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朽的丰碑 4
教育启蒙
十四年的侵华战争,大日本帝国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再看我泱泱天国文明绵绵自佑中华。当全世界人民组成抗法西斯同盟时,日本帝国主义的命运也就到头了!1945年8月15日,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抗日战争最后取得伟大胜利,这也是全世界正义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金乡县城后,驻扎在这里的日本军队在8月18日夜里偷偷离开金乡逃往济宁,至此,沦陷了七年之久的金乡县全境得到解放。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的胜利!1945年8月21日至23日,举世瞩目的侵华日军洽降会议在湖南芷江七里桥举行,当时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了日军代表的投降。1945年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由中美英苏为代表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接受了日本法西斯政府的投降,当时的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也为民族解放圆满地划上句号。
1945年!这一年注定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曾经百年不堪回首,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屡战屡败,又不得不屡败屡战,在一次次的战败中,我们签订了若干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不是给洋人割地赔款,就是开放埠港口岸,在这些被列强们殖民压迫的日子里,承载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上至国家,下至百姓都受尽了列强的种种屈辱。一百多年来,为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有多少中华儿女不畏牺牲,前仆后继,赴汤蹈火,血洒疆场。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无奈与屈辱中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辛亥革命到土地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三民主义到共产主义,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革命、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从人民公社运动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确立,中国历经了近一百六十年的革命实践与道路探索后,中华民族终于寻找到适合自己国情又融入世界潮流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肥沃土壤里,让古老悠久的文明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重放光芒!让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与五千年辉煌的中华文明珠联璧合!共同焕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光彩。
1945年,对于百年中华而言注定也是全民共祝的一年!自从日本投降之后,距离华堌村不远的金乡县城里就整日锣鼓喧天,鞭炮轰鸣,人声鼎沸,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绵绵不绝地传到一里之外的王家大院,而压抑了多年的王家大院似乎火山爆发般地欢乐,快到三周岁的小王芳似乎感觉到大人们的喜悦,他尽情地与几个小姐姐在院子里你追我赶嬉戏玩耍,孩子们的欢歌笑语更为王家大院增添着喜庆和乐的气氛。近日来,王俊亭的腰杆也明显挺直了,他拿着旱烟袋站在北堂门口,每每闻到县城方向的锣鼓声传来,他就走出北堂朝县城方向看着,满脸的皱纹里透着祥和、自然和喜气。 “爹,咱今年秋后就不用再给鬼子汉奸交派公粮了!”王儒堂一边收拾农具一边对着北堂门口的爹爹说,王俊亭将旱烟从嘴边挪开,对着二儿子说:“是啊,鬼子投降了,咱庄稼人的好日子也就来到了。”这时,王廉堂从东厢房轻步走了出来,对着二弟大声说:“听说呀,9月3号,咱金乡县政府要举行抗战胜利庆祝大会,还有狮子舞、秧歌队表演呢,应该非常热闹,我们都去城里看看吧!”几个小孩闻言,欢呼雀跃起来,“好啊!我们都去县城玩玩!看看狮子舞!” 院子里的大人小孩们齐声应和着。
9月3号清晨,王家大院的人像过年一样大家早早就起来了,杨玉芹给睡眼朦胧的王芳穿着衣服,一边哄着他,“小芳,今天带你去县城玩耍去!看狮子舞,还给你买糖果吃呢!”王芳听后高兴的跳了起来,也许喜欢热闹与喜欢甜品是小孩子的天性。早饭后,大家挤成一堆向县城进发。王芳骑在王廉堂脖子上,随着四面八方汇来的人流缓缓地向县城移动,只见各乡各村的队伍高举着旗子,敲打着锣鼓,呼喊着口号,各色各样的大小红旗在空中飞摇飘扬。小王芳从小还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他的眼睛似乎永远在转动不停,王芳好奇地问身后的爷爷:“爷爷!为什么今天这么多人啊?”杨玉芹抢着回答说:“孩子,日本鬼子投降了,金乡老百姓的好日子来到了,大家都很高兴,各村的人就都出来游行庆祝了!” 当听到游行队伍中有人高喊着口号“日本鬼子投降啦,中国人民解放了”时,王芳也模仿着大人的口调挥动小手喊着:“鬼子投降啦!人民解放了!” 杨玉芹用手帕擦了下王芳嘴角的口水笑着说,“鬼子投降了,俺家的小王芳也得解放了”,全家人听着王芳那稚嫩的声音呼喊口号,就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年农历10月10日,正是王芳三周岁的生日,在王俊亭的张罗下,王家大院热热闹闹地给他这个长孙过足三岁生日。只见几个媳妇忙里忙外地置办了一桌饭菜,大家围坐下来,今天的主角依然是王芳。大家吃饭正在兴处,这时王廉堂首先开口了:“爹!娘!过了这个生日,王芳就三岁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看王芳这孩子说话干净利落,目光炯炯有神,表达心灵口巧的,感觉他将来肯定有出息。爹,娘!我寻思着应该让他早点读书了!”王俊亭看了一眼王芳,又对着王廉堂点了点头:“廉堂,早年你八岁才去私塾读书,现在看来有些晚!我又没有文化,也不能在家教你。只觉得你八岁能自理了,就送你去高河店念书,你跟着私塾胡先生学些文化,可年龄也大些了。现在王芳才三岁,若送到私塾学堂念书年龄还有些小,这样吧,从明儿起,你就在家里教他吧!同时让王芳的几个姐姐也陪他一起读书!”
第二天,王廉堂请人做了一块不大不小的黑板,挂在东厢房的南墙上,又从家中墙龛里翻出以前读过的旧书,拍了拍上面的尘灰,拭去书轴的杂物。王廉堂将一张高桌放在黑板前面,又在屋里摆了一行小凳,他还特意嘱咐杨玉芹给王芳穿得整洁大气些,象个学生模样。一切准备妥当,王廉堂让王芳和他的几个小姐姐坐在板凳上,郑重其事地说:“王芳!昨天你爷爷已经说了,从今天开始让你和几个姐姐在家读书学习,由我来教授你们!王芳,你已经三岁了,你姐姐们还大些,你们都要收收玩心,注意力转到读书上来,以后认真听我讲课,努力学习文化,将来去外面干点事业也有基础!”王芳懵懵懂懂地听着,几个小女孩也胡乱地答应着。
王廉堂十几年来积攒的书也很多,光桌案上就摆满书,有《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浅显的书文,也有四书五经等苦涩难懂的经书。王廉堂是从《三字经》开始教起的,他首先对着书本大声念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稍停一下,几个小孩也随王廉堂的语调大声朗读起来,小王芳带着稚嫩之声也跟着咿呀学文,从此,王芳的学习生涯就此开始了。以后的日子里,王廉堂倾注了全部精力与心血,教导着王芳识字,背书,练笔,有时甚至废寝忘食。王廉堂八岁曾上私塾,十四岁学成归村,他自己的年少岁月正赶上了一个战乱的年代,国共两党冲突,日本侵华,社会混乱,导致王廉堂六年所学也没有用武之地!其实这次教授小王芳,王廉堂也是带着愧疚之心来教育养子的,当年爹爹王俊亭让他去私塾学习,本想让他学出些名堂来出人头地,可自己总觉得辜负了全家期望,没有光宗耀祖,没有出人头地!如今王廉堂只能将全部心血倾注在王俊亭的长孙身上,以期报答父母之恩,也让王门真正书香传家。
不朽的丰碑 5
廉堂归家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逐渐进入了恢复生产与和平建设的发展时期,然而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对外对内战争却让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刚刚从抗日战争中解放出来的全国人民期待着和平与发展的呼声极度高涨。国民党迫于国际及国内形势的压力,也不得不提出了国共合作的主张。一九四五年八月,蒋介石从重庆向延安连发三份电报,邀请尚在延安根据地的毛 泽 东赴重庆和谈共商国事。胸怀天下而又足智多谋的毛 泽 东早就看出蒋介石的雕虫小技,中 共高层经过形势研判后,决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由毛 泽 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前往重庆展开国共谈判。但小肚鸡肠的蒋介石谈判是假,借谈判时机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内战是真。果然不出所料,国共谈判后不久,蒋介石就决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人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对外号称要用三个月打败人民解放军,内战由之全面爆发。战争一旦打响,主动权就不再由蒋介石说了算!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在排兵布阵中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蒋介石又调整战略进攻方向,将国民党精锐部队放在东北、华东及西北三大战场,这样国统区的中原门户一时洞开。
《孙子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根据敌情变化,中共中央决定调整战略部署,在国民党军事统治薄弱的环节展开战略反攻!1947年6月30日,根据中央指示,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向大别山挺进,从而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为了阻止中原解放军南进,蒋介石在鲁西南一带排兵布阵妄图拦截南进的解放军,其中金乡县的羊山集就是我军前进路上的一处重要障碍,为了打掉这只拦路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7月13日发动了羊山战役,历经半月时间,这次战役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六十六师,生俘师长宋瑞坷。羊山战役,让驻扎在金乡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为了给部队补充兵员,他们开始在县城周边到处强抓壮丁。
1947年8月初的一天,王俊亭带着王儒堂、王灿堂两个儿子去田野劳作,家里留下了王廉堂给王芳及姐姐们上课。经过二年的基础学习,王廉堂逐渐给孩子们提高了读书门槛,这次他开始教授四书五经。这天上午,王廉堂正在给孩子们教读《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正在讲解之时,突然听到拴在门口的花狗“汪、汪、汪”地狂叫起来,接着听到有人大声喊:“家里有人吗?快出来!” 本来平静的王家大院里突然闯进来七八个不速之客,这些冲进院子的国民党兵斜挎着大枪,衣冠不整,面带凶悍,几个小女孩见状立即跑到奶奶怀里,她们在惊悚中围着奶奶抱成一团,有个小姑娘还大哭起来。鸡狗不宁,人哭孩叫,整个大院弥漫着一股紧张不安的气氛。王廉堂冷静观察着,他心中知道来者不善,于是整了整衣冠走出东厢,对着为首的一位长官说:“这位长官,我们王家向来遵令守法,多年来我们老老少少从没犯过什么官事,请问长官带人到我家里有何贵干?”那个领头的长官上下打量了王廉堂一眼说,“唔,你腰粗膀圆的,算是条汉子,还是个书生!我告诉你,你们家里倒没什么官事,我们当下只是奉上级命令,到村里带些青壮男丁去金乡军营吃公饭!” 王廉堂立即明白了这些人的来意,知道反抗已经没用,还会连累了孩子,这时军官对部下一挥手:“把这个书生给我带走!” 几个大兵蜂拥而上,连推带拉的将王廉堂向大门带去。王廉堂知事不妙,突然想到父亲带着两个弟弟还在村外田园劳作,就大声对北堂说:“娘,快去田里告诉我爹!我被他们抓丁当兵了!”王芳见状,哭喊着追了上去,死死拉住王廉堂的衣角,那个领头的军官用力狠狠地将王芳推开,把小王芳甩出好远,他们带着王廉堂扬长而去。王芳坐在地上大哭起来,从此,小小的他对这些穿着黄服的国民党兵恨之入骨!正在田间劳作的王俊亭听说大儿被国军抓丁,立即吩咐身边的两个儿子去远亲处躲避几天。从此王家大院里没有了朗朗书声,没有了欢歌笑语,失去欢乐的日子里,杨玉芹整日抱着王芳,母子俩掩面而泣,最后像呆滞似的,连泪滴也哭不出来了……
日本鬼子投降后,王家以为从此会过上安静祥和的日子,但自从王廉堂被兵抓走后,王家大院的短暂幸福瞬时成为碎梦。王芳的学堂生涯也由此中止,寻常日子里杨玉芹就带着小王芳去田地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暮来闲暇时,王芳常常站在南边村口高高的土台上向县城方向遥望,他总是回想着和养父在一起读书学习的美好日子,他是多么希望养父能突然从远方平安归来……
解放战争从1946年6月开始,历经二年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全国各个战场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发动内战的国民党在各条战线上却是全面崩溃,似有土崩瓦解之势。1948年8月,中原解放军向金乡县城逼近,县城里的国民党军在抵抗几日后便弃城东逃,王廉堂也夹在混乱不堪仓皇出逃的队伍中,当部队走近一片高粱地附近时,王廉堂对着敌排长大声地说,“长官,我最近肚子疼的厉害,想去方便一下!”敌排长不耐烦地应道:“你这书呆子,懒驴上磨,毛病就是多,快去快回,队伍不等人!” 王廉堂满口答应着,装着解手的样子,捂着腹部缓慢向高梁地靠近,等进入地边时突然扔掉长枪,弯着腰钻入密密麻麻的高粱地深处。由于国军逃离时混乱不堪,也没人再去顾及他的逃跑,这样王廉堂蹲在高粱地里直到天黑,他仔细听听外面安静了,然后悄悄地返回了华堌村。
王廉堂深夜到家,王俊亭全家人又惊又喜,母亲拉着大儿的手老泪纵横,“真是老天保佑啊,我儿命大,听说攻城时死了很多人,我儿命大活着回来了。儿啊,这几天我们全家一听着县城的枪炮声,就为你提心吊胆!你若再不回来,娘的眼睛就要哭瞎了!” “爹!爹!”,这是小王芳的声音!听说王廉堂回来,二弟三弟及杨玉芹都围拢过来,小王芳也叫喊着扑向王廉堂!王廉堂急忙抱起儿子,在小脸上使劲吻着又吻着…… “幸亏这孩子懂事了,这一年他自己也没停下读书,还隔三差五地来安慰我!”杨玉芹对着丈夫说。王廉堂平安回来,全家人都喜极而泣,王俊亭对老伴大声说,“他娘,别再哭了,廉堂平安回来就好,先让廉堂回屋睡一觉吧!”这样,大家各自散去。
几天后,威武雄壮的人民解放军在锣鼓喧天与金乡人民的夹道欢迎中开进金乡县城,至此金乡全境彻底解放。而解放后的王家大院又恢复了往日幸福祥和的生活。
解放战争三年,表面上看打的是战争,争的是地盘,其实战争真正的胜负在于民心向背!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是什么?《道德经》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可以这样说,道心就是民心!众所周知,三年解放战争属于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他们奉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坚持着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自建军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目标明确,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处处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也必将失天下。反观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蒋介石反动集团,他们代表着大地主、大土豪、大官僚资本集团的利益,他们利用国家权力对人民横征暴敛,对百姓剥削欺压,他们残杀革命群众,无恶不作,罄竹难书,最终必然要遭到人民群众的无情唾弃。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