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英国人阿绮彼德•立德于1908年游点军艾家镇执笏山时拍摄的老照片。图片正是一百余年前的执笏山全貌。
图中执笏山顶峰道观的主殿—玄帝观高大雄伟,白墙丶黛瓦、飞檐丶滴水丶防火墙清晰可辨。两峰之间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单孔石拱桥—通天桥格外醒目,此桥如今仍保存完好,为通往主峰的唯一道路。仔细辩认,照片中离玄帝观正门七八米远的一株称作“道桑”的树依稀可见,这棵树也保留至今并枝繁叶茂。
据史料记载,此道观始建于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后经明丶清两朝大的修葺,山上布满建筑,山下百姓径常上去朝拜,香火十分旺盛。
如今山上到处是当年建筑物的残垣断壁,到处是撒落的各色丶各种规格的青砖。据有关人员对这些青砖考证,认为大多足唐代烧制,质量最好,规格最多。笔者在现场还找到了几块品相上乖,刻有“关帝楼”三字的唐砖。这三个工整楷字引起了我的浓厚性趣,其中的“关”字为门字中间加个一关字,“帝“和”楼”字与现代汉字一模一样,难道唐朝就有简化字了?
山上还有部分明代和清代青砖,但未见文字砖。这三朝的砖质量是依次递减。看到清代的砖制作粗糙,里面还夹杂着很多小卵石。
看来此道观经历一千多年,衰于近代战乱并毁于当代特殊年代。
一张老照片,使我们见到一百多年前执笏山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