超疾步踏出,手里长枪“嗖”的一声朝着木桶刺过去。其他人还未反应过来,只见风竹手里拎着的水桶已经稳稳的挂在了马超的枪上……之后,人也扶着水桶站稳了。这时候,大家才发现马超的长枪离风竹的脸只有几寸的距离。青竹没想到马超出手这么快,鼻子里冷哼了一声后,还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马超脸色冷冷的看着青竹和尚,压低声音说:暗地里使这种鬼把戏,真的不应该啊!

青竹听了眯着眼睛说:关你何事?别以为你武功比我好,我就怕你!
风竹放下手里的木桶,拉着马超:师弟,算了。我也没摔倒,不用跟他计较。
青竹头一仰,又要去挑衅风竹:你们不计较?我还要计较呢!
话音刚落,马超长枪一转,指着青竹的鼻子:都是同门师兄弟,你不要得寸进尺。亏我们还叫你一声师兄呢,你从小就处处使坏欺负我们!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都没有与你计较,你应该知道,我们并不是怕你!
青竹见马超拿枪指着他,气急败坏的叫道:怎么?想要动手吗?师父宠着你又怎样?别以为我不敢动手!
马超把枪抖了一下,又往前走了一步,嗤笑道:那好,今日我就来和你算算账!
风竹一看马超又要为他和别人动手,赶紧上前拦住马超:小师弟,不要理会他。都是同门师兄弟,千万不能动手!
这时,又围上来几个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和尚,和先前故意挑衅的青竹站在一起:小子,别仗着师父宠你,你就觉得了不起。就算你武艺好,我们也不会怕了你。
马超冷眼看着他们,一字一顿的说:我虽然年纪小,却从来不会耍那些下三烂手段欺负人!
那几个和尚脸上有些难看,却死撑着狡辩:你小子别口出狂言。否则,别怪我们对你不客气!
风竹怕马超和他们打起来,紧紧拉着马超的胳膊:走召,听师兄的话,咱们走吧!

其实马超也并不想和他们动手,只是这几个和尚因为嫉妒师父平日里最疼马超,而且他小小年纪便学什么会什么,文才武艺都比他们好,所以他们总是故意找茬。这些马超倒是并不理会,只是他们还常常欺负和他最亲近的风竹师兄,这却让马超很生气。风竹比马超大三岁,性格温和,待人友善。马超三岁多来到马神庙,是风竹一直在照顾他。马超想亲人不开心时,风竹总会陪着他,哄他开心,有人欺负马超,也是风竹挡在前面护着他。在马超心里,风竹师兄和一空大师就是他最亲的人!

欢迎您继续收听!下集会更精彩哟!

作者简介:陈玉福,金昌市作协名誉主席,张掖市文联名誉主席,兰州文理学院驻校专家、文学教授,《西部人文学》主编,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作品获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突出成就荣誉奖、国家“中国优秀电视剧原创剧本奖”、中国电视"飞天""金鹰"双奖、中国网络十大杰出小说奖等几十种奖项。

【向“都市头条”选送的文章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的文章。欢迎您参与,投稿。
(投稿邮箱:3340661588@qq.com)
请关注下面的二维码,您的大作才能登上面向全国发行的《西部人文学》杂志。谢谢。】

[都市头条]

[西部人文学编辑部]

[1号文化总网]

本文编辑:紫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