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怀念苏東坡【二韵四章】
文/夕阳(鲁国元)

【其一】
苏家才子别吴楼,不世功名羁自由。
眉州故道山岚幻,南海遗墟榈雾收。
勿以慵疏招诟詈,且将文字占风流。
朝雲不用殷勤問,一筆勾销萬古愁。

【其二】
谁向苍茫问自由,星河惨淡大江流。
不忧皇帝贬蛮野,喜共佳人卧翠楼。
热血半抔抒赤壁,高歌一路唱黄州。
诗词盖世三千载,天纵奇才却又收。

【其三】
老境飘蓬贬八荒,沉浮宦海亦寻常。
昏灯偏怨湖中雨,羸馬更哀岭外霜。
豪迈清新多比喻,纵横恣肆善夸張。
雄词叠出开宗派,我替東坡举一觞。

【其四】
世道珠崖离地脉,谁来海角破天荒。
雲翻舊憶寒梳梦,海带新凉酒润肠。
一砚鄉愁萦筆底,百般况味髮心端。
人言小令通旁道,君送清词上殿堂。

【注:东坡流放海南后,大力兴学,东坡前期,词被世人誉为“小道”后经东坡改革,词终于登上文学艺术殿堂;3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父亲苏洵像】
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妻子王弗像】

【妻子王朝云像】

(公元二0一七年六月十三日【农历五月十九日】于上海颛桥)

https://m.booea.com/news/s_14907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