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朽的丰碑 6
王杰小学
1948年8月中原解放军开始向金乡方向开进,驻守在金乡的国民党七十师连夜弃城向东南徐州方向逃亡,当月中原解放军收复金乡县城,这里的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革命种子也在这里生根发了芽。位于鲁西南大平原的金乡县域自古就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地方,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群众基础一直很好,我党很早就在此地开展各种革命活动。早在1925年,金乡县高河镇马家村的马希文在济南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在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成为大革命时期金乡人民的早期英雄。1927年金乡学生翟子超、杨一辰也在济南加入中国共产党,二人由于表现突出,后来被我党委派到金乡老家从事革命活动,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员骨干壮大革命组织。1936年12月,金乡县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1938年2月金乡县又建立起一支百余人的抗日武装组织,1940年3月在湖西成立了金乡县抗日民主政府,截至抗日战争结束,金乡县已经发展党员达二千余名,全乡境内革命热情高涨。1948年8月刘邓率领的中原解放军攻占金乡县城后,金乡全境彻底解放,该县被并入了冀鲁豫解放区,划归平原省湖西专区管辖。当人民解放军开进金乡县城时,刚刚解放的金乡县其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各级党及行政组织。这样,离金乡县城不远的华堌村就和附近几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共产党员王恩地被推选为这个行政村的第一任村长。
自冀鲁豫解放区建立以来,解放区政府在区内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当时的解放区政府为了消除文盲,提高群众素质,就大力推动教育事业,设立各种“识字班”,而在有条件的地方直接建立学校,开展全民教育。这样,在华堌村设立小学也就提上了村议事日程。一天,村长王恩地找到了王廉堂,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廉堂,咱们金乡已经完全解放,金乡人民也翻身做了主人,现在上级非常重视教育,各行政村都在开办识字班,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我们华堌村也准备筹建小学。廉堂,咱们村地理位置优越,南临县城,与周边几个村关系和睦,上边已经同意在我们村筹建村立小学,为此行政村专门开会研究了学校筹备事项。大家一致认为,你是咱们附近几个村里有名的文化人,行政村班子开会同意委托你筹办咱们的村立小学,我这次找你,就是请你拿个办学方案!”王廉堂听完村长的话,稍微沉默了一会,然后对村长摇了摇头,表示有些为难:“村长,你应该了解我!我是在私塾学堂里读过几年书,若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还行,若让我主持筹备建立学校,这么大的事,我怕才疏学浅,担当不起,如果辜负了大伙的期望,我就更无脸见乡亲父老了。王村长,大家都知道我当了一年国民兵兵,虽说是被国民党抓的丁,不是自愿当的兵,但这也会影响到我的威信。我非常感谢村长的好意和信任,让我做个教书先生辅导学生还可以,筹备村立小学这样的大事,我确实胜任不了!还是请村长另请高明为好!” 王廉堂说完看了村长一眼,有些愧疚地低下了头。王恩地明白了王廉堂的内心顾虑,他走近一步,拍了拍王廉堂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安慰道:“廉堂,我从小看你长大的,你啥事也瞒不了我,你在金乡当兵,本来就是国家党来咱村里抓的壮丁,干了一年你就偷偷逃了回来,这一年来你既没杀人也没放火,干干净净地做了一年文书,这一切村里人都很清楚,我们也去调查过,你没有任何污点,非常清白!相信群众不会有什么闲言碎语的!另外,你家祖祖辈辈家风很好,你的人品和你做过的好事,老少爷们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都有一杆秤,分明着呢! 廉堂,你也知道,我们附近几个村联合筹办村立小学,这几千号人中数来数去就你肚子有些墨水,办学这事非你王廉堂莫属!你不要推辞!你的学问是几个村里顶尖的,你的品德也是大家公认的,你就放下思想包袱,筹办学校的事就这么定了,这也是组织决定!有什么困难,组织和你一起抗着!时间不等人,马上就到秋后农闲了,这件事还要抓紧,不能拖拉了!” 王村长的话,句句在理且又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商量余地,王廉堂也就不好再推辞什么了。
听说村里要开办学校,让小孩们读书学习,还让大人们识字认数,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有一个村民叫王遵训,他是村里的积极分子,听说办学后立即找到王村长,主动要求把自己的院子腾空出来做学校。然后又找到了王廉堂,要求参与建校事宜。这样,王恩地村长与王廉堂就共同确定临时村立小学设在王遵训的院落里,学校教室就用王遵训的房子。王遵训承揽任务后,立即腾空三间房子,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王廉堂在学校门口贴上了“解放区就是好,坚决跟党走”等红色标语。经村长授意后,王廉堂又带领部分村民搬来一些土坯,在屋内垒起几十公分高的小台子,然后在台上架起板面,这就算是教桌了。王廉堂又找到村里的王木匠,让他带着儿子连夜赶做了写字板,刷成黑色,订在讲台后面的墙上,然后又让人在黑板上方悬挂了一张大型的毛主席像。华堌村小学,在王廉堂的主持与操办下就这样有条不紊地筹建起来。
1949年立秋不久,华堌村小学正式开学。这天一大早,王廉堂以及村里的干部群众都集中到了这里,只见校院中央,一面红旗迎风飘扬,学校门外右侧挂着一块长形木条,上面用毛笔写着几个大字——华堌村小学。村立学校的第一批学生,都坐在自己带来的木凳上,大大小小的学生们整整齐齐地排成十几行。学校周围站满了围观的群众与家长,村民们敲着锣鼓,摇着红旗,喊着口号,热热闹闹地祝贺着自己的村办小学成立。今天,王廉堂还特意自我打扮了一下,头发梳理的干净利落,身着一袭书生长袍,脚穿圆帮青鞋,显得既端庄大方又斯文尔雅。王恩地走到学校中央,大声说:“学生们,乡亲们,在王廉堂校长的操持下,今天村立小学正式开学了!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堌村地势低洼,大部分是盐碱化土地,再加上十年九淹,长期以来我们村民的生活又穷又苦,大部分孩子都念不起学堂!现在我们解放了,解放区政府又要在我们村建学校,这是全村的大事,我们要通过这所学校把村里的孩子们培养成有文化有知识的人,用知识改变我们村的落后面貌,改变我们村民的命运,创办这所学校,王廉堂校长费尽了心思,为大家出了力,现在请王廉堂校长讲话!”在群众的欢呼声中,王廉堂走到学生面前挥了挥手说:“同学们,乡亲们,各位家长们,我现在宣布:华堌村小学经过半年筹办今天正式开学!”院里院外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王廉堂继续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个开学典礼,我首先代表学校感谢咱们区政府,感谢咱们的王村长,以及乡亲们的大力支持,让咱们村立学校的筹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既然接受这幅重担,我就不会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全心全意办好咱们的学校…”
这个华堌村小学就是后来的王杰小学。七岁的王芳也就成为了华堌村小学的第一批学生。开学这一天,杨玉芹也特意给王芳穿上新衣,将王芳打扮得像过年似的!她亲手赶制的新书包又长又宽,小小的王芳背在身上书包都垂过了膝盖。王芳搬着小凳坐在学生中间,热闹的场景也令他东望西瞅,目不暇给,能在自己村里上学,王芳显得无比高兴。在这一批学生中,与王芳最要好又是一起玩耍长大的几个小孩王伟川、周文福、李学连、王遵德等,包括同村的李学章、马龙玉、张作平、李希元、白书芹、张献仁、石林玉、白保银等都成为了华堌村小学的第一批学生,很多都是王芳后来的同窗好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王芳从小就接受着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培育他坚强意志与高尚品德至关重要,毕竟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思想核心!文以载道,百年树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由之可见一斑。近百年来中国大量引入西方社会的知识教育,导致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平衡被完全打破,也导致民族文化自信逐渐丧失,很多人崇洋媚外,自愿出国接受西方知识教育。然而单纯知识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正在显现,有知识而无文化这已经成为当前知识分子的普遍现象,将知识科技用于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中央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应当再次反思,人类教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增加知识储备还是提高文化修养?自古以来,东方教育以文化教育为主,以知识教育为辅,一切教育首先是教如何做人的教育,其次再教如何做事!人类社会的教育顺序绝对不能改变!

不朽的丰碑 7
王芳改名
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以来中华大地战乱频繁,烽火不断,人们衣食有忧,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旧社会乡村的读书人很少,刚刚开课的华堌村小学由于老师极度缺乏,学生们不能分班上课,几个村子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密密麻麻地拥挤在同一间教室里,年龄小的孩子坐在前排,大孩子则在后排,还有许多好学的大人也都站在教室后面一起读书。学校成立时,王芳未满七岁,被安排坐在第二排中间,王芳的两个姐姐也坐在王芳身后,大小孩子学着同样的课程,《三字经》、《弟子规》、《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解放区好》等是大家的必修课程,村子里从未有过的朗朗读书声不断传出,乡亲们好奇地聚在学校周围,直夸共产党好,解放区好!课余时间,王廉堂还去动员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入学校。王廉堂是个责任心极重的人,既然村长王恩地将学校重任委托给他,王廉堂自然感觉到身上的担子重如泰山,他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他既不能辜负了王村长的重托,也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他要想尽办法动员更多的孩子走入学堂,以扩大学校的学童规模与村民的受教育比例。
有一天下午,王廉堂正在教室带孩子们领读《弟子规》,村长王恩地面带喜色径直走到教室门口,向教室内打了个手势示意王廉堂出来,王廉堂见状急忙放下书本,快步走出教室。两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王芳侧头看到,只见王廉堂正认真恭听着村长叙说着什么,还不时地点着头。待将村长送走后,王廉堂面带笑容大步走入教室,挥着拳头对大家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刚才村里接到上级通知,明天是1949年10月1日!我们的新中国明天就要正式宣布成立,以后咱们我解放区人民政府就要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原省金乡县人民政府了,咱们的解放区村立小学也更名为人民政府隶属的公立小学。村长还特意强调让咱们学校明天放假一天,但大家还要按时返回校园,我们与广大村民们一起在这里举行升国旗仪式!共同纪念这个伟大庄严的日子!王廉堂话音刚落,学生们高兴得像炸开了锅,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从教室传向四面八方。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全体中国人民普天同庆的日子!也是新旧中国交替乾坤翻转的历史性日子!这天,在千里之外北京天安门广场,那里人声鼎沸,代表着各族各地人民的干部群众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在这个庄严肃穆的日子里,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们,有来自全国各地各族的代表们,有工人、农民、市民、学生、城防部队等总计三十余万人。高大雄伟的观礼台上还有外宾参加。这是中国人民最扬眉吐气的日子!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真正翻身得解放的日子!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历经百年奋斗与抗争,终将完全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要在今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而在千里之外的华堌村小学,学校里同样人声鼎沸,学生与全村的干部群众们,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红旗飘扬。学校中央扎了小台,王恩地走上小台对大家说:“乡亲们,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了,我们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做主,不再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了,我们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同学们,你们生长在红旗下,你们要努力学习,做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将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王恩地还特定叫人将解放区政府配发给村里的大收音机放到学校中央的案台上,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着新华社播音的隆重解说,还不时传来威武嘹亮的音乐声,大家静静地听着。直到下午三点,收音机里传来了毛主席激动颤抖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立即!天安门广场上沸腾了,立即!华堌小学的校园里也沸腾了,鞭炮声,锣鼓声,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等大家情绪稍微沉静下来后,村长王恩地走到院子中央,对着大家摆了摆手,示意安静,接着大声说:“现在,我宣布行政村在华堌小学举行升国旗仪式!”接着几个民兵身背钢枪快步走来,他们把旗杆固定,然后缓缓将一面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仰望着代表新中国的五星红旗,人们欢呼雀跃,个个泪流满面。
新中国成立了,人民得解放了,整个华夏大地普天同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这天晚上,王家大院也挂起了几盏红红的灯笼,大家都涌到院子里,王廉堂站在灯光下,无限深情地对王芳说:“孩子,你们这代人赶上好时候了,日本鬼子打跑了,国民党反动派也打跑了,你们长在红旗之下,以后你要好好读书,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王芳像懂事似地点着头。
转眼之间已是寒秋时节,有一天,王芳放学之后与周文福一起来到万福河边玩耍。河边深秋的芦荻萧萧涤荡,瑟瑟秋风早已夹杂着阵阵寒凉,暮色下的夕阳将万福河映照的金碧辉煌。这时,驻扎在金乡县城的一支解放军部队正在河滩打靶收兵。两人好奇地走近,只听见远处传来一个军官的号令,“立整,稍息,报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接着班长大声说,“向右转,向着金乡军营驻地齐步走!”十几个解放军战士排成一列,他们背着钢枪,举着红旗,在夕阳余辉中更加威武雄壮,英姿飒爽。眼前这一幕,王芳简直看呆了,他一直目送解放军消失在暮色苍茫之中。王芳带着羡慕之情对周文福说:“文福,等我长大以后,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紧握钢枪,练好本领,为祖国为人民站岗放哨,保卫我们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华堌村小学与村公所离得很近,只有一院之隔。有时下午自习课时间,村长王恩地就到学校给学生们讲些革命故事,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清楚明白我们的新中国来之不易。有一天下午,王村长给孩子们讲了刘胡兰的故事:1932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抗日战争爆发后,文水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刘胡兰从小就接触革命道理,七八岁时就参加了村儿童团,送情报,站岗放哨,13岁时当上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1946年6月,十四岁的刘胡兰批准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7年1月12日,当国民党对解放区反扑时,刘胡兰被抓,面对威胁,她大义凛然。在她前面已经有六位革命同志被敌人用铡刀铡死,这时敌人恶狠狠地问她,“你小小年纪,难道就不怕死吗?”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敌人最后用铡刀将她铡死。刘胡兰的事迹传到延安后,毛泽东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然后村长动情地说:“同学们,我们的新中国就是由无数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同学们要好好学习,立志报效祖国!”王芳盯着村长,默默地听着,眼角挂着泪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一颗革命的火种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悄然播下。
在以后的日子,村干部们经常到学校讲述董存瑞、赵一曼、江竹筠等等革命烈士的英雄故事,王芳都认真地听着,这些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与烈士们,他们心中装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他们装着解放全人类的事业,他们都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这些英雄与烈士们,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他们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事迹深深感染着童年的王芳。王芳听完这些故事后,在班里发誓将来长大后,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名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做一名新中国真正的英雄豪杰。同时,王芳要求养父王廉堂将自己的名字由王芳改为王杰。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