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牧场的彩虹
文/王金波
轻歌曼舞中,我们告别了2013,冬天的漫漫寒夜里,我们跳着春天的芭蕾,一起遥望绚丽多彩的夏牧场彩虹,款款迎来马年又一个崭新的春天。
马晓莉女士是我交往的第一个油田人,她白天工作一整天,晚上为我们领舞,其它的业余时间为大家编舞。我在网上搜索了多次,马姐领舞的100多曲舞蹈中,没有一曲是与网上动作相同的,经马姐重新设计的舞姿,更加注重动作的质朴大方与艺术美感,她不息的奔忙,为了舞蹈艺术,为了50多名兄弟姐妹的健康和快乐,奉献着、劳累着、幸福着。
我们的广场舞活动地点在华北油田购物中心门前,每天晚上7点,马姐会准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她蹬着人力三轮车从通讯处东区匆匆赶来,三轮车后架上红色车篷是马姐特意找人焊接制作的,这种红色给人的观感就像马姐一样端庄大气、热情奔放,车篷里面放着音箱、电缆线轴和其他小件用具。
没等马姐把车停稳,早早赶来的众兄弟姐妹向马姐的三轮车围拢过来,从车上拿下工具,摆音箱的,打扫场地的,架线的(每晚我们要用电缆线轴把线从购物中心门前架到楼后的商业公司传达室,在那里把线插好,大约四十米距离),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人多力量大,没过几分钟,一切准备就绪,地扫干净了,舞曲响起来了,马姐那曼妙的、苗条的、婷婷玉立的优美身姿开始像开闸的洪流引导着众兄弟姐妹浪花一般激情四射起来。
从7点跳到8点40,每天100分钟,第一天的舞曲和第二天是不同的,第三天放另一套,第四天再放其他一套(新教的曲目除外),这样轮流放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日积月累,100多套曲子的动作大家就都灿熟于心了。(设想一下,如果每天都放同样的20几首曲子,剩下曲子恐怕时间长了就会生疏)。
来购物中心跳舞的大部分是油田人,任丘本市的土著居民很少,和油田的兄弟姐妹共处了四个多月,他们的故乡散布在全国各地,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他们是开放的大度的包容的,这几个月,他们对我这个地方人优礼有加,他们喜欢我好学上进,四十多岁了每天骑车跑十多里路学广场舞,喜欢我架线抬音箱扫地从不偷懒。前些天几位大姐说我是任丘的好人代表,嘱咐我一定要好好教育下一代。
刚开始学舞的时候,和许多初学者一样,担心自己笨,学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与众兄弟姐妹友情的加深,随着对马姐舞蹈风格的揣摩和把握,如今除个别动作外,我基本跳得像模像样了。一个人,只有真正融入集体,把集体当成自己的家,愿为这个家付出和奉献,这个家才会接纳你,从而回报你。
马姐热情泼辣,果敢刚强,又不失柔美温存。每晚曲散收线离场时,马姐姐都要嘱咐我骑车路上要小心。稍微干点活,她就要“谢谢,辛苦了”说个不停。马姐不仅领舞出色,而且非常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遇到雾霾天气或雪天路滑,她会挨个打电话或发短信通知我们“今晚不跳”。有时我们正跳着舞,闻到种种怪味,马姐姐就让别人代她领舞,她去四周巡查,哪个店面或公厕门口正烧着垃圾,如果被马姐撞上,她会婉言请人把火暂时扑灭,并说明垃圾里的橡胶和塑料燃烧不仅对跳舞的人有危害,而且对所有闻到味的人都是一种伤害。
我们的场地白天是一个停车场,晚上开始跳舞,有车还没开走,有车还要开进来,马姐会轻声嘱咐司机把车停在边上或场地后面。“大哥、小弟、大姐”尊敬的称呼一叫,没人会拒绝微笑和善意。
马姐悉心领舞,悉心爱护着我们健康,白天上班,回家做家务,抽出时间来编舞,晚间来跳舞,有时还要和场地周边的各色人等有效沟通,着实闲不着。马姐快人快语,雷厉风行,乐天知人,每天笑容写在脸上,从没见过她有不开心的时候,这就是舞蹈艺术给人的乐观精神与力量吧。
前几天学了蒙古族舞蹈《夏牧场的彩虹》,在马晓莉女士一路教下来的100多首舞曲中,这是唯一的非汉语曲子,这个舞的前奏和结尾动作都是舒缓的,中间部分动作幅度和难度渐渐加大,一段热烈奔放的草原恋情,缓缓进入高潮,美丽辽阔的草原牧场上,一番雨水的洗涤后,蒙古草原更加清新壮美,女主角遥望天边彩虹,在和亲爱的人诉说心曲。
马姐,你带着我们走进草原,放歌牧场,来到一片新天地。在冰天雪地的北国寒冬,在扬沙、雾霾肆虐的华北平原,你激起了我们对优美环境的向往,传导给了我们夏的热烈执着,你就是那道夏牧场的缤纷彩虹,照射着我们的梦想和人生,我们随你一起翩翩起舞,舞出精彩,跳出健康和快乐。
文章作者简介:
王金波,男,1971年10月30日出生于白洋淀畔雄安新区鄚州镇杨临河村(原任丘市辖区),毕业于河北师大英语系,本科学历,亚太文化艺术联盟爱心大使,中国老子艺术团成员,中国诗歌春晚签约诗人,雄安任丘艺术联合会会长,雄安之声朗诵艺术团团长,酷爱声乐、文学、朗诵、摄影、旅游、公益与舞蹈,最大梦想是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给世界,让世界倾慕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