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
百草侯,东昌居士,叶采刚,朱洪滔/2篇,张兆嵩,田幸云,罗建华,冯明胜,贾建山,林明金,杜华,康怀信/3篇,王三清。
【本期书画家】
蒋城关,于新民,欧阳,马国斌。


梅季暴雨袭暮
文/百草侯
鸟蜇树斜风卷云,暮纱泼墨溅珠沉。
嫦娥也惧梅姑怒,自赏寒宫百褶裙。

行走在月光下(新韵)
(忆50年前的一次月夜经历)
文/东昌居士
清辉光里夜独行,远见一人恐惧生。
待近方知讨饭者,可惜怜悯语难通。

七绝•滠堤即景
文/叶采刚
一线防洪树党旗,狂风暴雨入梅时。
三千将士夜巡漏,固若金汤滠水堤。

游会师园见贵宾有吟
文/康怀信
会师楼上锦旗辉,三路红军驻马威。
古驿连通欧亚去,梧桐沐雨凤凰归。
(2020.7.12)

家门装指纹锁
文/朱洪滔
钥匙一把也嫌多,土鳖竟爬安乐窝。
纵是粗纹能辨识,幸余茧手尚经磨。
(2020年7月12日)


庚子抗洪
文/田幸云
疫魔囚后雨魔囚,庚子殇年噩梦忧。
花果下凡田变海,龙虾出府水淹楼。
桑麻稻失千夫梦,松竹梅贤三友酬。
天道不如人道美,中华骄子再风流。

孙子罗子琨十周岁有感
文/罗建华
五代单传一脉承,四世同堂合家亲。
欣逢孙子十岁日,至亲相聚二桌人。
少小立志知国事,道德情操初养成。
忠厚贤良传家久,一代更比一代兴。
二O二O年七月十二日

咏茉莉花
文/冯明胜(武汉黄陂)
剔透玲珑貌美庄,从容日灼雨风昂。
翠枝劲展青罗舞,珠蕾欣开白玉张。
群物霸图迷众目,一身灵气夺新光。
幽香岁月终凋去,素雅芳名万古扬。

七律.茉莉花
文/贾建山(郑州)
茉莉几株满院香,亭亭玉立素颜妆。
雪肌丽质千姿秀,冰骨清魂一世扬。
花白气舒蜂蝶舞,天蓝赤日燕莺翔。
迷人浓郁随风远,甘入茶盅倍觉凉。

夏日即事
文/林明金(武汉黄陂)
滂沱雨后净埃尘,岸柳垂丝画里人。
白鹭寥寥身带雅,清滩寂寂座留新。
松声蛩语鸣时觅,竹影荷香静处纯。
一任喧嚣纷落去,游踪只待长精神。

七律•庚子大涝
文/杜华(内蒙古包头)
伏汛提前闰四遒,涝灾更比疫灾愁。
南方多潦涔成泽,山体坡倾泥石流。
北国连阴强降水,街头浪卷轿车游。
未知秋后情何状,闻报心尖杖策抽。

南湖防汛疏散村民
文/张兆嵩(湖北)
平堤水位浪飞花,涌入心头乱似麻。
信有仲昆先上阵,当催老弱快搬家。
车轮滚滚烟云起,渡口依依日暮斜。
待到风停雷雨后,重回故里看朝霞。

茉莉花
文/康怀信
一曲民歌遍万方,花茶数盏敬宾尝。
浸脾雅韵临仙醉,入耳清声夺酒香。
素洁前身容貌俏,玲珑倩影内涵藏。
雪莲曾妒人情冷,未令伊名世界扬。
(2020.7.12)

漫吟雨霁晨行
文/康怀信
潇潇昨夜水鸣天,袅袅清晨岭罩烟。
欲上桃峰伸腿脚,且忧阵雨湿心田。
风云突起无时遇,伞具常拿有害悬。
任尔倾盆雷瀑下,逍遥野外自悠然。
(2020.7.12)

有感防汛搬家(古风)
文/王三清
江水上涨府河灌,两下争宠只图欢。苦了古镇黄花涝,居民搬家心中烦。
国堤合垅为何难,必须制定好方案。坚持沿河不改变,村民安居才会赞!
2020年7月12日

贺王诗雨小朋友庚子七月十日十岁生日
文/朱洪滔
我与娇娃共庆生,同天同月不同庚。
翁孙有幸分双宴,飨馔无缘讨一罂。
仙鹤楼前仙鹤舞,凤凰台上凤凰鸣。
兰庭馥郁飞诗雨,玉树王家始长成。
2020年7月12日


青玉案 · 渐宽罗带
文/碧空如洗
渐宽罗带容颜瘦,角中鼠,囚窠臼。惭愧枉来人世走。月清夜白,寒长更漏。心有般般疚。
功名未取额头皱,腹内空空脸皮厚。知己无寻环指扣。水流江左,恨流江右,生我何须寿。

巫山一段云•咏荷
文/晨爱民(樱花诗会)
色绝凌波美,天生一脉香。小池连碧伴娇娘,浅匀红粉妆。
风骨暗含豪放,气韵修持洁爽。仙姿恬静自端庄,风流入颂章。

西江月•咏广西梧州龟苓膏
文/李素芬(樱花诗会)
褐色谁来点缀,软膏何用施妆。龟苓来自水都乡。风味天然酝酿。
食可生肌解毒,药能调血降糖。甜中微苦口留香。外售内销皆畅。
注:梧州是古苍梧郡,有“绿城水都” 之美称。
2020.07.11

卜算子•七月闻惊雷
文/张和平(樱花诗会)
七月闻惊雷,遭遇红尘雨。车马川流险中行,苍野民生苦。
君问恨何休? 大爱英雄处。战罢江城不言愁,舍我同谁语?
(2020.07.12)

春雪间早梅 · 真心最是情浓
文/山花烂漫
凉风到院东。野渡泛棹急匆匆。
欲在丛间寻香味,池塘里面摘莲蓬。
溪清微波绰影,雾罩岸柳朦朦。
荷叶青青色,莲花醉落红。
三春看似秋日远,一睹乐融融。
回绕堤边庭榭,伊人伫看,彩艳不相同。
须知随意依旧是,梦里逸远是新鸿。
本色犹为淡水,真心最是情浓。
频频期感动,百花非似水芙蓉。
寄情必赋新诗句,书笺给老翁。

《春雪间早梅》,词牌名,定格为双调,一百二十五字,前段十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此词以唐韩愈《春雪间早梅》长律诗而成。韩诗首句为"梅将雪共春,彩艳不相因",即咏出了调名本意,意为:春雪间杂着早梅的白花,它们二者的色彩光艳、交互融合却又不相因袭,然共同烘托出春意。调见南宋黄大舆《梅苑》所辑宋无名氏词。


武汉诗词楹联学会汉北分会
二零二零年七月十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