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所以我们老师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关心爱护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的。

师爱如雨露
海明
岁月如梭,又如白驹过隙。
惊回首!在农村教育的圣洁田地里,我已经坚守了二十六个年头。冬去春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小学毕业生,回想起来真让人感到欣慰,有一种浓浓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而在育人的征程中,我们要付出百倍的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记得那年的清晨,天阴阴的,不时飘洒着牛毛细雨。我和往常一样准时地来到班级查点人数,结果发现李龙同学没有来。
我问:“谁知情?”大家异口同声说不知道。我心里开始泛嘀咕:“这个李龙啊,太自由了,太随心所欲了,时不时地不来学校。”
于是,我就拨家长电话,无人接听。“咋办?还是去他家查看究竟吧。”
午休时分,我骑上摩托车急匆匆去他家,用了二十分钟便来到了。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鸡在园子里寻找食物。房门半掩着,我推开一看,又无人,刚要走出院门,迎面碰上了李龙。他正牵着一头又大又肥的红毛犍牛进来。他吃惊地愣了一下,便问我:“老师,你怎么来了?我真没想到……”
“我也没想到,你在家喂牛。”
他慢慢地低下头,难过地说:“外公去世了,爸妈一大早就走了,我只好留在家里喂牛……”
“噢,是这样。”我明白他没来的原因了。
“老师,请原谅,没给你及时请假,对不起……”
“没什么,我知道内情了。”
临走时,我叮嘱他:“在家闲了,就把学过的内容复习复习,把要上的新课细细地预习几遍,等你爸妈回来,你再来吧。”
他感激似的点了点头,眼眶泛起一圈泪花,撇着嘴说:“谢谢你啊,老师!进屋坐一会儿吧。”
“不了,下午还有课……你吃了吗?”
“吃了,爸妈临走时留下一些馍馍。”
“那好吧,你看好家……明天能来吗?”
“我爸黄昏时,就回来……我明天一定到校!”
“好的,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别忘了复习和预习哦……再见!”
“老师,再见!”
回到宿舍,我躺在床上静思:农村孩子上学就是不易,他们不像城里孩子上学归上学,承担家务根本没他们的份儿。如果今天我没亲临他家,也许明天他来到学校定会吃我一顿训,即使他做了解释,也难消我心头的疑虑。
我在想,要了解真象,不冤枉人,做老师的一定要眼勤、手勤、脚勤、心勤、有一颗执着的爱心,设身处地去体察学情。只有亲临实查,才能获取真相;只有兼听慎思,才能得到事情的本因。我付出了爱心,得到了实情,所以我心不悔!
我常想,身为人师光有爱心还不够,还必须有足够的耐力和包容心。在平时,应当静下心来多思考,耐下心来多聆听学生的话,不要仅凭一时冲动,不要只凭主观臆断,而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平视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教师更不能缺失责任心,不能把责任心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要真真切切地落在行动上。
师爱如同雨露,润物细无声。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美好的,在丝丝春雨中,让他们变得更嫩绿;在暖暖的阳光中,使其变得更灿烂。

作者简介:海明,男,回族,出生于1970.9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刘店小学。自执教以来,勤学善研,先后在《宁夏教育》发表1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置身尘世,嗜好文学,闲暇之时,游走于文字之阡陌中,笔耕散文、诗歌、小说、随感等,文章散见于“甘宁界”、“花露文学”、“鲁艺文苑”、“作家部落、“天涯诗刊”、“岚漪文苑”、“作家故事”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