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送亲人过大江>>
改编/夏广忠
朗诵/金兰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4月作著名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一句"百万雄师过大江"高度的概括了在下达<向全国进军命令>之后,人民解放军以你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险,宣告了一个新时代诞生的伟大历程。

也就是在同时,一张由红军老战士邹建东在炮火纷飞的江面上抓拍的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一经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就紧紧抓住人们的心灵,在全国同时引起了轰动。照片上面百舸竟发,炮弹在江面上炸起冲天的浪花,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奋力摇橹,将船上的解放军战士送上对岸,另一位小姑娘半蹲在船舱内,他们的父亲在后面掌舵。

渡江战役结束后,50年过去,照片上那位摇橹留着大辫子的小姑娘是谁?他们在哪里?照片的拍摄者以及关注这贴张照片的很多人都在苦苦寻找。
1984年,渡江战役中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参谋长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将军,细细端详着<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时,深情的说"一定要找到这位小姑娘,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过不了江"。
时间到了1999年4月,江苏卫视台为庆祝南京解放50周年,播放了大型文献纪录片<风雨中山路>,在第五集的解说中,解说员用恳切而焦急的声音呼唤"划船的小姑娘。你现在在哪里呢"? 这一刻,引起了一个叫董小妹的中年妇女的关注,她凝视着电视屏幕,流着眼泪说,"这个小姑娘就是我的妈妈",并连夜赶到了太湖农场妈妈家,告诉妈妈,电视里在找您呢。

从此,我们知道了照片上摇橹梳着大辫子的小姑娘,当年19岁叫颜红英,半蹲在船舱内的小姑娘是她妹妹颜根兄,后面撑舵的是她们的父亲颜建发。
历史清楚地记录着,1949年4月21日。当解放军汇集江北,准备打过长江去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船只。而那时,为了打败反动派解放全中国,颜红英与父亲和妹妹,同当地的很多船工一起,义无反顾地摇船赶來,加入到渡江支前的大军之中。
渡江战役打响后,父亲在船尾掌舵,颜红英娴熟地摇橹,妹妹也不停帮助奋力划桨。在炮弹炸起的陈阵浪滔中,她们不惧重重危险,一股作气,把自家船上载着的两个班24名解放军战士送到了长江对岸,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大功!

面对记者的采访,颜红英说,"解放后她就嫁到太湖农场,一直过着勤劳而又清贫的生活,从没有对人讲过她在渡江战役中的英雄壮举,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幅珍贵历史照片的主角”。
此后,受远隔千里的邹建东的邀请,已经69岁的颜红英去了首都北京,登上了天安门,1999年7月,颜红英还受邀参加了庆祝建军72周年的"八一"晚会,<我送亲人过大江>的这幅照片也被推到了舞台的中央。

据保存下来的华东二分区人民报社出版的1949年5月第896期<人民日报>记载,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战役中,涌现出了民工功臣有2000多名,当时的军政首长在庆功会上给他们颁发了渡江胜利纪念证和渡江支前功臣证。一张<我送亲人过大江>的历史照片,再一次印证了一条真理,这就是毛泽东主席在率领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向北京进军时,所说的,"有人民的支持,这就决定了我们必定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