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修大课堂(一个服务于教师服务于社会的课堂)
杏坛漫话(十八)
文/殷朝芹

【作者寄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科学工作,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我们关注教育,关注教师,关注子女培养和自我成长,关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我是教师进修学校的一名教师,愿意不断向您传递关于教育的真诚思考;我是一名尽责的宣讲员,《杏坛漫话》会努力送给您不一样的“微宣讲”。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0116
道者,原理、思想也;道者,道路、方向也。万事均有道,为师亦有道。为师之道,是一个教师对为什么做教师、怎样做教师等问题的深刻理解,是对教育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学岗位与人生追求等关系的正确把握。中华文化悠悠五千年,教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链接传承作用。万世师表孔子为中国的师道奠基,经过历代无数教师的践行、继承和发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的师道传统。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回望传统,必须明白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必须去走一走古圣先贤走过的为师之路,必须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教育智慧,必须把自己的当下与时代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正确、坚实而又光辉的教师成长之路,完成好为国家、为时代育人的神圣职责。

0117
人们常说:“直做扁担弯做犁,歪脖子能做镰刀把。”意思是说一棵树无论长的形状怎样,都有它的用处,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有的如同挺拔的白杨,有的如同婀娜的垂柳,有的也真如同倔强的歪脖子榆树。有的强壮,有的柔韧,有的倔强,各有特点,各有优长。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是可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不能用一个尺度去衡量我们的学生。我们对待树木,是要给他适宜的土壤,给他充足的阳光,给他病虫害时的救助。我们对待学生,就如同对待千姿百态各有个性的小树,给他们呵护,给他们鼓励,给他们成长的力量和抵御风沙侵袭的勇气,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让他们将来各尽其才,各放光芒。

0118
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骑着自行车到我家家访过一次。那是刚刚麦收之后的一个中午,太阳毒花花的,老师戴着一顶草帽。老师正在街上向庄邻打听我家住在哪里时,父母亲刚好从田里干活回来,老师也没有到我们家里去坐一坐,就站在街上跟我父母说了几句话,告诉他们说:“你家的孩子上学怪用功,将来会有出息,你们千万不要拽他下来干别的,耽误了他的前程。”老师说完这几句话后就跟我父母告了别,骑上车又到附近另一个村子去了。我们村离学校有八九里路远,老师来家访,这是我父母从来没有意料到的,老师对他们说的话,更让他们感动不已。那是1978年,当时的学生辍学现象比较常见,有的是自己感到学习困难就中途退学了,有的就是被家长硬拽下去的。老师的这次家访,让父母更重视让我好好上学了,他们无论多苦多累,一直坚持供我上学读书。我也对老师增加了感激之情,从而产生了更大的学习和进步的动力,甚至成为推动我一生的一种力量。最近我正在为暑期的一个班主任培训班准备课程,我要给他们讲,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秘笈。

0119
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有着一种特别的塑造作用。成人们大都会时常忆起童年时在家的周围乃至整个村子(或小区里)玩耍的情景,那些胡同、大树、汪塘乃至路边的一块大石头,都深深刻在记忆中。在文学创作领域里也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作家一辈子都在写他的童年故事和他的故乡。一个人在童年时,除了在学校里上学和晚上睡觉的时间之外,大多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家门口或其附近的环境中度过的,也是在那些地方玩大的。这个环境的优劣,的确深刻影响着一个人童年生活的质量,也就影响着他的成长质量。在教育理念上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一个人能走到哪里往往要看他们从哪里走来。近期我随一个作家采风团去某著名建筑企业参观,看了这家企业所开发建设的一个小区之后,我被那个小区设置的宽阔的休闲场地和为孩子们用心设计的景点感动了,我就联想到了这样的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欣然写下了《为孩子们建造童话般的家园》一文。我希望所有的城市建设规划者和开发商们,都能想到孩子们成长的需要,要多为孩子们留一些玩耍的空间,为孩子们创造一些好玩的环境,让育人的理念文化根植在建筑的设计当中。果能如此,则功莫大焉。

0120
端午节前夕,应邀到两个市直单位为其“道德大讲堂”做了题为《过端午,谈爱国》的宣讲,从忠君爱国的伟大诗人屈原谈起,谈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家国情怀,谈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追求,朗诵郭沫若五幕话剧《屈原》中的《雷电颂》,例举古往今来爱国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大家听得热血沸腾,深受感染。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宣讲员的光荣和自豪,也感受到了宣讲工作的深刻意义和价值。谈起每一个人在当下如何爱国,我结合时事谈了“信仰”、“感恩”、“贡献”、“永远跟祖国站在一起”等几个话题,大家都静静地听着,静静地记着,时而颔首,时而掏出手帕轻拭眼角。我希望我的真情宣讲正如同窗外飘着的细雨,点点入地,深入听者的内心。此时,我也想到了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墨子对教育提出的“强说人”的理念,社会教育是必须强化的,强化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简介』殷朝芹,1963年生,系临沂市兰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名誉校长,兰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临沂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聘任沂蒙宣讲员,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荣誉称号获得者。

【特别告知】殷朝芹老师近期面向教师培训大课堂推出的重点课题有:《为师之道——从传统中走来》、《像孔子那样做教师》、《孟子的教育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办学精神》、《教师的幸福》、《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教师人生》、《努力做好班级航船的舵手》、《校长之道》、《我们应该建设怎样的校风》、《如何做新时代优秀的幼儿教师》、《伟大的幼教先驱——蒙特梭利》、《走近陈鹤琴》等。

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传递正能量,一直在行动。
(临沂市兰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