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曲相送
文/王金波

我家住在风景秀美的白洋淀边,我们夫妻二人都喜欢跳广场舞。晚饭后6:50,收拾好碗筷,妻子骑上自行车出门,向炼油厂小区奔去。炼厂小区舞蹈队每晚活动1个小时,稍后会有资格老点的队友留下来,教大家学习新舞。第一场跳完后,剩下学新舞的人没几个,妻子是其中之一。自从加入炼厂小区舞蹈队,妻子从来没缺席过新舞学习。

妻子学舞之路并不平坦,今年四月份开始在行政大厅前的小广场跳,渐渐发现这里的舞蹈没人来教,明珠舞蹈队骨干人物都忙着排练,她们不停地参加演出和比赛,把精力都投入到舞台演出上了。有一阵子妻子下班后不回来,住在娘家,跟村里人跳,村里人的广场舞动作不怎么到位,跳出来不太美观。
8月上旬,由于会战中道修路,去油田购物中心交通受阻,我另选场地临时凑场,看上了炼厂小区舞蹈队,第二天叫上妻子一起来跳,后来炼厂小区舞蹈队的领舞赵姐为妻子订购了非常合体的舞蹈服。

妻子全身心扑进了炼厂小区舞蹈练习中,跳完第一场,接着学第二场,回家后空余时间对着电脑学跳。
炼油厂小区舞蹈队的活动地点在健身广场,这里每晚聚集四排或五排舞蹈队员,每排大约十四、五人,舞队的两套音响设备是社区为大家提供的。
妻子在炼油厂小区跳了五个多月舞,动作从开始的忸怩生疏到如今的舒展大方,队友之间从互不相识到亲如姐妹,妻子每晚在这里随舞曲陶醉着、幸福着。

一天晚上,舞蹈队的小禹妹妹问起妻子我的去向,妻子告诉她我回了购物中心,小禹妹妹一声尖叫,“大哥走主了呀!”弄得妻子搂着肚子笑了个半死。

妻子温柔敦厚,不太注重交际,属于贤妻良母型。没跳舞之前,妻子下班后除买菜外,连楼都不怎么下。妻子身上的传统因子多于现代元素,买了新衣服,放柜子里舍不得穿,过年过节或参加婚礼才找出来打扮一下。

为了节省家庭开支,妻子利用学校后面的一块空地开垦出面积不小的一块菜园。春天下过雨后,妻子在菜地里种上豆角、黄瓜、丝瓜、茄子、菜椒等蔬菜,上完课批完作业,妻子在校的闲暇时间大部分用来摆弄菜地。
2014年6月初,上完课的妻子为了抢时间多干点活,穿越学校绿化带的缺口,在路过冬青树时,被一种不知名的蜂蜇到了左手手背,当时没怎么在意,心想熬过一夜,第二天就会落肿,就会不疼也不痒了。谁知第二天下午手背肿了老高,手腕处起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泡,就像开水烫过的伤一样。

看到妻子的伤势,我叫她赶紧到医院治疗,妻子却坚持在村里养伤,我明白她的心意,既不想耽误课也希望少花点钱。
妻子在娘家村里连续输了6天液,伤势好转不大,在我的不断劝说下,才到市医院皮肤科医治,在那里拿了150块钱的药,服用第三天伤就全好了。
妻子在家中刷锅、洗碗、做饭、洗衣、拖地,任劳任怨,料理着小家庭日常的全部杂务,支持我外出交往,鼓励我有了好的题材,要尽全力把文章写好。

妻子很少串门,从不肯多花一分钱来打扮自己。正是因为妻子的朴素和勤俭持家,才使我们靠着微薄的工资,在七年中连买两处楼房,过上了令人羡慕的日子。
华灯初放的炼油厂小区,绿树浓荫下,健身广场人潮涌动,和着音乐节拍,妻子站在舞蹈队不怎么显眼的位置,她是这个大集体中极普通的一员,跳起那首撩人心弦的《一曲相送》,妻子作翩翩欲飞状,仿佛漆黑的夜空缓缓升起的一颗璀灿新星。

爱上了草原的美
爱上了你的气味
想和你一路高飞
蓝天白云下依偎
一路上阳光明媚
一路上牛羊成堆
你扬鞭把风儿追
我为你打开了心扉
最爱的草原望不到边
只留下了我的思念
远处的歌声熟悉又温暖
是我一曲相送 给你的眷恋
茫茫草原望不到边
和风吹来你的誓言
明年的春天 在这老地点
你会将我的手儿牵
幸福每一天

送给妻子的花束,岁月磨砺,风霜雨雪,所有的经过,都见证了我们完美伟大的爱情,28年前,从相亲到结婚,我们只用了28天,从见到的第一眼起,一见钟情这个词就在我心底荡漾,时光不老,流年安好,携手今生,我们才是最美的遇见。

妻子简介:
屈亚芹,女,1969年6月2日出生于青塔乡赵各庄店村(简称赵店或赵各庄),后迁居至北辛庄乡邓河口村,随外婆一家居住。
任丘市北辛庄乡第三中心小学语文教师,1991年6月毕业于鄚州中学高中部,2006年12月取得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专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学校少先队辅导员,2019年6月2日退休。
漫谈河北任丘市屈姓(尹占海,任丘电视台副台长,河北姓氏专家)
提起屈姓,大多数人会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其实,屈姓的源流众多,其中一支源于蒙古族,为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后代。蒙古帝国时期,窝阔台汗敕封四子哈喇察,子孙也一直在陕西省凤翔县陈村镇紫荆村繁衍,形成屈姓家族,当地称为“屈家山”。
据史料记载:任丘屈氏族,落籍赵店,祖籍陕西凤翔。任丘赵店屈姓为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后代。

窝阔台,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公元1229年忽里台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南下灭金朝,派拔都远征欧洲,在位期间疆域版图曾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他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为中书令,采用汉法,并且开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奠定元朝的基础。
凤翔县紫荆村屈姓陵园石碑及相关物证,足以证实屈姓系成吉思汗后裔无疑。屈姓系窝阔台四子哈喇察儿王第二子扎儿台(屈术)后代,发现于紫荆村的哈喇察儿王的分封碑写道:兔儿年辛卯九月秋露日,窝阔台将凤翔作为四子哈喇察儿子孙的封国,除“土封分一万五千户“外,还有”兀耳朵二宫帐子”。命契丹人耶律楚材子古尔吉歹、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子剳阿统阿辅佐,秦本山(即紫荆山)行宫为凤翔汗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252年窝阔台系汗位被夺,关中之地被蒙哥封给忽必烈,凤翔汗国消失,合喇察儿王二子扎儿台(汉名屈术)沦为凤翔府达鲁花赤。元末大乱,社会动荡,元代凤翔的最后一位达鲁花赤那海(屈术的曾孙)为避战乱,异姓为屈,率五子与部众隐居于紫荆山之下,元末的1369年,为躲避汉人追杀,当时大明王朝已经建立,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人更是身处险境。
任丘屈姓名人当属屈伸,据《屈伸墓志铭》记载:曾祖贵,自凤翔徙家任丘,祖庆,父忠,封给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