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人,过着平淡的生活。每个人追求的方式不同。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对家的向往,因为家是温暖的栖息地。人生就是旅途,不管我们漂到哪里,最终还是会回到温暖的地方----家。家是什么?家就是根,是我们一生可以安放的地方。家就是脉,流淌着爱的本能和基因,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是我们每个人情感的精神支柱。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牵挂,什么是关爱。家是我们一个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倦鸟归林,鱼翔潜底,落叶归根。家是心灵停靠的港湾,家是遮风挡雨的避风港,家是指引我们前行的路标,家是照亮我们由黑暗走向黎明的灯塔……
有了家,就得有家风。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是一个家的一种道德标准就如同粮食一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家里,也有家风,我从小生活在教育世家,亲人当老师的居多。外公从一名教师干起到最后退休时成为一名德高望重的校长。他教了一辈子书,为人师表,受过表彰,为人性格恬淡,喜爱文学,擅长收集各种文章,外公特别热爱写作,写的文章非常棒。晚年80多岁去世。去世前,每天还坚持看书,看报,做摘记。他在世的时候,经常教导我们这些孙男娣女,从小要爱读书,多读书,要孝敬我们的父母,做一个善良、有诚信的人。我从小在外公家长大,深受外公的言传身教,受他老人家的影响,我特别喜欢文学写作,经常会在比赛中获奖,外公逢人便说,我外孙女作文又获奖了。可是,还是觉得,外公在世的时候和他学的不多,估计这辈子都很难追上他老人家。但是欣慰的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写作,一直在努力的坚持。他老人家在泉下有知,应该是高兴的。
外公在世时告诫我们,一个家,最重要的家风是“孝”,他教导我们从小要孝敬父母,孝敬师长。勤学上进,与人为善。常言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所谓“孝”字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稳,更远!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无时无刻不牵动做父母的心。父母不仅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他们教会我们怎么样做一个好人。是父母的爱、是他们的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宽容,懂得了自制。作为父母,为了改善儿女的生存环境,含辛茹苦的,日夜奔波为我们操劳,是他们伴着我们茁壮成长,看着父母日渐衰老爬满皱纹的脸,看着父母头发白了,背也驼了。做父母的是等儿女成人后踏出家门,成家立业。
熟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最能感悟到做父母的艰辛,父母的无私与伟大、不求回报的爱。而当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能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无法忘记,父母为了让我们上最好的学校读书,省吃俭用,不能忘记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父母的千叮万嘱。
孝道是做人的首要品德。我们要做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个人的品德是一个人内在的涵养。
做人首先要有爱心,要做到孝敬我们的父母。一个人如果连他的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目前的形势下,所谓的“孝道”就是包含着对父母及其长辈的尊重、顺从和理解。最好不要惹我们的父母生气,比如,吃饭要让长辈的先动筷子,出门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父母具体去向和回家的时间,即使参加工作了也要常常回家看看父母,多陪父母聊聊天,多回家陪父母吃吃饭等等,现实很残酷,时间不等人,好好珍惜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孝敬父母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来讲究忠孝治国,可见孝道的重要性,孝道是每个人的基本素养。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必须首先要做到孝道。如果失去了孝道,就如同一个人失去了心脏一样,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失去了生命的价值。
好的家风不仅需要做一个善良,孝顺的人,还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妈妈经常教育我要诚信待人。记得有一次,我答应一个朋友要一起去商场逛街,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中午却下起了大雨,本来我把这事给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来,我赶紧穿上衣服准备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个朋友万一没去呢?妈妈说;”万一她去了,你没去,她怎么办?那个朋友会认为你是个不守信的人”。后来我去商场门前等她,结果那个朋友没来,后来给我打电话说是不去了,我放心多了,因为我是个守信的人。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们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诸葛亮《诫子书》、《曾国藩家书》、等等都在民间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崇拜。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关乎国风国运,俗话说国是家的国,家庭和个人是构成国家的基本组织和细胞,个人才华和品行才是民族力量的根本,家庭家风则为这种力量的孕育和发生提供保证。
好的家风、家教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人。好的家风,家里的家庭氛围也非常重要,比如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一些正能量的东西,经常看书,看新闻,对孩子正确引导。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就教导我们要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知错就改,要勤于努力,勤于思考,勤劳节省,诚实守信、要乐于助人,不骄不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
另外,做人要积德行善,厚德载物,厚德养家,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是善良,要做个善良的人,凡事不可百般算计。有时算计到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张飞和李志是一起长大的发小,他们考入同一所大学,分到同一个单位,同一个科室工作。张飞工作业务能力非常棒,领导非常喜欢。李志人尖嘴滑,领导被他忽悠的也很喜欢。科室领导退休,提拔人选就是他俩。李志为了排挤张飞,处处刁难他,凡事都让张飞去做,背后偷偷使坏,陷害张飞。而张飞不和他一般见识,他的妈妈告诉张飞,要善良,不要和李志一样,必定他们曾经是好兄弟,要心存善良,必会造福自己。善良的人只会眼前吃亏,福报会在后面。结果李志是当上了科长,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就因为贪污被撤职了。而张飞,因为工作出色,被破格提拔为副局长。可见,做人必须要善良,存善心,做好事,谦和慈悲,必须要积德行善,好人终究会有好报的。百般算计的人终究会吃大亏的,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另外,做人要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有些人天天讲究别人,嘴里天天在说别人的不好,其不知,那是自己不如别人,嫉妒羡慕别人,才会去讲他人的不好。在讲别人不好的时候,她的福报也在减少。人们不会用耳朵去听一个人的不好,而是用眼睛去看,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一个人的好与坏。要留一些口德给自己,人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会遇到贵人。浮躁的社会,越善良的人,才会越幸运,愿我们从善如流,德行天下,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就是善良。
父母在孩子心中是伟大的,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我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从事这个职业已经有十几年了,这是个特殊的职业,每天都会接触一些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因为我的父母从小告诉我,一定要做个善良的人,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我每天都会近距离的去接触他们,所以我特别的理解他们,对他们非常的关照,能帮助他们的都会尽力去帮忙。也许是受我工作的影响,我的孩子从小,每次带他出去溜达,只要看到身体有残缺的残疾人,需要帮助,孩子都会去帮忙。比如带盲人过马路,残疾人有乞讨的,孩子都会拿钱给他们。简单的一个小举动,但是足以看出一个家的家风,家教,父母的影响非常的重要。家风就是一个家庭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是家族的家文化。可以让我们家长,教育孩子怎样做人, 做事。一个好的家风是家庭的航行灯,是家庭的风向标。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还包括,夫妻关系,夫妻间由彼此容忍而敬爱,才能维持一个美满的婚姻。记得外公和外婆在世的时候,从来没看见他们红过脸,外公是校长,公事比较繁忙,家里的一切事都是由外婆一个人打理的,外婆通情达理,从来不让外公因为家里事而影响到他的工作。外婆没有文化,不识字,但是他特别的支持外公的工作。而外公,只要下班回家都会主动帮助外婆做饭,做菜,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所以,夫妻和睦,家庭才会和睦,幸福。
同学因为和丈夫关系不好,最后导致离婚,原本幸福的家庭破裂了,她的孩子从此开始自卑,性格孤僻,最后大学都没考上。可见,家庭和睦,夫妻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一切。
家风还有一点就是勤俭,勤俭就是勤劳简朴,反对铺张浪费,珍惜劳动成果。母亲经常告诉我,从小要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好习惯。自己成家后,我也经常教育我的孩子,要勤俭。勤俭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要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粒米。
家风就像一棵大树,一颗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庇之下。勤奋学习,艰苦卓绝、尊老爱幼,友善,和睦、敬业……都可成为家庭或家族应该传承的家风。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从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都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只要这样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家风家训,其核心就是家庭的价值观,体现的是一种特定的家庭文化,是家庭的灵魂所在。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的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秦锐 笔名秦阅,吉林省双辽人,法律系本科毕业。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双辽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文学,作文多次在作文比赛中获奖,创作作品散见于《辽宁文学》《大连文学》《西部散文选刊》《政务风景》《台湾好报》《双辽消息》《上坪诗刊》《辽河之水》等微刊及报刊杂志。

