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家的黄洋树
侯文君原创
姥姥家住一座古朴宽敞的四合院,里面葱郁着不少的杂七麻八的树木,槐树、椿树、软枣树、柿子树、苹果树应有尽有,须知那时整个村子果木子树却是很少的,而我记忆最深的当推北屋窗前的黄洋树和西屋门口的石榴树。
黄洋树枝干颀长,高达十几米,但直径只有四扎多粗,生长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但饱经沧桑的身躯却印证了它古老的年轮,它的木质非常坚硬,什么时候看,它都是那么高,那么大,那么粗。小时候,也是距离几百米的缘故,我经常在姥姥家,除了吃喝,就是玩耍。坐在黄洋树下,抚摸着鱼鳞似的树杆,攀摘下几根镶满密密匝匝树叶的枝子,总是细细地观察:它叶子厚厚的,暗青色,隐约有点叶纹,叶巴近处还点缀着几个小点,就跟人身上的瘊子似的,只是偏小,四季常青,叶子只是零碎地凋谢。花季是在六月,花又小又碎,朴实无华,惨淡无光,就连各家各户栽种的趾甲桃子,抑或懒老婆花,甚至野生的荆花、蚊蒿花都比不上,何况有时叶子还会冒油,显得不是那么洁净,也就让人望而生厌了。因此我对它总是不那么喜欢,虽然姥爷常说这是一棵古树,要好好地护理,可也遵循姥爷姥娘的嘱咐,不时培培土,浇浇水,松松土。有时,还听姥娘坐在板凳上,对着月亮唱着:“黄洋树啊,结银洋,谁家种了谁家强;清风吹啊,叶儿扬,蝴蝶飘落降吉祥;降吉祥啊,降吉祥,人人都说俺家旺,俺家旺啊,俺家旺,子孙个个中皇榜,中啊中皇榜,身披黄衣裳,黄啊黄衣裳。”我们那些孩子也拍着小手哼哼呀呀,只是觉得歌子婉转好听,但对黄洋树也没有太多的憧憬和感喟,因为它的实用价值总是那么的虚无缥缈,也是孩子眼里十足的海市蜃楼。
倒是姥姥门前的那棵石榴树却让我总是梦萦魂绕,它树形美观,有几个丫杈,能够坐人。而且春天布谷鸟一叫,它遒劲稀疏的的枝杈上就萌发出鲜丽淡红嫩绿的小芽,滴水洗过似的,时间不长,就骨结出无数的大大小小的骨朵儿,随即绽放出满树的花儿,花色鲜红,而且此败彼开,花期很长,蜂蝶嗡嗡嘤嘤地闹着,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那时候,玩伴们逮过几回蝴蝶,但总是不能遂愿,但看到蜂蝶在花丛徜徉,掠空跳舞,奏乐唱歌,我们心里就美滋滋的:我们能飞能唱该是多好啊!当然所有的花是不能全都坐果的,因为石榴树黄(音晃)花就是多,但累累的果实也往往压满枝头,我们就一天天看着盼着等着果子长大,果重虽不一致,但成熟却是同一时期,大约在秋分前后。到时,对掐大的果子个个笑得呲牙咧嘴,露出满口的石榴子,鲜红鲜红的,就勾起了不光是馋涎欲滴的小孩,还有饥肠辘辘的大人的馋虫。
有一年秋天,我去姥姥家,包括北屋南屋大佬爷五佬爷,家家闭门锁户,都下地秋收秋种了。满脸欢笑的石榴个个在向我招手呢,禁不住诱惑,“出溜出溜”几下,就爬上树杈,捡了几个大的,就坐在姥娘门槛上狼吞虎咽吃了起来,直到吃够为止,味道够酸冽甜美的。为此,好几天战战兢兢,不敢再去,唯恐姥姥嫌,但后来还是跟姥姥说了,因为当时老师的教育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姥姥没有嫌我,只是说:“知错改了就好,再说果子就是吃的,但以后吃时要告诉姥姥一声。”
后来,姥姥家迁居到堰下,那棵古老的石榴树还有五姥爷家的梨树、苹果树由于村里果树成林,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品,也就逐渐虫蚀朽腐,都凋萎枯焦了,后来连树根都荡然无存了。依然挺立的只有那棵略显弯曲而又古朴冷漠的黄洋树,它从来就没有虫蚀,还是那么不说不笑,也从不显山露水,更无衰败颓丧之举,谁都对它敬若神明,因为那是祖宗留下的,谁都知道这是一棵古树。梨树、苹果树、石榴树是有着鲜艳的花卉和甜美的果实,但它太嫌普通,太显招摇而又昙花一现;而黄洋树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虽朴实无华,但风骨苍凉而又不折不挠,彰示的是永恒的生命和顽强的意志,即使钢铁战士也把它顶礼膜拜为心中的偶像了。这就是黄洋树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无穷魅力之所在吧。
意想不到,此树还是精密仪器依托的最好的基础,价值自然就迥然不菲了。前几年,外地来了几拨树贩子,软磨硬缠地说:“这棵树,我们要了,你们出个价,一切好商量。”但姥姥家几十口人口径出奇的一致:“这是祖宗留下的,出多少钱,我们也不卖。”树贩子还在泡蘑菇:“哪能说的这么绝对,我们出三十万,你总得卖吧?”“不卖就是不卖,再说还是不卖!这是祖宗留下的,我们不会愧对绵延子孙。”是啊,这是祖宗留下的宝贝,是不能卖的!而石榴、梨和苹果就是卖的,人们只有歆享了它的酸甜醴酪,才会感觉出它的价值。社会文化不也是如此吗?赤瓜礁的赤瓜参、钓鱼岛的石油是可以吃用的,也是可以卖的,但曾母暗沙和黄岩岛的暗礁抑或礁石是永远不能卖的,这有原则的区别。
梦里,我依稀听到了姥姥悠扬而又优美的歌,而且好像有了新意:“黄洋树啊,结黄洋,谁家种了谁家强;清风吹啊,叶儿扬,蝴蝶飘落降吉祥;降吉祥啊,降吉祥,人人都说俺家旺,俺家旺啊,俺家旺,俺家珍宝赛龙王,赛呀赛呀赛龙王,家庭国家都富强,都啊都富强,都富强。”白天,我真实看到了这支歌子的现实影射:烟筒林立的上海港、林果葱郁的沂蒙山、机场鼎立的南沙滩、咬文嚼字的清华园、淌金流银的广州湾……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