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天气不断变脸,一会艳阳高照,一会又雷雨交加,让人无所适从。
每当我站在窗前,看到没有打伞的人在雨中奔跑赶路,就会想起刚上老年大学第一天的那件事儿。

那天早上,天朗气清。打理好家务,我便踏着晨露,匆匆赶往老年大学。
每周一次的绘画课,是王新根老师为学员们上的。他讲的是怎样画工笔画——构图、用笔、调色……
学员们聚精会神地边听边做笔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三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是同学们得到满满收获后向老师的道谢。
走出教室,早上原本响晴的天儿这时却乌云密布,大雨随时将至。我下意识地一摸背包:哎呀!又没带伞。
无奈,只能抓紧赶路了。走过杏林湖公园,远远地看到公交站点有很多人在等车。此时,已有豆大的雨点落下。我急匆匆地跑到了站点,看到这里还有几个外国留学生。
正无处避雨时,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外国留学生打着伞向我走来。他说了一句外语,大概怕我听不懂,又微笑着用手示意,让我到他的雨伞下避雨。
我感激地连声说谢谢,看他拿的并不是很大的雨伞,我又连连摆手说不用。此时,雨下大了,他着急地又示意我到他伞下躲雨。我只好边说谢谢边站到了他的伞下。我怕他听不懂我说的话,便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这时,等车的人群中有人发出了感概:“这个外国孩子还挺善良…好像是在二院实习的留学生…还是好人多啊!”
是呀!爱心不分国籍。我指指等车的人群,用手比划为外国孩子翻译着。他看看人群,可爱的吐了一下舌头,笑着摆摆手。
一把并不大的雨伞,两个大人合撑的确不够用。我怕这个善良的孩子挨浇,有意往外站一站。他发现了竟连连说:“不要不要不要。”
这次我听懂了,只好往里挪了挪身子,用微笑表示谢意。
公交车来了,外国孩子很有礼貌地让我先上车。这场阵雨很快停了,下车时我指了指车门,他向我点点头。我们彼此微笑着招手道别。
目送着远去的公交车,我的心和雨后的天空一样晴朗。

作者风采

作者简介
吴桂荣,笔名俊雅。佳木斯市作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老年书画摄影研究会会员。爱好文学、诗词朗诵和户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